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ldquo绿色港口rdqu

“绿色港口”特辑李殿生教授眼中的中国港口发展趋势

被采访者:李殿生

简介:中国海洋大学教授,Reporttopic:ResearchofPortGroupCapacity——AnEmpiricalStudyBasedonPortGroupsofShangdongPeninsula基于山东半岛港口群的实证研究

李殿生老师在演讲中以山东半岛为安利对于中国港口发展的问题做了简要概述,语言严谨又不沉闷,演讲直观又不失深度,我们在会后有幸采访到了李老师,并询问了他一些关于中国港口发展的问题。

问答

Q1

Q1:请问老师在演讲中提到的满足现在港口发展一体化有什么必要性?

A1:山东省有着丰富的港口资源,整合山东半岛的港口资源,合理布局港口,日益优化港口功能,已经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山东半岛各港口之间存在着合作的必要性;

Q2

Q2:请问老师,如果不进行港口发展一体化那么按原来的发展趋势发展会产生哪些弊端?

A2:现在我国的港口数量并不少,过多的港口建设与固定的资源会导致港口产能过剩,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港口发展不同步,导致港口发展过饱和,无法满足港口发展的需求,过多的港口和平均资源不足会导致港口的亏损和各个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

Q3

Q3:老师以山东半岛为案例做的演讲十分精彩,请问以辽东半岛的角度港口怎样发展才会给大连的发展带来最好的收益呢?

A3:从现阶段的港口发展角度来看,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港口大环境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辽东半岛同样临海并有着较为良好的海岸线等先天优势,与山东半岛一样近年来辽东半岛各大沿海城市纷纷建起港口,发展自己的经济。但是这就会导致我之前所说的产能过剩,资源不足和恶性竞争等问题,所以辽东半岛港口的整合已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经济发展必须进行港口转型,将辽东半岛港口一体化,以一个行政区域为节点,形成新的大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发展资源分配,将恶性竞争转变为良性发展。

Q4

Q4:请问老师港口的发展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A4: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港口建设选址首先需要当地满足建港的地理条件。像江河入海口建址就需要避开泥沙淤积处的深水区,还有就是要有天然的避风良港。这样就可以减少因自然条件开发而产生的开支和投资。另外就是社会经济条件。这个考虑的就是建港区的经济腹地和港口容量了。很明显,在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是最发达的,因此形成了五大港群区:环渤海,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西南沿海地区。

Q5

Q5:请问老师各地在兴建港口时首要考虑的事是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还是自然地理条件

A5: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利用自身城市的经济条件吧,你看上海那边港口虽多,但实际上最繁茂的从地里位置上看是属于浙江省的,上海虽然经济发达但其附近水域泥沙过多,水浅,并不算是建港口的最好条件。河北省的秦皇岛海岸线好,自然地理位置优渥,它的港口并不与上海一样而是主要以运煤为主,中国两大运煤的线路一条是朔州到秦皇岛,一条是太原至日照,因为在当地煤是高产且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所以就算有着优渥的地理条件港口也无法与上海相比。

李教授一番详细入臻的解说让我们对港口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大连发展绿色港口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在此,对于李教授的分析与建议我们深表感谢。

DREAMER工作室

心有桑梓,学无国疆

春秋暖冷,夏冬暑寒

让我们陪伴你走得更远更长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hyff/12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