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开发临港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十多年开发建设,临港已形成六大装备产业集群,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地,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滨海新城框架。由于远离中心城区,滩涂建城,平地兴产,临港依然城市功能不全,产城融合不够。除大学周边及周末潮汐式旅游人群外,临港主城区人气不足已成全社会共识。城市功能滞后于产业发展是新兴区域开发初期的正常现象,但人气长期不足将影响临港开发形象,动摇临港开发信心,制约临港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临港人气已刻不容缓!当前,临港开发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双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自贸区建设让临港开发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南下战略”为临港开发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临港已进入新一轮开发建设高潮,这也为临港集聚人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管委会实施“聚人气”专项工程,旨在充分调动政府、开发主体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紧紧抓住机遇,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城市配套,塑造城市功能,形成产业、配套和人气三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发展态势。
二、目标及原则
按照集聚要素、营造环境、统筹推进的要求,以尽快提升主城区人气为核心;突出软实力建设和硬件建设两大重点,主城区三年内实现“实有人口15万、入驻企业家、旅游人次万”。坚持“创新引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项目导向、重点突破”原则,力争临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一)坚持创新引领。解决临港人气,要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要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承接和放大自贸区金融创新和服务业开放成果,率先成为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的先行先试区和联动发展区。要深化“双特”政策,在人才引进政策上争取市政府更大支持。要立足上海,放眼全国,对标国际一流,大胆借鉴国内外新城建设经验,将临港的人气提升融入自贸区建设、全国城镇化试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等重大实践中。
(二)坚持政府主导。在临港开发前期,由于市场条件不成熟,依靠市场无法充分配置资源,政府角色不可缺失。管委会要在规划编制、设施配套、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舆论宣传上发挥主导作用,各镇政府要在社会事业、社会管理以及政策配套上给予支持。
(三)坚持市场参与。发挥国有企业在集聚人气中的骨干作用,市、区和管委会所属各级开发主体作为市场主体,要在承担招商引资和重大功能项目建设中堪当重任,提前配套和提前布局。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临港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在“聚人气”中寻找商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四)坚持项目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以项目为抓手,推进聚人气工程。以聚人气为目标,将工作层层分解,将重点工作项目化。按照项目管理原则,明确项目主体,制定目标计划,编制财政预算,确保聚人气工程可实施和可考核。
(五)坚持重点突破。以重大项目、重大活动为载体,点上引爆,重点突破。对短期内能带来客流和商流的项目,包括旅游会展、重大文体活动、存量楼宇招商、进口商品和汽车销售等,要如期完成,以提振临港发展信心,让社会各界对临港人气的提升眼前一亮。
三、重点工作
围绕提升人气这一目标,临港管委会联合市、区各开发主体,以提升临港名气,提升居住、工作、旅游和未来四大领域人气为着力点,实施“聚人气”工程,主要有33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品牌宣传,提升临港名气
1、明确发展新定位。年底明确临港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关键举措并向社会发布,年制定临港地区“十三五”规划并发布(综合计划办)。
2、推介“聚人气”工程。制定临港宣传方案,组织媒体策划会、恳谈会,邀请市内外媒体宣传报道临港(组织人事办)。
3、播放临港主题宣传片,投放电视、电台等主流媒体;利用临港地区电子屏幕,滚动播放临港开发情况(组织人事办)。
4、制作临港服务指南,放置在滴水湖地铁站等交通枢纽;组织“临港LOGO、临港吉祥物、临港精神”征集活动,提升临港的知名度和凝聚力(组织人事办)。
5、升级临港门户网站,通过微博、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