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

我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

我国是航运大国、渔业大国、造船大国和海洋大国,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4万公里岛屿岸线,航运、港口、渔业、造船、海洋石油等产业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虽然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0.00%资金研报]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海运在经营主体、船队规模、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海运业也遭遇了严峻的挑战。

7月11日,在第十二个“中国航海日”到来之际,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在中国航海日论坛上指出,创新是引领海运发展的不竭动力,要通过发展理念、政策法规、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合作机制等创新,不断提升海运综合竞争力和引领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

涉海行业取得明显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涉海相关行业取得了明显成就。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为我国经济社会和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造船工业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领先,为提高我国综合工业水平和海上运输、海洋矿产、海洋渔业、海上旅游、航海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海洋渔业产量继续位居世界首位,为人民优质生活和健康提供了重要保证。

同时,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内容;人民海军、海警和海事为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维护海上安全、海洋权益和海上航行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时期,水运行业深入落实国家战略,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升级,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二五”时期,沿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多亿元,新增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个,新增通过能力23.2亿吨,截至“十二五”末,沿海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个,通过能力79亿吨;沿海港口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能力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运输装备结构方面,截至“十二五”末,我国拥有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1.6亿载重吨,位居世界第3位。在运输船舶运力规模增长较快的同时,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加快推进,农村老旧渡船更新多艘,船舶结构明显优化,船龄明显改善。

运输服务能力方面,年,我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2亿标准箱,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此外,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大港达到32个,在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中,中国大陆港口分别占了7席和6席,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分别位居世界第一。

海上丝路取得积极成效

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表面面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更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进入新世纪,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拓展海洋经济空间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战略格局深刻演变,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海洋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此背景下,我国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思和合作倡议,顺应了区域乃至全球合作的潮流,契合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







































?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zgjzzh.com/gkhyfx/3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