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
汕湛高速紫金段、大广高速连平段相继通车
河源实现“县县通高速”
年12月
河源水上飞机首飞成功
赣深高铁在河源动工
……
近年来
河源交通发展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今天,小编再给大家透露一个好消息
▼▼▼
历时8年编制而成《河源港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今年10月份正式通过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并于近日由市政府正式发布。
也就是说,河源将要建一个港口码头!
《规划》“出炉”,为河源港口码头建设和内河航运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弥补了我市打造海陆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最大”短板“,对河源融入深莞惠、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河源内河航运新时代自此正式开启。
小编了解到,《规划》将河源港东江及两大库区流域划分为4大港区,分别位于河源四个县(区)。这四个港区分别在哪?赶紧往下瞧???
辉煌
内河航运曾是河源客货运输主力军
河源内河航运历史悠久,曾经是客货运输的主力军。东江全境贯穿,流经河源市贝岭、黎咀、黄石、四都、老隆、佗城、柳城、蓝口、黄田、义合、源城、埔前、古竹十三个镇后进入惠州市,全长达到km。
新中国成立后,水路运输及港口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水路运输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占社会货运总量的60%以上。
曾经的河源港,一片繁忙景象
那个时期,河源水路运输在东江甚至在全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港航运输促进了东江沿岸各市县的经济发展,煤炭、铁矿、粮食等货物均在港口中转装卸集散。-年,河源老隆港是广东省的重要港口,“龙头(老隆港)一动,龙尾(石龙港)就摆,东江就活”的说法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数据显示:年至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完成约万吨/年,其中年高达万吨。
不过,从3年开始,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网络进一步完善,以及东江上游大量兴建水利枢纽,水利枢纽建设不规范,导致东江航道通航不顺畅,再加上河源港设施不健全,船公司为求生存,只能将大部分船舶运行在惠州博罗以下珠三角航线。“现在的河源港名存实亡,货物吞吐量几乎为0”,河源港务管理局前任局长黄举富说。
启航
以规划引领焕发“河源港”新生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河源对交通运输体系要求越来越高。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来说,河源境内高速公路骨架网已初步搭建,赣深高铁已正式开工建设,水上机场、通用机场等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水上运输实际上已成为河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最大“短板”。“河源发展水运条件非常好,目前欠缺的就是现代化港口建设和航道等级提升。”
河源港腹地形势图
为此,从8年开始,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市交通运输局就委托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编制《规划》,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历时8年时间终于出炉。期间,市交通运输局做了大量调研、协调、组织、评审等有关工作,为《规划》编制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智慧。“《规划》为河源港口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出路,为下来补齐水运短板创造了条件。”该负责人表示。
《规划》的出台,对于河源而言可谓有着战略意义。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提出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河源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深圳腾邦集团等物流大鳄已经初步签订合作意向到河源落户。未来,河源要发展现代物流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粤北赣南物流集散中心,水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发展江海联运还是水铁联运,都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投资环境,为河源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大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水运还具有低碳性能,它的能耗只有公路的三分之一、铁路的二分之一,对节能减排能起到良好效果。
亮点
打造万绿湖游艇码头发展高端旅游
河源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以万绿湖为龙头的山水生态旅游品牌形象已成为河源的城市名片。然而,作为独一无二的品牌经典,万绿湖风景区却因为没有一个规范化的旅游交通码头,让景区发展受到掣肘。
《规划》除了对传统客货运码头建设进行规范之外,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旅游交通码头规划。《规划》根据河源的旅游资源分布,在新丰江、枫树坝水库规划有旅游交通码头,作为旅游和居民出行交通运输、库区各乡镇物资交流使用;东江沿线重要旅游景点、城镇区域布置交通码头,供旅游和交通使用。
万绿湖景区码头
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万绿湖风景区未来肯定要发展高端旅游,不可能一味地依靠人流量来支撑,这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巨大的。而《规划》增加了旅游交通码头方面内容,未来可以在万绿湖打造一个游艇码头,既能为高端旅游人群服务,又能通过游艇俱乐部方式来管理入户船只,比如,可以要求入户船只必须是环保船,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加大码头和船只管理力度。未来还可以在东江建设一些旅游交通码头,发展类似珠江夜游形式的旅游业态。
河源海事局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规划》对港口码头建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而随着《规划》实施,港口码头建设走上正轨,以后船只也有了规范的停靠场所,无论是对安全,还是对生态保护来说,都非常重要。
规划介绍港口定位河源港是广东省内河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江沿线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发展临港工业、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平台,是河源市与珠三角、港澳地区间物资交流的重要水路口岸及腹地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河源港将以发展能源、原材料、集装箱等运输和旅游客运为主,相应拓展港口物流、商贸、信息服务,促进并带动临港产业发展。
航道规划根据《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年)》,规划河源龙川至惠州石龙头km航道为五级~三级标准,航道尺度为(1.3~2.5)×(40~60)×(~)m,新建的跨河建筑物通航净宽及净空尺度按三级航道标准控制。”十三五“期间结合水利水电梯级开发,整治库尾段航道,使河源至惠州航道扩能升级至三级航道标准(可通航吨)。而目前通过航道整治,东江河源至惠州段已达到V级。随着未来航道等级提高,水运通航条件改善,考虑水路运输的低成本,河源市内大量货物将选择水路运输,货物运输将呈上升趋势。预测河源港货物运输吞吐量,年达到万吨、年达到万吨、年达到万吨。
岸线规划河源市境内东江岸线共.75km,其中紫金县岸线长41.5km,源城区岸线长39km,东源县岸线长.25km,龙川县岸线长km,和平县岸线长18km。河源港共规划港口岸线长度15.km,其中已开发港口岸线3.km、规划利用岸线8.58km、规划预留岸线2.9km。
港区规划《规划》将河源港东江及两大库区流域划分为源城港区、紫金港区、东源港区、龙川港区4大港区。
龙川港区,主要为龙川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临港产业的原材料、产成品运输提供服务,以发展集装箱、件杂货和散货为主。规划有老隆作业区,规划泊位数6个。
东源港区,主要为东源县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临港产业的原材料、产成品运输及水上旅游开发提供服务,以承担件杂货和散货运输及旅游客运为主,规划有蓝口作业区,规划泊位数5个。
源城港区,为综合性港区,主要为源城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临港产业的原材料、产成品运输提供服务,以发展集装箱、件杂货和散货运输为主,并预留发展临港工业及保税物流等业务,规划有城南作业区,规划泊位数12个。
紫金港区,主要为紫金县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临港产业的原材料、产成品运输提供服务,以件杂货、散货等运输为主,兼顾港口支持系统功能,规划有古竹作业区,规划泊位数8个。
港口功能1、装卸储存、中转换装功能
河源港作为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换装的枢纽,应提供现代化的码头设施,高效率的装卸设备及功能完善的换装站场,实现货物高效、安全、可靠的装卸、存储、中转、换装作业。
2、具有客运旅游及第三产业发展服务功能
河源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拥有一流水质、一流森林、一流空气,被誉为“珠三角的后花园”。目前河源旅游业已初具规模,本次规划根据河源旅游规划,结合城市岸线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开发各种沿岸及亲水娱乐设施创造良好的条件,打造与城市形成良性互动的游艇、游船休闲产业,为港口城市提供风格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形成集滨水休闲与商贸功能、总部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城市中心。规划预留出了大量旅游岸线资源,在新一轮旅游开发建设中,河源的旅游功能将得到良好的提升,使河源逐渐成为粤港澳地区旅游度假基地。商贸的发展,又可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条件,客运泊位的发展及较长的城市生活景观岸线也为此提供了保证。
3、运输组织管理功能
为有效地组织港口货流的中转换装,装卸存储、多式联运,港口必须具备科学的运输组织管理功能。港口处于各种运输交接的枢纽地位,要求用户与货源之间必须形成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才能适应市场对货物安全、准时、高效的运输要求。应形成严密的组织管理机构及具备科学的管理手段,具备科学的通信、信息手段,建立与各种运输方式、车、船、用户、站场、市场之间密切联系。
4、保税商贸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港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市场活动中,利用港口的商贸活动越来越普通,也产生了以保税等形式介入商业领域的方式。河源地区港区应积极向商贸及保税服务发展。
5、临港产业开发功能
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河源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河源港利用其优势将为临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运输支持。通过把港口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临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立以港口为依托的产业结构体系,进而进一步巩固港口服务市场、扩大吞吐量规模、完善港口功能。
6、口岸服务功能
港口是车、船、客户等集散地,在港口的各项生产活动中,必须提供各项优质服务。这些服务包括边检、海关、商检、动植检、卫检、船检、外代、船代、货代维修、设备检修等生产服务,安全监督、救助、打捞等安全服务;同时还包括车、船生活资料供应,船员及客商在港口的良好生活服务等。
7、现代物流功能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已经成为综合性港口必备的重要功能,它的主要服务范围将拓展到配送、流通加工、仓储调节、信息处理及电子商务、咨询业务等增值服务。
来源:河源日报
目前数万人已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