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给集运业带来的利润永久增量,再论海控

白癜风吃什么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11/6320968.html

来源:雪球

最近$中远海控(SH)$受英科医疗下跌影响,股价回调了不少,很多机构和个人都觉得海控是疫情受益股,等欧美疫苗普及了,运价就会和手套价格一样玩完。

这种认识真的太浅太浅了,看关于海控的一些讨论帖的时候发现到现在好多人还以为就是运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就是疫情带来的拥堵,看看从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和欧美港口的货量增长吧,一直新高的货量和受港口、拖车、内陆运输制约难以增长的运力供给带来的供需差才是根本问题啊。

关于货量,疫情确实給集装箱运输货量带来了很多新增量,新增量是相互关联的三大类,这里面某些增量确实是暂时的,但另一些增量却会是长期甚至是永久的。

第一类增量是欧美人民由于疫情大幅减少了服务性消费,很多本来用于服务消费的钱转移到了实物消费。这一部分增量,可以说随着疫苗逐步普及,线下活动完全恢复,很多钱会转移回服务消费,这部分增量在未来确实是会减少的。

第二类是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实物消费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线上消费大大促进了网购和跨境电商。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很容易理解方便快捷的网购消费对实体消费的不可逆替代。而欧美和东南亚网购普及率都在这一年大大提升,相关情况可以去看亚马逊和sea的股价和报告。首先最近普及率很高,亚马逊沃尔玛都开始用的京东、朴朴超市式的前置仓模式会增加很多本地库存带来大量的货物新增量。

其次电商由于相对线下传统商家而言极其激烈的竞争会促使他们加速优化供应链,选择最低成本的产地,加速全球化,也会带来不小的新增量。最近很火的欧美线上女装SHEIN依靠超快供应链打败欧洲老牌ZARA登顶快时尚就是个例子。全球电商的加速普及給集运带来的增量很大部分都会继续存在并且在未来持续增长。

第三类就是长达一年多的疫情叠加发钱已经让很多欧美本地制造业产能转移到国内了,这种转移一旦发生就很难逆转。做过制造业的都知道熟练技师一旦全部流失以后恢复生产有多难。不说制造业,连一般认为最容易恢复的餐饮服务业现在都恢复得很艰难,目前美国麦当劳搞了一个上班就送苹果手机的政策都招不满人,很多店没办法开工。毕竟之前啥都不干就能每周领三百美金实在是太香了,能躺平谁愿意工作?很多低端制造业已经不可能再回到欧美了。

继续推演下去,欧美乃至全球疫情完全好转后,货量会先有部分减少,跌到一个平台稳住后再继续随着全球电商带来的全球化加速以一个比过去十年更高的增速继续稳健增长。

对于运价来说也一样,运价会在未来回调到到一个远高于年的相对高位,假设这个相对高位是目前的fak运价腰斩,然后再缓慢升高。那代表中远海控未来的稳态利润会跌倒-亿人民币左右再继续上行。而券商对于海控年的年度利润预期普遍在到亿之间,对于今年的利润预估也只有多亿,这其中存在很大的预期差。一个今年会赚到亿以上,稳态利润会在-亿以上并持续增长的生意目前只值区区亿实在是太低估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错漏之处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中远海控()$$中远海控(SH)$

作者:稳健plus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hyff/15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