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如何开展港口企业融资租赁业务?
港口企业由于投资大,对资金需求特性呈现多样化,港口企业规模资质也参差不齐,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传统融资模式很难有效满足整个行业如此多样的融资需求。
与港口企业每年数百亿元的设备投资相比,港口的融资租赁业务量显得微不足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港口融资租赁业务开展存在哪些难点,我们又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难题:
1、港口企业对融资租赁业务的认识度总体偏低整体而言,目前我国港口企业对租赁业务认知不足是租赁业务开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对众多的港口企业而言,融资租赁仍然是新鲜的事物,多数客户对融资租赁业务认识不足,其中一部分人对租赁的认识尚停留在经营性租赁的概念上,认为租赁公司对其而言无合作机会。
另一部分人简单认为融资租赁就是提供资金,甚至等同于银行贷款,于是认为有了银行信贷就根本不需要融资租赁。
解决举措在此情况下,租赁公司应积极主动,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想港口企业宣导租赁优势,加深认知,主动为港口企业的投融资提供与其匹配的融资方案,充分体现租赁赋予客户的额外价值,实现单点业务成交。2、设备厂商缺乏合作意愿在租赁业最为发达的美国,专业的厂商系租赁公司(如GE、贝尔等)是仅次于银行系租赁公司的第二类租赁企业,此类厂商通过租赁模式销售商品给客户,大大提高了其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又将交易本身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我国大型港口设备生产厂商(如上海振华重工有限公司、南京港口机械制造厂等)没有自身的租赁公司,因此应该积极与各租赁公司展开业务合作,增强资深产品竞争能力,规避交易风险等。但目前大部分厂商与租赁公司的合作意愿较差。
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生产厂商对融资租赁认识不足,认为租赁业务操作程序繁琐、流程长,会让客户产生“厌烦感”,进而影响其对客户的销售;(2)部分厂商对客户拖欠付款敏感度较低,缺乏“应收账款管理”理念;(3)部分厂商甚至会担心租赁公司会泄露其业务机会给其他竞争对手。
解决举措针对上述各种情况,租赁公司首先需要与厂商进行有效沟通,使其充分认识到融资租赁对齐业务的价值所在,并对厂商进行适当的专业知识培训,打消其“排斥心理”。最后,租赁公司可以通过与厂商签署“保密协议”对厂商的业务方面的信息对第三方充分保密,确保双方合作的信心。3、租赁公司自身专业程度还需加强融资租赁是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涉及金融、法律、投资、贸易、管理、会计、税务等诸多学科,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目前来说,国内大多数租赁公司缺乏综合性人才,部分租赁公司由于专业性欠缺,因而缺乏租赁产品创新,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不能充分体现融资租赁的功能优势。
在国外,租赁公司与保险、基金、银行、信托等金融企业紧密合作,开展信托租赁、委托租赁、风险租赁、SPV等,充分满足了各个行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我国港口企业资金需求量大,且需求呈现多样性,租赁公司如果尚以传统租赁手法开拓港口市场,恐怕难以取得成效。
解决举措在我国现行的行业环境下,租赁公司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人才”。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将公司从业人员培养成具备多专业知识、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国内对融资租赁接受的热度在慢慢增加,很多融资租赁专业的教育机构出现,企业可以借助这些专业的机构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还要应对我国港口行业进行详细研究,了解港口行业特性、市场状况、发展前景等,从而能够结合港口企业的个体特征为客户量身定做合适的融资方案,提供适合不同企业的不同产品。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行业咨询、管理咨询等附加服务,充分体现租赁公司从业人员的专业形象,明确自身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差异性。4、租赁资金成本偏高目前中国港口企业由于其本身一系列特征:如港口行业是国家大力扶持产业、港口是当地基础性设施,具有一定意义的垄断性、港口一次性投入巨大,但投入以后即可产生丰富的现金流量,负债偿还能力较强等,因此成为各大银行追捧的信贷对象。
绝大多数大中型港口企业银行融资渠道均较为通畅,都能获得期限5-10年的中长期贷款,且贷款利率一般较银行同期利率下浮10%。
解决举措融资租赁公司的成本主要有利息、手续费等,如果所有租赁成本的贴现率(IRR)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或现金购买,则客户就会失去对融资租赁的兴趣,因此租赁公司只有获取低成本资金才能具备与港口企业合作的基础。纵观美日等租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其租赁资金来源具有很多共同点,同时由于各个国家特点不同,因而具有自身特性。(1)美国
美国租赁资金来源最为多元化,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团体投资人投资,以股份公司形式发行股票,发行公司债券,短期商业票据签发,发行特种基金等。其中,美国国家政策赋予租赁公司以低于市场利率的水平向银行拆借资金的特权。保险公司的巨额低成本资金对租赁业而言也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在美国,托拉斯租赁方式允许几家租赁企业组成托拉斯,从包括公司、银行、个人投资者以发行债券的形式筹集大额的长期资金用于投放一些高价值的租赁资产。托拉斯形式使租赁交易更加具有融通性及灵活性,有效克服了资本数量的限制,为巨额资金的筹措提供了保障。
(2)日本
日本租赁资金大多数来源于大型企业、银行、保险业投资;银行贷款;保险业贷款;农信组合融资,相当于基金借款;发行债券及上市融资。其中90%的来源来自银行贷款,公司债券占1.1%左右,资本金占2.5%左右。另外,租赁公司还可以发行商业票据。
在银行贷款方面,日本为了支持租赁业的发展,通过国营银行,如日本开发银行等,以低于正常利率的优惠利率向租赁公司提供贷款,此类政策性的优惠贷款占租赁资金来源的40%以上。
(3)韩国
韩国70%的租赁资金来源于发行公司债券。租赁公司发行的债券数额可以达到自有资金的10倍,如此一来,租赁公司即可获得长期资金,且资金来源有了可靠保障。
与上述国家同行业相比,绝大多数国内的租赁公司(银行系租赁公司除外)资金来源单一。只有国家尽快落实相关鼓励性政策,通过政策银行为租赁公司提供一系列的低成本专项贷款,得到“国家重视,政府支持”的租赁行业才能发展的更好。
总结在目前港口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中,仍较少见到融资租赁的身影。而在实践中,融资租赁是一种非常高效、功能强大的融资模式。与被广泛应用的银行信贷、债券、股权融资等模式相比,融资租赁除了能为港口企业提供常规的融资服务外,还具备了其他融资渠道所无法比拟的种种灵活性及独特优势。
融资租赁之所以未能在我国港口企业广而用之,既有来自国家政策方面的宏观原因,也有来自港口企业认知方面和来自租赁企业自身的微观原因。在充分认识到问题所在后,我国租赁业应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港口的行业特性,制定产业政策与策略。
最后,港口企业作为租赁公司资金投放的对象,自然同其他企业一样具有一定的风险。对于可测、可控风险,租赁公司应该项目评估、交易结构设计等环节采取足够的风险保障措施。
(来源:中国海事服务网)
白癜风哪里治最好白癜风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