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10:00,40万吨矿石船“远卓海”轮首靠青岛港仪式在董家口公司40万吨矿石码头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港成为中国第一个满足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矿石船舶满载靠泊接卸的港口,同时标志着为中国钢铁行业原材料供应又开辟了一条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全新物流通道,将对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得知40万吨矿石船“远卓海”轮即将靠泊我港,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专门批示:真正建成国际一流码头,为行业再树一面旗帜。殷切希望我港在经济新常态下,在大船经济时代再接再厉,继续高扬全国交通行业示范窗口的旗帜,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青岛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委、港航管理局,市政府口岸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黄岛区委、区政府,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一关三检,中远等船东、货主、矿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郑明辉等领导,以及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和董家口公司干部职工出席仪式。郑明辉代表青岛港向“远卓海”轮船长赠送了寓意平安的纪念品。淡水河谷新加坡航运总经理阿勒瓦多,山钢国贸副总经理李强笃,世纪瑞丰董事长刘毓?,中远集团副总经理万敏,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党委副书记成新农先后致辞。青港国际总裁焦广军主持仪式。 我港是中国最重要的矿石进口接卸基地,每年铁矿石接卸量超过1亿吨,客户遍布省内外多家钢铁企业。为进一步顺应世界航运发展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和为各大钢铁企业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物流通道的要求,集团投资几十亿元在董家口新港区率先建设我国第一个、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石接卸码头,打造了单船卸率每小时过万吨、全球第一的矿石接卸效率,配套建设了堆存能力万吨以上的矿石堆场,并相应配置了包括船代货代、保税仓储、期货交割、混配加工、运输配送在内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高起点规划建立矿石分销中心。形成了“大码头、大堆场、大保税、大物流”的综合优势,用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服务、最便捷的手段,打造“门到门”全程物流品牌,加快实现由单一的码头运营商向全程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率先抢占了40万吨级大矿船中国靠泊的制高点。相比传统的用30万吨以下船舶的运输模式,利用40万吨大船运输将为各大钢铁企业节约综合物流成本15%以上。 此次靠泊的“远卓海”轮全长米、宽65米、载货35.1万吨,是中国矿运旗下的40万吨超大型矿船。正是基于青岛港在我国港口乃至全球干散货枢纽港中的地位,以及优越的码头条件,中国矿运在国内的首次正式靠泊选择了青岛港。这将加快青岛港建设第四代世界物流强港和中国最大“矿石超市”的步伐。同时,全面开启矿石运输的“大船时代”,除了增加吞吐量外,还会增强我港作为干散货枢纽港的地位和话语权。 成新农在致辞中指出,面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青岛港进一步优化港口资源配置,不断顺应港航发展方向和满足客户新需求,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功能齐全、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尽快形成以物流为支撑,贸易、加工、金融、信息等产业集聚、共融发展的新格局。 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共同登上“远卓海”轮参观。据悉,截至7月5日17:35,董家口公司顺利完成“远卓海”轮全船作业,仅用33小时5分29秒就安全优质地接卸35.1万吨铁矿石,单船卸率一举达到吨/小时,第23次刷新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 与此同时,董家口公司还一举创出公司昼夜吞吐量等6项集团干散货接卸新纪录。 “远卓海”轮于7月5日18:30离泊青岛港董家口40万吨矿石码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