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外轮“韩松”号靠泊连云港主港区
这是一艘外籍滚装船
疫情防控风险高
港口控股集团东方公司墟沟西机械队吊车二班副班长郁松主动请缨,带领两位同事登船。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行各种作业:拖缆绳,铺垫料,摘挂钩,指挥作业,操作机械定舱、装船。3个人,一条船,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
自年港口集团一线工作专班成立以来,短短半年时间郁松已9次进入专班作业,3次参与涉疫船舶滚装作业。正是有这样一群“战士”,他们不怕艰苦冲锋在前,才能在做好防疫的同时,保障整个物流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连云港港作为江苏最大的国际性海港口岸,入境船舶船员数量大、口岸疫情防控任务重,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去年,我市抽调交通、口岸、卫健、海关、海事、港口集团等涉港、涉疫、涉外部门骨干组成市一级集中管理的水路口岸专班,牵头负责全市海港口岸防控工作。
除了集中统一的管理专班,港口口岸还设立一线工作专班42个、约人,包括连云港海关、边防检查站、引航站、港口控股集团、第三方登轮企业等重点单位,通过专班运行、闭环管理的模式,实现了口岸疫情“防得住、无扩散”,有力维护了全省及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及经济发展大局。
市水路口岸专班临时党支部书记、专班主任孔果介绍:
“连云港水路口岸专班在全省最先设立,在全省乃至全国沿海港口外防输入工作中,创新了一些先进的可复制做法。”
专班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制定实施国际航行船舶入境入港准入标准,建立准入门槛,实施精准防控,对涉疫风险较大的船舶,建立口岸单位、港口企业“一船一议”联合研判制度,全力保障国家重要原材料战略物资供应链的稳定。
在全省率先实施熔断举措,对违反有关口岸防控规定的2家国际航运公司合计36艘船舶以及1家国际代理发出熔断指令,以熔断措施警示和压实各方落实防控责任。同时,积极通过信息化提高口岸监管质效,在全省率先开发疫情期间船员换班信息化系统,换班流程时间压缩80%以上,上线运行了第三方登轮人员信息化联合审批等系统,推动防控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据悉,自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水路口岸累计查验出入境船舶1.16万艘次、出入境船员23.25万人次,未发生一起扩散。
其中,3月5日我市突发新冠疫情以来,共查验出入境船舶艘次,出入境船员人次,涉疫处置船舶及人员数量均为全省第一,未发生一起扩散事件,有力支撑了全市港口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双胜利”。
记者:王文
通讯员:李子凡、刘芸良、张新语
总值班:王夫成、曹银生
原标题:《连云港水路口岸专班筑牢“外防输入”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