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流行业现状与趋势

一.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年的19.4%下降到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个,拥有民用机场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我国物流发展的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那么现代物流业也必然向该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现代物流业的形态和发展。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典等众多国家的跨国物流公司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虽然对我国传统的物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也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物流的内涵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就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1、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厂商,特别是规模庞大的外资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更多的会将注意力集中到物流环节上,想尽一切办法大幅压减物流费用,实现生产商的零库存或少库存,而传统储运存在着诸多蔽端,因此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现代物流是指物流供应商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实现运输.

2、开展质量认证,实施品牌战略,实现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日渐国际化,生产厂商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取得进入国际市场通行的质量认证证书的厂商与日俱增。在规范自身管理的同时,他们也要求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实施质量认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其产品在物流过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21世纪产品(服务)的竞争将过渡到主要是品牌和技术的竞争,物流企业必须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开展质量认证,实施品牌经营策略,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脱胎换骨地变革,实现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以便在竞争占有一席之位。

3、物流各环节向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物流业作为现代产业的一部份,也必须向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在供应链管理结构下,供应链内相关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整合所需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体系。要实现向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必须在供应链的各环节上,实现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管理,并在ERP系统基础上实现电子商务。

4、由少数人员的技能训练转向全员知识学习。

物流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物流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因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任何物流程序均以人力来完成,物流作业多半需要在各个物流据点和运输网络中进行,物流主管大约有90%的时间无法亲自加以监控;同时由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增加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度,因此必须将原来少数人员技能训练转向全员知识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物流管理水平,才能在竞争中得以生存。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zgjzzh.com/gkhyfx/47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