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2017年,黄石将迎来新的发展

政协黄石市

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昨日开幕

黄石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日上午开幕

作为关系到黄石万人民

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黄石给自己定了新目标

教育、交通、民生等方方面面

一大波消息爆发式到来

过去五年,黄石市政协委员们共提出提案件,经审查立案件,并案件,送交有关部门作意见处理件。截止去年底,本届提案已经全部办复完毕。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5%以上。

这一次,政协委员们又说了些什么?

加快振兴黄石制造

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发言人:李碧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去产能、环保和安全整治的深入开展,企业停产减产因素增多,我市工业投资虽扭转前三季度负增长的局面,但增速依然处于低位,工业用电量持续低迷。尽管如此,全市工业始终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增速一直保持在8%以上。尤其是代表转型升级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1.6%,工业内部转型升级的态势在不断增强。   当前,国家实施“中国制造”战略。作为老工业基地,我市工业占GDP比重近60%,特钢、机床、压缩机、换热器等一大批黄石制造享誉海内外,完全可以在新一轮制造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此,我们建议,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将加快振兴黄石制造作为主攻目标和第一战略,通过两个五年的努力,实现工业转型倍增,再塑黄石辉煌。   建议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黄石智造”提供支撑,推进黄石制造走向中高端。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出台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实行实验设备资源集约集中共享,打造高水平黄石工匠队伍。持续推进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加快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服务企业活动,让黄石制造轻松腾飞。

推进黄石全域发展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言人:张亚华

    推进黄石全域城市化发展,是立足于现有城乡发展基础,破解资源、空间制约,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此举将为黄石新一轮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黄石城乡格局进一步优化,全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已进入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具备了实现全域发展的基础条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转型困难,城市化建设缓慢;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全域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未充分形成,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区域间配套设施不完善;全域性发展观念滞后。   为破解资源、空间制约,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黄石新一轮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建议以全域规划为引领,统筹谋划功能布局;以转型提升为手段,推动全域产业发展;实施空间布局优化,构建全域城市格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同城融合;深化周边城市对接,扩展全域化发展深度;提升公共设施功能,实现全域均衡共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全面提升全域一体化。

将黄石新港打造成多式联运示范中心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言人:张亚洲

     近年来,立足于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黄石新港统筹谋划和推进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打造多式联运示范中心“势能”已经充分聚集。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长期以来黄石的物流企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联运的产业链,加上各物流企业和相关单位缺少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无法发挥物流企业集中的优势;有大量地方铁路和企业铁路专线,但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既浪费铁路资源、土地资源,也无法为物流运输发挥作用;新港的辐射能力不足,一直只定位为“终点港”,无法发挥优良港口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新港的配套建设资金需求量较大,还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为早日建成亿吨大港,加快建设黄石现代化特大城市,促进港城融合、产城一体,带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使黄石更加紧密融入到“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建议抓紧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和衔接,推进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尽快出台多式联运专项扶持政策,推动港口岸线高效集约利用。

切实保护好王英水库水源地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城乡建设委员会政协阳新县委员会

发言人:刘少兰

     王英水库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是市政协年月度协商重要议题,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就王英水库生态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国家水利部已把王英水库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正拟逐步安排水利资金进行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省政府已就王英水库功能区域调整问题开展研究认证;省水利厅已着手启动王英水库在线监测项目。   与此同时,王英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水库区划功能与实际承担功能不相适应、水库管理体制与实际现状不相适应、库区移民搬迁投入力度与实际工作难度不相适应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为建好民生工程,切实加强王英水库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议抓紧编制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库区移民搬迁,力争用2至3年时间彻底解决王英水库生态移民问题。建议加强库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工业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立库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王英水库管理体制机制。

激活民间投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市工商业联合会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发言人:李运城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很多办法,如设立产业引导资金、优化金融生态、促进银企合作等,但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一方面民营企业贷款手续繁琐,贷款审批流程长,耗时费力。另一方面办理贷款收费项目多,贷款成本不断走高。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以大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倍增,以民营经济倍增促进全市经济大发展,建议成立民营经济服务和协调领导小组,把民营经济发展速度、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内容列入目标考核,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和政府部门联系企业、联系商会工作制度,回应关切,解决问题,高位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建议强化政策落实力度,在投资空间上,实行开放式投资准入政策;在融资渠道上,加强金融服务与引导,对断贷、抽贷、压贷现象进行清查;在投资能力上,多举措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引导民间投资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相结合,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强化“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民间投资领域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尽快出台让企业轻装上阵的相关措施,加大财政扶持和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提振民营企业投资信心。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市政协教卫体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政协西塞山区委员会

发言人:郑春

  由于多种原因,我市一批重要的文化资源惨遭损毁,令人痛惜:石龙头旧石器时代遗址因开发建设已遭毁坏,仅有的一点遗存连一个标牌都没有;承载湖北历史印记“鄂”的鄂王城遗址未被重视,其文化价值与文化影响仍被荒野所淹没;重要红色资源龙港革命旧址、红三军团纪念馆、大冶南山村红十二军旧址等处现状令人担忧。   为保护好黄石的文化资源,建议对全市文化资源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普查,有针对性落实保护措施;编制保护规划,划定保护红线,把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把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文化资源的名称、地点、保护范围标注到城乡建设控制性规划和建设性详规之中,严格加以保护。   建议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促其更好地履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主体责任。同时,将古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着眼旅游业发展,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助推黄石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并通过《黄石文化简史》编撰以及充分发挥其他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黄石文化资源,扩大影响力。

两会日记

张瑾(市人大代表)

  今天是黄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报到的日子,和往常一样,这样的大会我必定到场,不过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我不再是以黄石日报记者的身份赴会,而是以新一届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会。   换了新身份以后,记者“老手”变成代表“新手”,我突然有点找不到方向。自当选到至今,我从晕晕乎乎,到惴惴不安,再到冥思苦想,始终萦绕在我脑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该干什么。   一些久远的记忆逐渐复苏,我想起了刚参加工作时的一次采访经历。当时我受邀采访一位基层人大代表,他倾尽全力帮助农民,获得乡镇农民的一致好评。不知为何,这些日子以来,他那件因为帮农民下地春耕而沾满泥土的衣服,在我脑海中日渐清晰。   在我当记者的这几年里,我采访过的人大代表无论什么工作,年龄几何,来自何方,他们都努力地为人民群众与党政机关搭起沟通的桥梁,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特性——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为民请命,服务人民。我在心里默念着,却不自觉想到了明天,明天大会开幕,我的任期也将从明天开始。

刘媛媛(市政协委员)

  对于两会,我一点都不陌生。因为我曾经以记者的身份,连续四年参加两会新闻报道,是现场的忠实记录者和传播者。今年,我再次来到两会现场,不同的是,这次我是作为政协委员首次参会,真正成为两会的参与者。从记录者到参与者,不仅仅是身份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肩上的责任更大了。   面对“政协委员和媒体记者两个身份谁更优先”的问题,白岩松说过,“记者是我一辈子的职业生涯,但是政协委员只是我阶段性的生命当中的一段历程。对很多其他行当来说,人大或政协都是一个新的舞台,让自己的责任感得到更好的释放。”   随着身份的转变,我深刻地感受到,要做一名称职的、优秀的政协委员,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一定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仔细倾听群众声音,要把群众所想的问题、所提的建议融入到提案中去。其实,想深一层,委员和记者职能其实很相似,都要通过深入调研,反映社会问题,推动政府改进工作,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都可以是两会的参与者。但作为政协委员更应献好策,主动谋事、积极干事、努力成事,时刻紧扣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除了反映民声更应多献富民便民之策,多办惠民利民之事,说实话、讲真话、谏诤言。

现场花絮

“丈夫陪我来开会”

  “大家好,嗯,嗯,我叫朱幼芳,是陈贵镇上罗学校教师,请谅解,我说话不流利,身体不好,我丈夫陪我来的。”昨日,在市政协第九小组的分组讨论中,传来了一段特殊开场白。浓重的口音、颤颤巍巍的声音,她说出的每个字,似乎都用尽了身上的力气。此时,全场目光一下望向了她。   “她就是‘拉绳’教师朱幼芳,被评为中国好老师。”在场的方和平委员立马为大家介绍:年,朱幼芳查出患有骨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症,却一直扯着“拉力绳”坚守在三尺讲台。她还被当选为敬业奉献类“湖北好人”,被授予“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省“十佳师德标兵”。   “虽然我是一名普通农村教师,但我知道政协委员意味着什么,那是一种责任,所以不能请假。”朱幼芳说,既然当选了,就要做好,要履行责任。朱老师的声音有点慢,还不清晰,但每名委员都听得格外认真。“引进美术、文娱、体育方面的专职教师,这是乡村小学迫切需要的。”朱幼芳说,一定要加强农村教师的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其实,为了更好地履行委员职责,朱幼芳在参会之前就上网认真查资料,并在丈夫的帮助下找老师、学生还有家长聊天,搜集民情民意,发出了基层真正需要的声音。   “自己一个人不能去,就把丈夫带去吧。”朱幼芳说,由于自己身体方面的原因,得到学校大力支持,让同事兼丈夫的黄鹤鸣请假陪着她来参会。   “慢一点”“小心”“让让”……黄鹤鸣细心又耐心地扶着朱幼芳进出每一个会场。朱幼芳开会时,会议室有位置,黄鹤鸣就坐在后面听一听。会议室内没位置,黄鹤鸣就在门外等着。到了餐点吃饭的时候,黄鹤鸣要帮行动不便的朱幼芳打饭,自己因为没有证件,只能在会场外面的小摊点随便吃一点。   “一定要特事特办。”委员们知道后纷纷积极联系,忙着帮朱老师夫妻解决实际问题。(黄石日报记者刘媛媛)

非遗“明星”进会场

  “我想让大家看看我的刺绣作品。”5日下午,在政协分组讨论现场,轮到刘小红委员发言时,她从桌子底下拿出了一件神秘礼物。   打开包装,一幅精美的刺绣作品呈现在众人面前:一颗蓝色的星球拖着小尾巴,灵动跳跃,另一颗红色的星球相伴左右,逼真动感的画面,引人注目。   这幅刺绣作品背后有一个特别的故事。去年10月,大冶刺绣传承人刘小红应邀设计并主绣完成了这幅名为《星云之梦》的刺绣作品,《星云之梦》还登上神州十一号飞船并成功飞上太空,这是我国刺绣品首次上太空。   看到这幅名气不小的《星云之梦》,现场不少委员纷纷起身,当起了“追星族”,并拿出相机一阵猛拍。“大冶刺绣能飞进太空,真厉害。”委员们一边拍照,一边纷纷点赞。   处在聚焦点里的刘小红,还不忘“趁热打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言发声。“作为大冶刺绣的代表,我希望大家都能去共同呵护众多的非遗宝贝。”她说,目前,黄石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传承人后继乏人和发展后劲不强的窘境,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走向了没落。   “非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更是助推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刘小红说,希望政府在宣传推广非遗上多下功夫,让非遗走进社区、学校,形成人人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zgjzzh.com/gkwlhy/6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