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专题】港口板块估值安全边际高 天
年年初以来,包括港口在内的整个交运板块较为低迷,截至7月19日,板块跌幅为21.73%,仅仅略好于传媒板块,在申万一级指数中跌幅第二,跑输大盘7.54%;从大盘1月28日开始反弹至7月19日,交运板块涨幅仅为3.78%,仅略好于钢铁(-1.02%)和休闲服务(3.42%),而同期上证综指涨幅15.09%,交运跑输大盘11.30%,板块滞涨严重。其他板块,例如有色和食品饮料,反弹幅度均在30%以上,其他各行业的反弹幅度也大部分集中在10%-30%不等,从板块轮动角度交运板块存在一定的补涨需求。
我们的逻辑:估值安全边际高,基本面企稳向好11.1板块估值相对低,跌无可跌有边际
港口板块熊市PE一般在20倍左右,牛市PE在40倍以上。年7月本次牛市开启时,港口平均PE为17倍,A股平均PE为10倍,港口板块PE与A股PE相对比值为1.7,在本次牛市最高点这一比例曾达到2.8,目前又回到1.7附近,表明港口板块相对于A股估值回到了熊市的历史低点,已经跌无可跌,拥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从PB估值来看,港口板块相对估值仍然处于历史底部,年7月港口平均PB为1.5倍,A股平均PB为1.3倍,港口板块PB与A股PB相对比值为1.14,在本次牛市最高点这一比例曾达到1.49,目前又回到了1.15。整体来说,整个港口行业大有沉潜势头,后期迸发将十分强劲。
1.2货物吞吐是关键,一扭颓势迎拐点
大宗商品额货运吞吐量至年2月始有了明显改善,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同比逆转,并逐渐攀升到3.6%,而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同比增长也由-1.5%增至1.7%的增速;对比从年2月始,外贸货物吞吐量-1.9%的同比增速和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3.3%的增速,前者不断缓慢上浮,后者一年的缓行降幅,通过年3个月的上涨弥补,显示出需求端的提振。
港口的收入是货物吞吐量和装卸等费率的乘积,货物的价格水平下降虽然可能反映了终端需求不振,但并不会直接对港口收入产生影响。港口收入的核心变量是货物吞吐量,虽然增速无法回到年前10%以上的高水平,但是增速扭转了自年以来的直线下滑,并且外贸吞吐量增速大有企稳回升之势。而且随着年8月份开始人民币对主要货币开始大幅贬值,其中对美元贬值9.0%,对欧元贬值9.5%,对日元贬值27.8%,货币贬值影响较为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可以刺激我国对外出口,并且随之可以带动原材料的进口,从而利于外贸货物吞吐量的进一步增长。
1.3量价齐升有需求,航运指数皆抬头
外贸吞吐量回暖也反映在下游航运业各指标的逐步回升中。在反映干散货运费的波罗的海指数BDI上,尽管在今年2月份创下新低点,在自4月份以来,BDI指数迅速上扬,在一个月内指数从点上涨到点,涨幅75%,与近四年BDI指数的比值也从年初的40%一举回升至80%附近。BDI指数的上涨背后一定是货运量需求的增加。
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都在回暖,背后原因这里不去深究,另外从价格来看,无论是铁矿石还是煤炭,都出现了一波涨价行情,其中铁矿石价格年初至今涨幅35%,动力煤价格涨幅40%以上,量价齐升反映出下游需求出现好转。
1.4国企改革送东风,政策行情频发动
进入下半年,随着高层的密集发声,国企改革一改上半年的低调推进,在改革深度和速度上都开始发力。6月底,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已相继制定出台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9个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制定完成;7月14日,国资委相继公布了中国国旅集整体并入中国港中旅以及中国中纺整体并入中粮等两组央企整合的消息,同时,国资委召开媒体通气会,表示央企集团层面重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还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央企数年内有望整合到家以内;7月22日,国资委宣布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运行,国源煤炭是由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出资组建的煤炭资产管理平台,落实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优化整合涉煤央企煤炭资源。
从目前国企改革披露的方案来看,国资委的思路主要遵循两条:一是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推手,重组优势企业,做大规模增强全球竞争力,例如南车北车重组成中车;二是以供给侧改革为推手,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宝钢和武钢的重组。从这两个思路出发,我国港口业无论从“一带一路”战略出发,还是从调结构去产能角度,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改革需求和预期。正如前文所述,我国港口群内业务同质化明显,重复建设较多,导致彼此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另外,我国港口腹地资源类型较多,国际竞争力不强导致中转型业务占比较低,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下,做大做强港口是十分必要的。
从港口近三年的波动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次有自贸区概念、区域经济政策、国企改革、港口整合等政策面消息时,港口都能在短期内获得非常高的超额收益。年8月22日上海自贸区消息发布,在22个交易日内上港集团共录得10个涨停,带动整个港口大涨,相对大盘累计超额收益36%;此后,年8月19日发布“支持东北振兴”计划,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制定“一带一路”战略、年1月17日发布《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等,港口在其后均有不错的超额收益。
建议以逸待劳,锁定预期差概率最大的标的“天津港”2我们认为港口板块还是要从个股的估值、相关主题以及预期差角度来寻找投资机会,当然也要结合下市值来进行判断,但麻烦在于港口涉及的主题太过于眼花缭乱,罗列如下:
?自贸区:上海自贸区-上港集团;天津自贸区-天津港;厦门自贸区-厦门港务;广东自贸区-深赤湾和盐田港;中韩自贸区-青岛港、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日照港;东盟自贸区-北部湾港;
?区域港口整合:山东省-日照港、青岛港;省-天津港、唐山港(已整合曹妃甸);浙江省-宁波港(已整合舟山);广西-北部湾港(已整合防城、钦州);辽宁省-大连港、锦州港和营口港;
?一带一路:连云港、珠海港、上海港、宁波港、厦门港务(这个逻辑目前看很弱)
?长江经济带:南京港、重庆港九、上海港(长江水道的通航能力是掣肘,枯水期、大坝高度限制了黄金水道的效率)
?京津冀一体化:天津港、唐山港(包括曹妃甸)
可以说中国几乎所有港口都被相关主题所覆盖,但这些都是老逻辑,在当前市场情况下,若政府不释放一个更强的政策预期,我们很难去锁定投资标的;当前时间点,我们建议投资人还是要以逸待劳,在足够的安全边际下,精选可能存在预期差的标的。综合来看,我们最看好的标的是天津港,逻辑如下:
?有政策口支持的、尚未有实质落地的港口:我们觉得政策口主要来自于自贸区,这样来看,天津港、上海港、厦门港务、深赤湾和盐田港成为待选标的,但天津港叠加了其它2个概念,首先是京津冀一体化,另一是港口整合,其实这两个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就是省如何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规划下,定位天津、唐山和曹妃甸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随着唐山和曹妃甸的资源已开始整合,天津港在华北的重新定位可能会被提上议程。此外,上海港已率先完成员工持股、涉足足球产业、存量土地商业开发、跨境商品超市等方面的尝试,可预期的变化相对有限,而天津港在自贸区政策的扶持下,尚未有实质动作落地,这当中存在预期差。
?天津港要解决和天津港发展的同业竞争: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多次被问监管方质询同业竞争的解决方案,长期看还是要解决。
2.1投资建议
从港口板块投资布局来看,结合估值安全性、市值体量,并可能存在预期差和股价弹性的角度来看,中国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