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天津11月27日消息(记者周思杨)近日,天津港首个“集装箱+散杂”一体化作业码头在天津港北疆港区21段泊位正式启动,成为天津港集团首个可同时开展集装箱、散货、杂货一体化作业的码头,实现了“集、散、杂一体化”同船作业新模式,进一步优化服务“一带一路”班轮航线。
天津港作为京津冀的海上门户、“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与新天钢集团有长期、广泛的业务合作。为了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需求,在市港航局、天津海关、天津海事局、天津边防检查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天津港集团决定将全国第一个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天津港21段泊位,升级改造为“集装箱+散杂”一体化作业码头。
随着21段泊位整合升级完成,今后,该泊位计划开展外贸作业。据天津港第四港埠有限公司总经理霍胜春介绍,“未来,将在这个泊位开航多用途船舶,装载焦炭、钢材等产品往返天津港与印尼,满足新天钢集团印尼钢铁项目的物流运输需求,形成两国两港之间往返的班轮运输航线,进一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21段泊位的顺利启用和天津港—印尼巴哈多比航线的开通,提升了码头装卸效率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将为新天钢加速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提供更多便利。新天钢集团执行总裁阚永海介绍说,“集装箱+散杂”一体化作业码头启动运营后,未来大量国内制造的设备、备件等从天津运输到印度尼西亚将更加方便,通关时间也将大幅缩短,助力企业海外稳步发展。“新天钢有大量货物也需要从港口运输进来,过去主要是由天津港、黄骅港等周边港口运输。未来,货物将更加集中在天津港运输,不仅运输更便捷,而且也降低了物流成本。”阚永海告诉记者,根据测算每吨货品物流成本将节省数元。“根据每年产能折算下来,节省的成本达到几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