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迪拜自贸港发展历程产业结构

文/研究一部张卉颖

/////////////////////////////////////////////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第二大的城市,也是该国七个酋长国之一迪拜酋长国的首府,占地4,平方千米,约占阿联酋总面积的5.8%。其地处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要道,是中东地区海上运输航线的重要补给站,亦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航空交通枢纽。尽管面向波斯湾,迪拜的自然环境却以干旱为主,大体为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水稀少,平均年降水量仅毫米左右,土地荒漠化严重。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匮乏且单一的自然资源对比下,促使迪拜逐渐将经济命脉建立在对外贸易上,形成了贸工结合,以贸为主的自贸区形式。

/////////////////////////////////////////////发展历程

港口小渔村: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在阿联酋尚未成立的十九世纪时期,迪拜居民主要以捕鱼采珠为生,生活算不上富裕。年,迪拜与其他几个酋长国与英国签订了条约,成为了英国的保护国,但迪拜的经济仍未有太大起色。4年,新任迪拜酋长谢赫·马克图姆二世·本·胡术尔上任并颁布对所有外国商人免税的政策,此举吸引来了众多在周边国家行商的富裕商人定居于迪拜,其中以珍珠珠宝商居多,致使迪拜短时间内人口翻倍,珍珠产业也呈井喷式增长。年马克图姆二世又宣布废除了大部分关税政策,仅存的少数关税税率也被大幅降低,至此,迪拜的自由贸易港概念已初显雏形。在年,马克图姆二世成功说服英国的一家轮船公司将迪拜作为停靠港,迪拜逐步成为港湾区最繁忙的核心港口,并以出口珍珠闻名。

然而好景不长,迪拜的珍珠产业仅活跃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便逐渐萎靡。再加上年开始的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以及二战的爆发,迪拜的珍珠产业几近崩塌。雪上加霜的是迪拜的港口收入也一降再降,因技术进步轮船吨位越造越大,迪拜原有的港口水深无法承载大吨位轮船停泊。港口贸易转淡令迪拜经济越发萧条,社会动荡不安。

石油出口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

年迪拜发现了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法塔赫油田,并于年出口第一桶原油,以此为节点,迪拜的经济迅速腾飞。迪拜用出口石油所积累的财富大力发展各项现代化城市基础建设,如港口、机场、医院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迪拜建成了第一座机场——迪拜国际机场。七十年代,迪拜开始修建杰贝阿里港以容纳更大吨位的贸易轮船。随着该工程于年竣工,杰贝阿里港成为中东最大的港口,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港口。运营一年后,杰贝阿里港成为了“自由贸易区”,然而当时所谓的自贸区仅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免关税再出口。但仅这一项支持贸易自由的政策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将迪拜的转口贸易推向空前繁荣的境地。

多样化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为实现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迪拜进一步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业,建设豪华酒店,并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塑造奢华的旅行胜地形象。同时完善自由贸易区的配套政策与设施以吸引外国投资,从而促进多元化的经济发展。

年杰贝阿里自贸局正式成立,并作为一个独立机构管理杰贝阿里自贸区。年,杰贝阿里自贸区开始遵循独立于迪拜的法律条例。年,杰贝阿里自贸区开始允许独资股东的公司在自贸区独立开展业务。

除此之外,在杰贝阿里自贸区取得成功后,迪拜更是将这套成熟的经验套用在其他新设立的自贸区上,开发了数十个各具特色的专业自贸区,并着重发展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时至今日,出口石油所获的收入在迪拜GDP中占比已不到1%,迪拜在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中位列第四。昔日贫穷破败的小渔村已完全蜕变为奢华现代的娱乐之都,更是中东乃至全球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

产业结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为满足外国投资者的需求,迪拜自由贸易区的投资主题愈发全面。迪拜自贸区种类繁多,各个自贸区会设定成不同产业类别,并围绕特定产业进行布局,大体上可分为航空、教育、金融、信息通信技术、工业和物流、媒体这6类。

---航空类---

迪拜航空类的自贸区有迪拜机场自由区(DubaiAirportFreeZone)和迪拜南城(DubaiSouth)(原名迪拜世界中心)。这两个自贸区分别位于迪拜第一大机场迪拜国际机场和第二大机场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周边,是迪拜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而部署的两个战略项目。迪拜南城是迪拜00年世博会的举办地,其周边的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占地约6.7平方公里,最大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6亿人次每年,最大货物吞吐量约为万吨每年。迪拜南城海关保税物流走廊占地约00平方公里,可实现海陆空联运,入驻有超过家地区性和全球物流公司,并制定了新的全球货物调配标准——从海洋运输转为空中运输仅需4个小时。而迪拜机场自由区则是迪拜乃至全球发展最快的保税区之一,其业务范围从跨国化妆品公司到本地原油供应,近家公司在该自贸区经营各类业务,如包括波音、松下、劳斯莱斯和香奈儿等品牌公司。迪拜国际机场设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常年运转的海关服务、急速清关通道和专业物流中心,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便捷开展业务的商业区域。

---教育类---

教育类的自贸区有迪拜国际学术城(DubaiInternationalAcademicCity)和迪拜知识园(DubaiKnowledgePark)。虽同为培育人才推动知识型经济发展,这两个自贸区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迪拜国际学术城,顾名思义,更偏向于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是全球最大的高等教育自由区。该自由区成立于年,因迪拜外来居民众多,人口组成极为多元化,故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教育需求而设立。该地区配有约万平方米的校园与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并开设了多个高等教育项目供学生选择。而迪拜知识园则更偏向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育英才,其教育模式主要为校企结合且多由商业机构授课,如韬睿惠悦、InnovativeHRSolutions等。其开设的课程也非常专业化,如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培训及个人发展等。二者虽各有千秋,但都为迪拜大大小小的自贸区培育了众多优质人才,进一步加大了迪拜自贸区在国际上的吸引力。

---金融类---

金融类的自贸区有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ubai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re)和迪拜黄金与钻石园(DubaiGoldandDiamondPark)。金融服务业是迪拜的第三大产业,占GDP总额的10.1%,其中很大一部分贡献额便来自迪拜国际金融中心。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中东、非洲和南亚地区主要的金融中心。该地区设有独立监管方——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DFSA),遵循的是符合英国普通法的自有普通法框架,并且自行制定了民事和商业法规,是一个连接美、欧、亚洲主要经济体的金融中心。目前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注册在案的公司已有,家,雇佣员工共约人。迪拜黄金与钻石园成立于年,现有家珠宝制造商,90家珠宝零售商。这里汇聚了各类世界顶级品质的珠玉宝石、金银首饰,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珠宝和金条随处可见,是每一个珠宝爱好者的购物天堂,也是珠宝商和旅客流连忘返之地。

---信息技术类---

信息通信技术版块主要有迪拜互联网城(DubaiInternetCity)、迪拜外包城(DubaiOutsourceCity)和迪拜硅谷绿洲(DubaiSiliconOasis)。迪拜既然想向知识经济体转型,必少不了信息科技类公司领跑。迪拜互联网城便是为此而生,这里既有Facebook、IBM等巨头公司驻扎,又活跃着众多初创企业,还有专门的创业指导团队帮助企业家创业。目前这里已有多家公司,员工人数约1.7万。迪拜外包园区则是为呼叫中心、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和后台运营等外包业务量身定制的区域,通过业务流程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供应商,企业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迪拜硅谷绿洲则聚焦于各类技术,如电信、新能源、生物技术、数据中心等,该自贸区由迪拜政府全资拥有。

---工业与物流类---

工业和物流类主要为杰贝阿里自贸区(JebelAliFreeZone),该自贸区是迪拜最早开放的自贸区,也是中东最大的自贸区。迪拜历代酋长均推崇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向,这便是杰贝阿里自贸区的成立愿景——为可持续工业及物流提供解决方案之地。年,杰贝阿里自贸区正式成立时,这里仅有19家企业,如今注册在案的企业已超家,其中多家企业位列世界财富排行榜前名。除了各项政策支持外,杰贝阿里自贸区的繁荣也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位于迪拜主干公路SheikhZayed两侧,又毗邻中东第一大港杰贝阿里港,距迪拜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水陆空运输中转均极为方便。迪拜南城的海运转空运海关报税走廊便是连接至杰贝阿里自贸区和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

---媒体类---

媒体类的主要有迪拜媒体城(DubaiMediaCity)和迪拜影视城(DubaiStudioCity)。迪拜媒体城是中东地区新闻媒体发源地,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福布斯(Forbes)、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Reuters)等超家地域性及国际性媒体机构入驻于此,雇佣员工总数超万人。迪拜影视城主要围绕广播、电影电视制作、音乐和娱乐行业提供顶级的设备和一体化服务,其主要发展区域为中东及北非地区。

其他尚未分类的迪拜自贸区,如曾获“年度最佳全球自由贸易区”的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ubaiMultiCommoditiesCentre),医疗旅游圣地迪拜医疗城((DubaiHealthcareCity),国际人道主义城(InternationalHumanitarianCity)及其他未提及的部分自贸区也均极具特色,皆为迪拜经济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为当地居民及外籍人士均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

发展经验

独立监管与国际法律框架奠定自贸区发展基础。坚持立法先行,以自贸区内独立立法、接入国际权威法律框架推进自贸区透明、完善的法制建设。对接国际通行法律规则,引入伦敦国际仲裁院,以应对国际商业争端,维护国外投资者与本地企业利益,从而打消外国投资者的顾虑,推进稳定的营商环境建设。

“1+N”产城融合模式,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以杰贝阿里自贸区为范本,打造特色鲜明、多元化发展的自贸区载体。结合各自贸区优势与定位,通过战略规划、科学部署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快速形成产业规模参与全球价值链开发,推动经济多元化稳定增长。

国际领先的服务水平与基础设施吸引投资者。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打造世界级基础设施平台,普及英文办公与服务,突破国际投资软性壁垒。一站式服务包办企业选址、注册、雇员等事项,切实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便利投资环境。

1、国际自贸港发展概述

、纽约自贸港发展历程、产业结构变迁及发展经验概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hyff/11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