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水运行业各方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两会”期间,本报就如何应对当前市场形势与来自行业企业的代表委员对话,精彩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远洋运输集团董事局主席高彦明分析,当前的航运业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在运力灾难性过剩得到有效缓解前,“苦熬”将是绝大多数企业仅有的选择。“加速消解运力、尽快恢复市场,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行业颓势。这需要国家继续大力出手,在淘汰国内老旧运输船舶的基础上,出台限制措施倒逼外籍老旧船舶退出市场。”他提出——航运救市亟需港口国检查出狠招“对于航运企业来说,盈利与否关键在运价,复苏与否关键看市场。”高彦明表示,当前的航运形势十分严峻,不少企业将“停摆”或濒临破产。他举例称,目前一条好望角型散货船营运一天所需的成本大约需要美元,但每天的净收入仅有美元左右。3月7日,BCI指数已经下跌至点,与历史最高点点相比,仅剩不足1%。“可以看到,这轮危机运价跌幅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是前所未有的,未来彻底摆脱这种困境可能还需要3到5年。”高彦明称,面对这样的长期大幅亏损,任何形式的补贴、救济都只是扬汤止沸,问题的症结在市场,而市场回暖的关键在去运力。事实上,解决运力过剩的问题已经为各方北京中科医院曝光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