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江港航企业运输生产经营情况报

(本报告于年元月初编制,调查了99家代表性港航企业,分析其生产经营数据与宏观运行情况,预测年主要货类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供大家参考)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与行业内部因素的影响,长江水路运输市场恢复较快增长,年长江干线规模港口吞出量24.4亿吨,同比增长7.3%。航运企业数量与运力总规模上年同比略有减少,船舶运力与运输需求的供需关系总体上明显改善。今年各类货类的运价上涨幅度较大,人工、财务、管理等经营成本随之上涨,市场竞争依然激烈,限制了港航企业盈利空间,总体经济效益有所改观,呈现“低位回升、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本报告调查99家航运企业中,80家盈利,占81%,企业盈利面较上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

一、港航企业运输生产经营情况

(一)航运企业

1.干散货船运输情况

本期调查的干散货运输企业38家,涉及上中下游各种规模,盈利企业29家,占74%,亏损企业9家,占26%,盈利面较上年增加10.5个百分点。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97亿元,利润.4万元,平均收入利润率1.8%,去年同期主营业务收入19.79亿元,利润万元,平均收入利润率1%。19家盈利企业中,15家利润同比增加,占78.9%。被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一是运力、运量稍有减少,单位运力完成货运周转量明显上升。38家运输企业共拥有运输船舶艘/.81万载重吨,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7.5%和4.0%。共完成货运量1.16亿吨、货物周转量.36亿吨公里,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5.34%和上升5.4%。平均运距为.3公里,较上年同期上升0.1%。单位运力完成的货运量30.86吨,同比上升9.78%,单位运力完成货物周转量.35吨公里,同比增长9.9%。

二是船舶营运率、负载率略有上升。38家运输企业船舶平均营运率达81.73%,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船舶平均负载率为76.17%,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三是运输价格低位反弹,多数大型企业运价同比明显上升。38家运输企业加权平均运价为0.元/吨公里,同比上升25.3%,算数平均运价0.元/吨公里,同比上升14.0%,少量小规模企业反映运价同比下降。长江干线主要货种的运输价格大约为:煤炭0.-0.元/吨公里;金属矿石0.-0.元/吨公里;矿建材料0.-0.元/吨公里。

四是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成本增幅。38家干散货运输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29..4亿元和27.6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10.3%和7.1%。主营业务总成本构成中,燃油成本8.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9%;人工成本4.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税费负担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6%。

2、液货危险品运输情况

被调查的30家液货危险品运输企业,1家亏损,29家盈利,盈利面与去年持平。30家企业共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78亿元,利润万元,平均收入利润率13.0%,上年同期主营业务利润25.0亿元,利润万元,平均收入利润率12.5%,平均利润率同比增长0.5百分点。盈利企业中,14家利润增长,8家利润减少,分别占63.6%、36.4%。被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一是运力略减,运量下降,平均运距明显增加,单位运力完成的周转量同比较大幅度增长。30家企业共有运输船舶艘/.78万载重吨,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3.7%和0.5%。共完成货运量.34万吨、货物周转量.2亿吨公里,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9.43%、增长14.6%。船舶平均运距为.2公里,较上年同期增长26.5%。单位运力完成的货运量24.96吨,同比下降9.91%,单位运力完成的货运周转量吨公里,同比增长14%。

二是船舶营运率略有下降、负载率略有上升。30家企业船舶平均营运率为78.21%,较去年下降0.6个百分点。船舶平均负载率达70.96%,较去年上升1个百分点。

三是运输价格略有下滑。30家企业加权运输价格为0.14元/吨公里,较上年同期上升3.8%,算数平均运价0.21元/吨公里,较上年同期下降0.8%,多数企业反映其运输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不同的液货危险品货种运价存在较大差别,成品油0.10-0.12元/吨公里,原油0.08-0.10元/吨公里,散装化学品0.15-0.3元/吨公里。

四是运输收入增幅略低于成本增幅。30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38.79亿元、34.4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0.3%和10.6%。主营业务成本中,燃油成本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人工成本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税费负担.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5%,

3.集装箱船运输情况

被调查的13家集装箱船运输企业,4家亏损,9家盈利,盈利面较去年同期减少7.7个百分点。13家企业总收入26.96亿元,总利润.9万元,平均收入利润率为0.42%,去年同期总收入22.66亿元,总利润.15万元,平均利润率0.99%。被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一是运力稍减、单位运力完成的运量略有增长。13家集装箱运输企业共拥有运输船舶艘/6.1万TEU,较上年同期均减少3.0%;完成集装箱运输量.64万TEU,同比增长2.41%。单位运力完成的货运量35.3TEU/箱位,同比增长5.82%。

二是船舶营运率持平、负载率下降。13家运输企业船舶平均营运率75.51%,与上年下降7.7%;船舶平均负载率78.28%,与上年下降3.2%。

三是运输价格略有下降。13家运输企业平均运输价格0.元/标箱公里,同比下降1.1%。加权平均运价0.元/标箱公里,同比下降4.4%。

四是主营收入和主营成本均增长,成本增速快于收入增速。13家集装箱运输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6%;主营业务成本26.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7%。燃油成本2.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5%;人工成本1.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

4.旅客运输情况

被调查8家旅客运输企业中,2家亏损,6家盈利,去年同期6家亏损,2家盈利,盈利面增加50个百分点。8家客运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1.17亿元,总利润0.万元,平均收入利润率12.3%,去年同期总收入0.73亿元,总利润-0.10亿元,利润率-13.8%。被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一是客运运力持平,客运运量大幅增长。8家客运企业共拥有运输船舶31艘/客位,分别与上年同期持平、下降3.9%;企业共完成客运量96.1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51.3%,平均运距.1公里,与去年基本持平。单位客位完成旅客运量95.4人/客位,同比增长57.5%,单位运力完成旅客周转量1.36万公里,同比增长58.3%。

二是船舶营运率、负载率均上升。9家运输企业船舶平均营运率71.51%,比上年同期上升24.6个百分点;各公司经营策略的不同,船舶负载率在60%-85%之间,平均值比上年同期上升25.6个百分点。

三是运输价格上涨。宜昌至重庆航线游轮平均票价元/人,与去年同期略有上涨。

四是主营收入的增幅高于主营成本的增幅。9家客运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4%;主营业务成本1.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5%。其中燃油成.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7.2%。人力成本.78万元,比上年同期上涨3.4%。

5.载货汽车滚装运输

被调查的7家载货汽车滚装运输公司,5家盈利,2家亏损,上年同期6家盈利,1家亏损,盈利面同比减少14.3个百分比。7家公司完成载车量台,亏损万元,平均单位运力收入为-元/台;去年同期完成台,盈利万元,平均单位运力收入元/台。被调查的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为:

一是运力、运量明显缩减。7家滚装运输企业共有运力31艘/车位,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0%、27%,完成车运量台,比去年同期下降18%。

二是营运率略有下滑、负载率略有上升。7家公司平均营运率为62.1%,平均负载率58.1%,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上升3%。

三是运输价格略有下滑。7家滚装运输企业的平均单位运价为4.3元/车公里,去年同期平均单位运价为4.6元/车公里,同比下降6%。其中,上水平均运价为4.65元/车公里,下水平均运价为3.94元/车公里。

四是主营收入降幅高于主营成本降幅。8家滚装运输企业主营收入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主营业务成本万元,较去年下降17%,其中,燃油成本为万元,较同期下降15%,人力成本万元,较同期下降30%。

(二)港口企业

本次被调查长江干线港口企业有17家,6家亏损,11家盈利,去年同期8家亏损,9家盈利。17家港口企业主营业务利润.79万元,平均收入利润率4.1%,去年同期主营业务利润为.9万元,平均收入利润率2.1%。本期盈利企业中,9家利润增长、2家利润减少,分别占81.8%、18.2%。被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一是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略有增加、吞吐量增加。17家港口企业年综合通过能力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8%,完成货物吞吐量.6万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4.14%。其中,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2.64%;完成集装箱货物吞吐量为.35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7.74%。

二是装卸价格略有增加。17家港口企业平均装卸价格水平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在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的、不同货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煤炭平均装卸价12.61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64%;金属矿石平均装卸价12.62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23%;矿建材料平均装卸价7.44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94%;液货危险品平均装卸价21.55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4.73%。

三是主营收入增幅高于主营成本增幅。17家长江干线港口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5%;主营业务成本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61%。其中装卸成本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8%。

二、市场需求与宏观运行情况

1、干散货运输市场

长江干线规模港口干散货吞出量24.4亿,同比增长7.3%,增速与去年持平。其中外贸吞吐量3.6亿吨,同比增长8.9%,内贸吞吐量20.8亿吨,同比增长6.6%。集装箱完成万TEU,同比增长8.1%。分货类吞吐量,煤炭5.49亿吨,同比增长5.8%,增速下降6.4百分点,外贸量万吨,同比减少12.4%。金属矿4.71亿吨,同比增长9.8%,增速上升5.4百分点,外贸量1.25亿吨,同比增长16.1%。水泥1.59亿吨,同比增长5.2%,增速下降12.7百分点,外贸万吨,同比下降4成。矿建材料4.6亿,同比增长3.4%,增速下降4.1百分点。非金属矿万吨,同比增长0.4%,增速下降7.4百分点,外贸量万吨,同比增长14.7%。钢铁1.01亿吨,同比基本下降1.1%,外贸量万吨,同比下降27%。

随着“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推进,钢材与煤炭行业去产能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十三五”来全国煤炭、钢铁过剩产能已分别取消4.4亿吨和1.8亿吨,1.4亿吨地条钢落后产能被彻底取缔。钢铁、煤炭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优质产能持续释放,煤价、钢价持续回升,带动运价上涨,企业效益持续好转。10月受“神户钢铁造假”事件影响,中下游大型钢厂的汽车用钢订单明显增加,带动钢材行业需求,进一步支撑钢价与运价上涨。国家大型龙头企业中国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煤电一体化优势逐步发挥,沿线煤炭水上运量增加,煤炭运价恢复性上涨。沿江铁路基建刺激了矿建材料需求,但受国家环保部门督查与生态保护政策影响,长江主要采砂区与中游采石区停产或限产整治,8月份后每月稳定在万吨,同比增速为负,产量下降限制了运量,加上三峡北线船闸检修影响,砂石运输供不应求。受化工厂环保督查影响,下水磷矿与上水硫磺运输需求增长不明显,涨价保障运力,运价出现明显上涨。

2、液货危险品运输市场

长江干线规模港口液货危险品吞吐量1.96亿吨,同比增长9.6%。其中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1.08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上升6个百分点,其外贸完成万吨,同比增长33.1%;化工原料及制品万吨,同比增长8.4%增速下降1.9百分点,外贸吞吐量万吨,同比增长12.6%。

受国际油价不稳定因素影响,油品市场起伏不定,上半年华东地区原油、成品油需求大幅上升,华中地区成品油需求稍有上升,提升中石化华东分公司、华中分公司石油水运需求,下半年受环保限产停产的影响成品油需求下降。化工品消费总体增速不明显,受天然气供应紧张、价格大涨、环保督查的影响,下半年沿江化工园区开工率下降,小型化工厂停工搬迁,运输需求增速下降,运价涨幅甚微。液货进口运输明显增加,尤其是液化气天然气,进口液货弥补了限产后的国内消费需求。

3、集装箱运输市场

长江干线规模港口集装箱吞出量TEU,同比增长8.1%,增速同比上升0.8百分点,外贸箱万TEU,增长9.9%,增速同比上升2.2百分点。外贸箱万TEU,增长6.7%,增速同比下降0.1百分点。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新三大联盟正式运营及集运化大趋势,国内外贸易量上升,集装箱运输行情上涨,长江干线对生产设备、汽车零配件、废纸、粮食、矿石等进口外贸货物运输需求较为旺盛,机电、空调、汽车、烟花等货物出口需求形势良好,但多数运输公司采用年度协议价,企业收益并没有随着运输量增长而增加,人工、财务、管理成本上涨后,特别是燃油价格下半年每吨上涨.6元,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中上游地区高速公路运输优惠政策及铁路运输降价,货源分流,对长江中、上游至下游集装箱运输市场构成冲击。

4、客运旅游运输市场

国内经济好转,游客发送量明显增加,库区旅客累积发送量.06万人,去年同比增长36.76%,主要受政治经济冲突影响,日韩近海邮轮游转向国内游,库区一些中小型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被盘活,吸引了更多游客。春节、暑假、黄金周传统旺季,旅游组织方促销得力,客运的船舶负载率有所提高,票价上涨,企业效益触底后大幅回升,客运旅游总体态势好于往年。

5、载货汽车滚装运输市场

目前,川江滚装船共44艘,主要航线宜万线、宜忠线、宜渝线,三条线运营船舶数量分别为5艘、7艘、32艘。年三峡坝上港口进出滚装船艘次,同比下降22.4%,作业滚装车19.3万辆,同比下降13.6%。《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实施后,非GB-规定标准的车型全部退出,滚装运输车源减少,商品车运输汽车减载,不能满足货主及时到货的要求,物流公司选择高速公路。部分银行推出办理高速公路ECT享8.5折优惠,而滚装运输服务质量没有提高,载货汽车滚装运输持续下降。

三、年形势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大节能减排,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钢铁、电力等行业将继续调整行业布局、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港口一体化、铁水联运进一步推进,老旧船舶运力进一步淘汰,供需关系持续改善,港航企业盈利动能不断积蓄,经营状况有望进一步改善。三峡南线船闸33天检修和葛洲坝1号船闸20天检修,影响船舶运输周期,船舶拥堵严重问题可能持续三个月。环保督查的常态化对水路运输货类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一)客运旅游市场有望继续回暖,盈利进一步增强。

随着三峡客运航线调整优化,明年三峡旅游客源有望继续增长,市场供求状况进一步改善,具有良好信誉和服务质量的长江客运旅游企业盈利持续增长。

(二)长江干散货主要货源运输量持续增加,运价震荡上行,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改善

随着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持续,优质产能保障了水上运量需求,煤电一体化运作后,年将延续年的稳中有增的好形势,铁矿石、煤炭等大宗货源运输量会持续增加,尤其夏季冬季用电高峰期,电煤运输量出现季节性高点,进川铁矿、煤炭、钢材可能大幅增加。在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双双下降的新常态下,加上环保限产影响,钢价、煤价波动加大,运价难免出现高位震荡,干散货运价总体上震荡上行,企业盈利状况有望持续改善。

(三)石油运输格局稳定,油品需求基本稳定,化工品存在不确定因素,综合盈利能力趋好

受旅游、供电、公路货运提升等利好,石化行业销售额将大幅提升,刺激进口原油、天然气需求稳定增加。随着中石化中西部发展战略和中石油南下发展部署,成品油管道的沿江铺设,成品油水路运输市场发展受限而逐渐稳定。年洗舱站布局的优化改善将减弱现有布局对船舶接卸影响,船舶压港将有所缓解,运输周转率稳中向上。LNG布局规划与过闸解禁的推进,可能继续提升LNG水上运量。长江危化品船舶运力继续延缓投放,供需失衡状态持续改善。

(四)内贸集装箱运输逐渐回暖,外贸集装箱进口稳定增长,企业盈利有望改善

随全球经济复苏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集装箱量需求增加。长江中上游地区凭借成本优势将推动产业转移,多式联运进一步加快发展,对集装箱的格局产生明显影响,外贸集装箱生成量有望稳定增长。在集运业整合重组的大背景下,运力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年内贸集装箱合同协议价受年普涨行情而提高。国家发改委对港口开展反垄断调查后,年港口对集装箱运价的控制权有望松动,内贸集装箱运输逐渐回暖。

(五)载货汽车滚装运输需求减少,盈利能力延续小幅下降。

随着年6月30日公路运输治超治限过渡期的结束,非GB-规定标准的车型全部退出,滚装运输在明年上半年会有一个继续下降的趋势。上水与下水车源不平衡,船舶装载率不足,随着中上游地区高速公路优惠政策出台,费用优势可能继续下降,盈利能力难以提高,急需创新发展。

(编辑:刘海嵩方亚坤)

市场监测所

赞赏

长按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价格是多少
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zgjzzh.com/gkhyfx/9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