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
1、合肥都市圈
合肥正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编制了合肥都市圈系列发展规划,都市圈已初步形成了合肥至圈内城市“1小时通勤圈”。
2、创新
★合肥与南京、杭州、宁波一起被定位为创新节点。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也将加快。
3、信息基础
★合肥将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
★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合肥与芜湖将打造“样板”。
★合肥、芜湖也将打造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跨区域信息安全方面,建设合肥等异地数据灾备中心。
芜湖Ⅱ型大城市
芜湖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已正式出台。
1、经济
①参与建设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创新体系,抢抓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市和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市建设。
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将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打造成全国百家“标杆孵化器”。
2、交通
①公路
重点实施芜合、芜宣、芜马高速公路改扩建、商合杭大桥与合芜高速连接线、泰山路长江大桥、城南过江隧道等项目,建成芜黄高速南陵段、芜湖长江二桥、北沿江高速无为段、岳武高速东延。
②铁路
加快建设商合杭铁路、皖赣新建双线、庐铜铁路,完成宁芜铜、皖赣、淮南线铁路电气化改造,推进北沿江高铁、铜南宣铁路、南陵-江北集中区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③水运
★推进合裕线由Ⅲ级航道整治提升至Ⅱ级航道、芜申运河Ⅲ级航道整治工程建设。
★建设芜湖朱家桥外贸港区、裕溪口煤炭港区、塔桥集装箱站等港口、铁路枢纽,加强芜湖港与上海、宁波等沿海港口合作。
④航空
开工建设民航机场。建成城市轨道交通1号和2号线一期。
马鞍山中等城市
1、加强城市联系
将进一步密切与合肥、南京两个省会城市的联系,尤其是和县与南京江北新区接壤,马鞍山将成为促进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融合发展的纽带,直接融入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和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的范畴。
2、产业
规划要求全面放开马鞍山城市落户限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合理布局产业空间,促进产城融合,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宜居环境,提高人口吸引集聚能力。
3、交通
★建设巢湖至马鞍山城际铁路,实现与合肥的城铁对接,成为连接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的重要交通枢纽。
★郑蒲港二期纳入规划港口枢纽建设,G南京至马鞍山段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铜陵Ⅰ型小城市
未来铜陵的功能定位:
★经济层面: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铜都、长江中下游工贸港口城市。
★区域战略地位层面:皖中南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两山一湖”国际旅游区“双门户”城市。
★城市建设层面:彰显“铜”、“桐”文化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长三角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安庆中等城市
完善城际综合交通网络:
★规划建设安庆—黄山、合肥至安庆至九江等铁路。
★建设安庆西站等铁路枢纽。
★安庆港中心港区皖河农场作业区等港口枢纽。
池州Ⅰ型小城市
★建设池州港牛头山港区公用码头二期港口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
★严格防范区域环境风险。池州市东至县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重点监管区域监管。
滁州Ⅰ型小城市
★引导人口加快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滁州等城市,要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合理布局产业空间,促进产城融合,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宜居环境,提高人口吸引集聚能力。
★建设滁州等支线机场,南京至滁州等铁路,滁州机场等机场枢纽。
宣城Ⅰ型小城市
★为适应宣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视线辐射皖东南、对接长三角、沟通全中国的目标,促进宣城市全面、持续、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与周边重要城市快速联系,支撑宣城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皖江城市带、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实现与区域一体化发展
无为老乡网
身边人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