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港口与影像II消失的码头在时空

北京公立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3378.html

港口与影像II

消失的码头:在时空与记忆之间

中国港口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Artists

陈旻、何博、木格、石真、唐小松、吴鼎

策展人/Curator

何伊宁

助理策展人/AssistanceCurator

蔡昕媛

开幕/Opening

年10月16日09:00

展期/Duration

年10月16日-12月1日

地址/Location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港博路6号

No.6GangboRoad,Chunxiao,BeilunDistrict,Ningbo,Zhejiang

关于展览纵观全球港口发展的历史,码头作为集交通、贸易、仓储和社会生活等功能的建筑集合体,它的命运伴随着水文地质的变化、人类战争的影响、贸易重心的变迁,以及科技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不断演变。在全球化语境下,那些曾经在城市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码头被转移、被拆除,抑或是被其他建筑功能所取代,成为了娱乐、休闲和社交的中心。“港口与影像II”选择将消失的码头作为隐喻,试图从艺术家的创作出发,在探索港口的现代性与历史传统在建筑、空间、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关系的同时,考察逐渐消失或即将消失,以及新生的港口文化对于个体和集体所产生的影响,并试图在历史和当代的语境中重新认识那些被遗忘的故事。“港口与影像”项目的初衷是通过委任艺术家展开摄影和相关媒介的实践,来探索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港口地区发展的现实环境,以及港城空间关系下衍生出的不同议题。在对传统意义上的“港口都市”,即宁波、泉州、广州、上海、香港、大连以及连接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南京展开视觉探索之后,“港口与影像II”在委任艺术家的范围、内容和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上予以拓展,本期项目考察的对象将从海港伸到沿江和内河港城,内容包含了针对港口和城市历史、文化的视觉再现,针对港口文化的变迁对于个体和集体经验的影响的叙述,以及针对“港口”作为一个特殊的空间所展开的创作。第二期项目共邀请共七位来自中国和日本视觉艺术实践者,这些创作分别围绕着一个胶东半岛家族数代人与青岛的情感关联;宜昌及其相关的精神文化在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重庆朝天门码头环境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天津作为一个深受码头文化影响的港口城市,其休闲娱乐的变迁;福州马尾港的在地文化与个体经验之间的冲撞;针对日本横滨港历史事件的视觉化讲述;以及上海洋山港智能化码头与模块化世界之间的联想所展开。本届展览将呈现六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

木格

重庆-「朝天门码头」

朝天门始建于西汉,是重庆历史上最早的老码头,在重庆众多老码头中最具代表性。古时,朝天门主要用作“迎官接圣”,即上级有重要官员来重庆,或者皇帝有圣旨、诏谕到重庆,就都在朝天门码头靠岸,地方官员也到朝天门码头迎接,这也是朝天门得名之由。从年开始,我一直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hyff/12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