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门镇观感
下半夜,东方天空闪着雷电。
何子宁知道台风就快来了。他的远洋捕捞船已在海上漂了50天。舱里载着石斑鱼、龙虾还有直径1米宽的砗磲。32岁的何子宁从16岁时就随父亲出海。
为了赶在台风前回港,作为船长他必须当机立断。吨级的捕捞船,从南沙折回多公里外的潭门镇,最快也要4天4夜。
何子宁的堂哥、51岁的何子坤站在潭门镇老码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烟,“那海水翻腾起来不叫浪,叫涌,有10多米高。”他说。他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那是早年出海留下的印记。
7月休渔期间,西沙和近海都禁止捕捞,船队只能去最远也最危险的南沙作业。据报道,海南省将迎来年以来最强台风“威马逊”。这两日,数百艘从南沙作业回来的渔船已陆续停靠在潭门码头,这是海南省东部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龙湾港,20万吨级的大船能泊20艘。
7月15日,我从北京乘飞机到海口,乘坐高铁到达琼海后,花50元包了一辆出租车,终于赶在台风威马逊登陆前赶到潭门镇。码头西面几栋新修的商品楼房突兀地耸起,那是小镇博鳌,早就因博鳌论坛声名鹊起。刚刚修好的潭门大桥将两镇距离缩短到10分钟车程,但感觉上像是穿越了30年,和设施高度现代化、宾馆会所鳞次栉比的博鳌相比,潭门镇的观感还停留在年代。
但这里的渔民靠捞砗磲发了财,仅仅8年,加上材料和渔船,整个产业链产值已达人民币20亿元,成为小镇的支柱产业。小镇上的多家店铺,无一例外是卖砗磲的。不少渔民已经洗脚上岸,做起了砗磲店老板。抽中华烟、戴金项链、喝功夫茶成为现在潭门渔民的标志。
何子宁的船终于赶在台风登陆前回来了。何子坤在老码头为堂弟备下了一桌接风的酒席。这次又收获了不少,能赚几十万,靠海吃海,一切都是商机。
砗磲何处来?
北京南城的一家珠宝古玩店,一个女孩拿起一串半透明的乳白色佛珠,珠子看上去质地坚硬光滑,透过灯光隐约看到里面的云状文理,似蜜蜡又似玛瑙。
“这是什么啊?”
“砗磲,佛家七宝,一种贝壳!”
一直以来砗磲都在珠宝市场上流通,只是相比珍珠、珊瑚等有机宝石,因产量极少并不广为人知,但最近几年突然受到市场追捧而价格飙升。在砗磲主要产地,一个长度在1米左右的砗磲贝壳原料价格已经从几年前的人民币两三千元上升到现在的七八万元。今年2月琼海的一场拍卖会上,首次亮相的砗磲工艺品拍出了70万元的单件最高价。
珠宝店的老板说,今年拿货价越来越高,而且已经拿不到品质最好的砗磲。
“去年生意最好。”符永贵刚换了一辆保时捷,车内挂着一个雕工精细的玉化砗磲小貔貅。路不好走,符永贵不时用手握稳左右摇晃的貔貅,以免其撞上挡风玻璃。“这是去年找名家雕刻的,很值钱。”他说。
符永贵是潭门最大的砗磲商之一,也是潭门砗磲协会副会长。据他介绍,砗磲是深海的一种贝类,在中国领海之内,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及其他南海岛屿,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珍珠一起位列佛家七宝。
潭门镇地处海南东部,正是全球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