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医生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16/9192509.html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有人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医院援鄂医疗队说,那我们就去把这座“山”扛开,即使我们都是时代的尘埃,可心头还有一个“勇”字,因为着一身白衣,誓言还在,信仰还在,想要守护的人还在,才要负重前行,聚每一个小“我”去奋力扛起这座大山。
请缨再战,“因为山就在那里”
年3月9日,医院支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患者全部清零。在圆满完成这一阶段性的光荣任务后,3月10日下午,医院援鄂医疗队集体写下请战书,并按下红手印,再次请战!
“为什么要请缨再战?”“因为山就在那里!”这是医疗队54名队员的集体心声。武汉前线指挥部下令医院。“现在到了攻坚战役关键的时刻,我们广州市一人要一鼓作气,不胜不休,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3月12日下午,广州市一援鄂医疗队余纳副院长在动员会上,向全体队员发出号召。广东省第22批援鄂医疗队接管的是危重症病房(ICU),抢救危重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点,是目前和今后救治工作的重点,决胜时刻,市一医疗队定当全力以赴。
▲领队余纳副院长带领各单位领队和骨干熟悉病区各项工作
生死竞速,“山”知道我!
雷神山,这是一个与死神争夺生命的地方。进驻雷神山A区ICU,余纳领队带领医疗队各单位领队和骨干迅速熟悉病区各项工作,院感组叶飘组织落实落实感控工作细节,医疗队队长杨智进行了重症相关技术再培训,为医疗队全面接管病区打好基础。
▲进行重症相关技术再培训
进入病房,闪烁的数字,尖锐的警报音此起彼伏,这是生死竞速!广东省第22批援鄂医疗队联合管理的病区是重症一区和重症二区,一共28名“新冠”患者,大部分都是棘手的高难病例:高龄并有基础疾病,其中有十余名患者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运行几台CRRT、ECMO。
“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病程进展非常快,病情瞬息万变,可能刚刚查房时还稳定,一转身就出现严重的心脏问题,挑战很大。”医疗队队长杨智说。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痰液分泌较多,需要反复进行纤支镜吸痰。患者受气道内异物刺激,会发生呛咳,大量载有病毒的气溶胶会喷出,这样的高危操作,危重症病房的医生每天常规进行。出身中心icu的杨智表示,“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技术,虽然挑战很大,但也有信心能够胜任这项工作。”
▲医疗队在雷神山ICU进行查房
胸腔穿刺在普通病房对于呼吸科医生再简单不过,在这里,厚重的防护服加上眼罩、口罩,让人有一种“缺氧加二氧化碳潴留”的窒息感,加上逐渐模糊的眼罩和面屏,每提速1秒,都需要百般的用力。
一区一位80多岁男患者病情一度好转拔除气管插管,因症状反复再气切再插管接呼吸机通气治疗,同时并有双侧胸积液,左侧已放引流管引流。早查房时呼吸机已纯氧供给,血氧仍测不出,医疗队来自呼吸科的谭锦文副主任医师当机立断,马上为患者行右侧胸腔穿刺引流术,术后呼吸机氧浓度下降到80,床边血氧恢复至95%以上,暂时脱离危险。
大部分危重症患者需随时评估,尤其是液体管理,余健敏与张海医生穿梭在各病床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