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手机电池的补充产品,移动电源 依然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电子用品,移动电源市场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不过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移动电源行业安全性能、容量虚标与价格混乱的问题一直存在,并干扰了行业健康发展。
不过,8月份要出台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有望改变这一现状。作为国内首个移动电源国家强制标准,《要求》包含了30余项数据指标,对移动电源产品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覆盖,这将有利于移动电源规范化发展,并使得行业集中程度加强。
事实上,早在政策施压与市场淘汰下,我国移动电源行业整合已经拉开了序幕。2014年我国移动电源生产企业仅为500多家,与2013年5000家相比数量骤减。随着《要求》的出台与实施,预计行业移动电源生产厂家将集中在20到30家左右,行业有望在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做大做强。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移动电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尽管行业正在加速洗牌,不过我国移动电源产业规模仍在稳步发展。2013与2014年我国移动电源产业规模分别为105亿元与165亿元,预计2015年产业规模将达220亿元,同比上升51.72%。不过,随着手机厂商更加强调电池容量,移动电源市场将受到压缩,厂商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与市场应对。
产品结构而言,随着大容量手机出现,高容量也将成为移动电源的普遍配置。由于当前容量与体积呈正相关,因此,厂商需要不断发力技术提高,推出兼顾容量与大小的产品。
市场而言,随着一二线城市移动电源市场逐渐饱和,政策压力下山寨移动电源无所遁形,正规移动电源厂商有望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发力,并取得新的市场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