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港口才能达到国际标准

围绕港口建设和港口城市的发展,对港口城市的历史责任,讲点体会

一、共同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港口是人类走向文明和开放的桥梁,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节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上升期,港口和港口城市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港口城市要充分认识和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一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日益明显,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开始主要是商品贸易,后来出现资本和技术流动,现在主要是跨国公司,国际航运,不仅不会减少,相反会迅速增加。近几年,全球经济年均增长4%左右,国际贸易增长8%左右。从我国情况看,“十五”时期,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外贸年均增长24.6%,年超过1.4万亿美元,与之相应的是港口货运加快发展。“十五”期间,全国万吨级码头新增吞吐能力4.5亿吨,其中年增长1.9亿吨,占新增总量的4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9亿吨,增长17.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3.6亿吨,增长18%。在这里面,参加此次高峰论坛的港口城市承担了50%的货物吞吐量和80%以上的集装箱运量。“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总量会加快增长,到年将达到2.7万亿美元。这无疑将为港口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使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

  二是区域发展带来的机遇。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发展。上世纪80年代,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的9.9%。90年代国家设立上海浦东新区,有力地促进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目前,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的18.6%。上海港年吞吐量已达到4.43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大港。环渤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和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和人才条件的优势特别显著。在环渤海地区公里的海岸线上,拥有20多个大中型港口。目前,环渤海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的25.8%,其中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10.3%。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的格局。加快区域发展,必然要求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港口城市聚集和带动作用,这也将提供难得的发展良机。

一般意义上讲,国际航运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深水大港。现代国际海运船舶的大型化对港口航道的吃水条件要求很高,因此,国际航运中心必须拥有深水港,具备满足第六代集装箱船舶自由进出的深水航道,拥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一流港口设施。

  第二,要有广阔腹地和相当运量。在众多的港口城市中,一个城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同腹地经济的发展和雄厚的运量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伦敦、纽约、鹿特丹等欧美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还是东京、香港等亚太国际航运中心的崛起,都充分证明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离不开腹地经济的发展及其相称的运量标准。

  第三,要有良好的服务体系。能够提供一流服务的海关、边检、卫检和港务监督等口岸检查检验机构,修造船服务、海难救助、保险、邮电通信、航运信息与咨询机构、航运经纪与中介机构等。

  第四,要有经营港口的国际水准的港口企业。

防城港是中国的深水良港,是中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大港,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门户,是链接中国--东盟、服务西部的物流大平台。

因此港口是影响周围城市经济的支柱

防城港现在房价在---之间,具有很大的投资升值空间,了解决更多房产投资信息请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zgjzzh.com/gkgl/9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