港股市场今天迎来真正的大盘银行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邮储银行H股上市交易,也创下了港股市场融资新高。
9月27日,邮储银行宣布H股全球发售股份结果,以每股4.76港元全球发售.07亿股,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27亿港元,成为最近两年全球最大IPO。
邮储银行擎着“3+2”(三大特点两大优势)“旗帜”、年才从邮政系统分离、战略定位为零售银行,完成了改革路线图最重要的一步——赴港上市。按照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的话说,期望通过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持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
作为最后一家上市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掀起的这场资本盛宴搅动了市场。尽管后续仍将有多家内地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赴港上市,但像邮储银行这般规模的大型国有银行将不再重现。
定位特别资本竞追逐
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杨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主席唐家成等重要级人物出席了今天的上市仪式,可谓星光熠熠,也由此可见邮储银行上市的分量。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认为,有大规模企业到香港上市,反映香港市场具有竞争力。
最近港股市场风头正起。几位香港机构人士都提到,最近港股市场的内地银行股有一波修复,是由港股通带来的买入量。这轮港股通买入的主要是机构,主要买的是建行和工行这样的大银行。
另一种说法是,对中国金融业感兴趣的国际投资者看重的是邮储银行的基本面。香港某本地券商投资经理张楠认为,在海外投资者眼里,邮储银行和其他银行最大的不同是不良率非常低。
也许“3+2”便是一种佐证。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这样解释“3+2”特质:鲜明的零售银行特点、拥有独特的“自营+代理”运营模式、雄厚的存款基础带来强大的资金实力;此外两点是:优异的资产质量与审慎的风险管理、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具备显著的成长潜力。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增长面临严峻挑战,相比之下,我行存款稳定增长、结构良好、成本较低。”吕家进说。
数据显示,截至年一季度末,邮储银行的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达77,亿元,67,亿元和26,亿元,在中国商业银行中分别位居第五位、第五位和第七位。市场人士认为,邮储银行存贷比较低,未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如果邮储银行的存贷比升到其他四大行的水平,其盈利水平也会有大幅提高。邮储银行的存贷比率在年3月底仅为39.6%,在H股上市银行中为最低。
香港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认为,国内大中型银行大都已经上市,这是国资大型银行赴港上市最后的一场盛宴。作为大型银行,邮储银行的定位较为特别,企业的呆坏账比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大,具有投资价值。
风控可圈可点不良贷款率最低
邮储银行在向香港联交所递交的招股书上称,该行持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持“适度风险、适度回报、稳健经营”的总体风险偏好,持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大部分资产集中于低风险类别资产。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8%,低于3月末和年末的数据,显著低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1.81%的平均水平。
一位金融风险管理专家表示,邮储银行的风险管控做得扎实而高效,尤其在风险环境建设和风险人才培养方面,可谓可圈可点,“近三四年来,邮储银行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他们建立了各层级人才培训机制,尤其在培养风险管控人才方面,下足了功夫。”该人士认为,银行与生俱来要承担风险、管控风险,而资产减值准备(简称“拨备”)和拨备覆盖率则是衡量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银行而言,‘拨备’,就像家里的余粮,让你有备无患。银行的收成好,‘余粮’储备就会多,一旦哪一天闹饥荒,家里有粮才能做到心里不慌。”该人士形象地比喻道。
邮储银行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该行资产总额达亿元,较去年末增长9.3%,拨备覆盖率.71%,明显高于同业.73%的平均值。记者了解到,中国银监会确定的拨备覆盖率安全边界为%,根据银监会披露的今年一季度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62%和.14%,而根据邮储银行披露的数据,截至年3月末,其贷款拨备覆盖率为.71%,在国内同行中遥遥领先。瑞银的分析报告指出,邮储银行拥有独特、健康的资产结构,是拥有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的国内银行之一。
此外,J.D.Power年中国零售银行客户满意度研究SM(RB-SS)显示,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服务能力排名前十位的银行依次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华夏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
十大战略投资者合作领域宽阔
年,邮储银行正式成立,获得商业银行全牌照,历经九年磨练,业务发展迅猛。年上半年,国务院通过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修改调整后的改革方案,邮储银行作为最后一家改革上市的国有大型银行,意味着年初启动那一轮国有银行改革的阶段性收官。
年12月9日,邮储银行引进了瑞士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电信、加拿大养老保险基金、蚂蚁金服、摩根大通、淡马锡、国际金融公司、星展银行、腾讯10家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战略引资全部采用发行新股的方式进行,融资规模亿元,发行比例16.92%。
10家战略投资者中,蚂蚁金服和腾讯赫然在列。这两家都是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在业务方面与邮储银行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两家战略投资者的客户多在线上,邮储银行则具有庞大的线下网络渠道,未来将共享渠道、客户、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共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移动互联网技术则让所有金融应用和金融服务向最终用户无限贴近。可以预见,邮储银行与蚂蚁金服、腾讯更多合作产品将逐步面世。尤其在金融及互联网金融仍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农村地区,借助于邮储银行的网点优势,几家合作的创新性产品值得市场期待。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企业向金融业的渗透,不是简单的利用互联网渠道来做金融业务,对于银行而言,就是要找到银行业与互联网的一个结合点,将互联网基因真正植入到银行产品设计与服务中去。”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说道。
此举实现了邮储银行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单一股东向股权多元化的迈进。李国华将此评价为“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框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一项新成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