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港镇跨界共享资源,争创特色工业型美丽城

北京看皮肤科的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492.html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清港镇●

清港镇位于玉环市西北部,北邻温岭市城南镇,东接沙门镇,南连楚门镇,西靠玉环经济开发区,素有“玉环北大门”之称。镇域面积54.2平方公里,下辖2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户籍人口5万余人,外来常住人口近4万人,是玉环市五大集镇之一。

年,全镇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亿元,其中工业亿元。该镇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省卫生镇、省旅游强镇、省文化强镇、省森林城镇、省特色文旦农业强镇、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样板镇、台州市“五水共治”工作先进集体、台州市“无违建”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年以来,清港镇投入5亿多元,创成省级小城镇样板镇。年,清港借势再发力,全力打造特色工业型美丽城镇。延续同善文脉,传承新工匠精神,构建以工业为龙头,以文旦特色产业、省级田园综合体和生态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共享理念,跨界整合资源,致力以“四破除,四共享”做法,全面建成清港经济强镇、活力美镇、幸福小镇。

破除产城分立割裂实现产城融合共享

清港作为一个工业老镇,工业是其强镇之本。近年来,为破解企业“低小散”和工业用地紧张的难题,清港镇搭乘“玉环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东风,有序开展了老旧工业点改造工作,并于年9月率先在全市完成违章清零。

据悉,清港镇共有16个老旧工业点,占地余亩,企业家,工业点总数和占地面积均居全市首位。

“目前,我们已累计投入4亿元,开展各类拆违行动80余次,拆除面积达50.6万平方米。这16处老旧工业点中,属于‘推’(即推倒重来)的有11处,‘改’(即提升改造)的有5处(礁西、徐斗、凡海、下湫、上山1号)。其中,凡宏、双郏塘、鹤新等4个老旧工业点作为试点先行启动。”清港镇美丽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潘凌峰介绍道。

凡宏村老旧工业点是清港镇工业的发源地,总面积36亩左右,工业点内原有企业主要涉及阀门生产、红冲加工等传统行业。由于工业点建成时间早,不仅存在生产方式落后、建筑老旧、环境脏乱差、配备宿舍不足等问题,土地利用率也极低,严重制约了区块内企业的发展。于是,清港镇将凡宏村老旧工业点作为试点率先启动了改造工作。年10月15日,凡宏村老旧工业点完成土地出让,同年11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成为全市第一批完成土地出让及开工建设的老旧工业点。

现阶段,凡宏村老旧工业点项目建设仍在有序进行中。据了解,目前2号厂房已经结顶,1号、3号厂房已建设到第三层,预计7月份全部主体能结顶完工,并在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凡宏村老旧工业点打响了清港镇改造第一炮,目前该镇16个老旧工业点已启动建设6个,启动整改5个,剩下5个正在加紧办理土地招拍挂前相关手续。“今年,我们将牢牢握住破解工业企业‘低小散’和工业用地紧张的金钥匙,挂图作战、倒排时序,继续加速老旧工业点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把牢入园门槛,结合清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引入水暖阀门等优质企业入园,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清港镇村镇建设办主任颜彬说道。

据悉,16个老旧工业点原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完成改造后将增至85万平方米,极大盘活了有限土地。此外,今年清港镇还将剑指建成区南部,启动城镇有机更新和拓展。去年9月,该镇南部60亩商住地块完成出让,溢价率达73%,不但填补了清港近十年无大型商住地块出让的空白史,更可见市场对不断更新的清港前景看好。

清港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加快产业更新和城镇拓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产城的融合共享,为老镇重焕新机注入动力。

破除一二三产割裂实现产业联动共享

“我们‘博民’最早主营阀门业务,也是清港镇第一家获得自营进出口资质的企业。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发展,公司现集阀门、管件、水暖洁具、机械零配件、汽车水泵、家居电器、散热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持续稳定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在浙江博民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敞亮的展厅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企业形象,“博民”借助政府对工业企业的扶持政策,于年4月投资1.1亿元启动了厂房建设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先拆后建厂房4.8万平方米。目前1号厂房已完工并投入使用,2号、3号厂房改造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预计年4月全部完工。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博民”也加大了对产品设备的资金投入,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装备,通过技术改造,全面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管理成本,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坚持做中高端产品,走国际品牌路线,引领行业稳步前行,为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智”造基地而不懈努力奋斗。

“博民”的发展历程正是清港镇内育外引做强工业的范本。为加快传统工业产业优化升级,该镇坚持培大育强与招大引强并举。在培大育强方面,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推动水暖阀门等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现拥有上市企业1家、国家高新企业12家、省级研发中心5家;在招大引强方面,靶向引导资本注入,引进5.5亿元光伏项目和1.2亿元医疗用品项目,促进工业多元化。

“我们在坚持‘工业强镇’战略的基础上,保持‘三服务’力度,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力争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最优营商环境。”清港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苏为汉说道。

清港镇在致力于打造工业强镇的同时,也不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依托特色文旦产业继续做精农业。

该镇作为玉环农业体量最大的乡镇,素有“玉环粮仓”和“玉环果园”的美誉。全镇果园种植面积达2.3万亩,其中文旦面积达1.56万亩,拥有省级文旦示范园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楚北塘文旦示范片区、世界名柚园3个主要产区,占全市面积和产量的70%,是玉环文旦的主产区。

近年来,清港镇大力推进精品农业,以文旦产业为特色支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文旦种植提升、生产加工、品牌创建,实现产业内融外联,同步提升生产、生活、生态质量,于年成功创建首批省级特色农业强镇。

“文旦特色农业强镇项目,不仅是文旦种植业的发展,更是以文旦为支撑,打造‘清港品牌’的系列产品。我们一方面连接二产,依托发达的工业化拉伸农业产业链,研发生产文旦酒等深加工产品,实现多元创收;另一方面连接三产,以‘合作社+农户’为策略,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在我市重点文旦生产示范基地——清港镇垟根村,打造一个具有小资情调的文创产业园——‘文旦花开’,以此促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潘凌峰介绍道。

“文旦花开”创意产业园内的两幢主体建筑原先为家具厂,又乱又脏,与村级环境格格不入。年9月开始,清港镇通过搬迁改造,投入近千万元打造“文旦花开”创意产业园,将后工业风格与田园风光进行融合,颇具小资情调。该产业园临近省道,交通便捷又处于千亩文旦园内,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配套设施齐全,吸引了影视、广告、文创、茶室、艺术体育类培训等公司入驻,为文化创业者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空间,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的村居环境,为这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乡村增添了一丝文化气息。

潘凌峰表示:“‘文旦花开’为清港镇的文化旅游、文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也因此吸引了大批量的人流。今后,我们将继续深挖清港文化内涵,在园区内定期开展各类文创培训,促进文化创业体质升级,为更多文创团队和个人搭建更好的平台,以此带动乡村产业,激发乡村活力,助推乡村振兴。”

“文旦花开”创意产业园是清港镇积极探索发展“文旦+”产业布局的一次尝试。除此之外,清港镇还完成了文旦健康种植体验园的提升改造、打造同善堂文化休闲长廊、建成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大雷山3A级景区,并连线漩门湾观光农业园4A级景区形成精品旅游线路,让产业叠加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等功能,打造文旦特色的全产业链模式,高质量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破除城乡二元割裂实现镇村统筹共享

近日,在清港镇清港村的活动广场上,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舞台结构搭建收尾工作。据了解,这是清港镇于5月中旬开工的水幕电影景观工程,目前已完成了广场两边的景观灯更换,还剩下舞台装修装饰、投影灯光安装等事项,预计7月份能完工并投入使用。

清港村广场水幕电影是清港镇清城路整治提升工程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清港美丽城镇建设工作的一部分,总投资多万元,突破了传统景观打造手法,将舞台、水幕电影、文化景墙等多种元素相结合,通过水、声、光、电等手段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不仅优化了村居环境,也丰富了居民们的业余生活。

“水幕电影建成后将在每晚6时左右常态化播放。在水幕电影旁还会建一个羽毛球场,在周围铺上塑胶跑道,增设健身器材,丰富居民的娱乐生活,为大家提供休闲健身场所,让大家感受到不一样的清港夜景。”清港镇美丽城镇办工作人员高瑞阳告诉记者。

清港村广场水幕电影的建设是清港镇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清港镇坚持共享理念,跨界整合资源,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上,结合强电入地、“污水零直排”等市政工程,抓好街区主要道路、重要地段建设,陆续推进并完成了迎宾路、清华路、清城路、玉升街的路面整治、管线入地和立面改造,将清港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展现独具一格的小镇魅力。

同时,清港镇共按“五化”整治标准彻底改变城乡面貌。一是洁化,确保干干净净,推进城中村、无物管小区等环境治理,提升环境质量;二是序化,确保整整齐齐,集中整治乱堆乱放,推进摊点、车辆等秩序治理;三是绿化,确保花红柳绿,持续植树造林,绿化覆盖率远高于玉环平均值;四是亮化,确保流光溢彩,应亮尽亮,展现小镇温度;五是特色化,根据区域特点提炼三个“文”。在东部,立足特色文旦,将文旦元素融入建设;在中部,延续同善文脉,将文化灵魂注入环境治理;在西部,彰显工业文明,将欧式古典家具元素嵌入立面改造。

此外,清港镇还共建了一批城乡共享的重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镇村统筹发展。近年来,该镇投入1亿元建成湫涛路、宝山路,连接城乡东西;投入万元完成清港中小学迁建工程土地征收,投入万元新建清港中学综合楼,强化教育硬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3亿元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试点建设5G网络,建成同善塘滨水景观带,并以河为轴,建成游泳馆、篮球场、休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

为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构建现代化城乡交通路网,清港镇于去年1月份启动了国道清港连接线工程。该项目总投资9.16亿元,道路全长约7.3公里,建成后可连接国道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和省道及老76省道等三条纵向对外重要通道,对改善区位条件、助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促进港北区域融合发展,为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最有力的基础支撑。”颜彬说道。

破除行政区划割裂实现区域借力共享

近年来,清港镇城镇功能虽日趋完善,但受限于资金等因素,依然存在短板。为此,该镇秉承共享理念,打破玉环市内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区域借力共享。

一是共享物流园区。向西融入省级经济开发区,优享综合物流园智能仓储、物流配送的链式服务。

二是共享研发与销售平台。携手开发区引导企业跨界进入6公里外的时尚家居小镇,实现家居企业集聚发展。

三是共享品质生活。借力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农业观光园和8公里绿道,打造小镇15分钟生活休闲圈,借力各方,为我所用,加快实现小镇全民共享美丽。

今年,清港镇以“工业特色小镇”为发展定位,争取全年完成投入1.5亿元,通过项目建设、特色打造进一步丰富城镇功能,持续优化人居环境,高标准创成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主动南向与楚门融合发展,推进谋划南部区块亩土地的开发建设,助力创融·桃花源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前湖区块拆迁安置等前期工作,打开空间,挖掘潜力,形成清港发展新动力,全力以赴将清港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风情小镇。

文/张思寒

图/由清港镇提供

责编/刘霞芳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hyqs/13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