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课程,基于这一课程性质,根据本课程学习计划,我院本科三年级选修《国际结算》课程的50名同学,在任课教师梁琦教授的带领下,于年9月26号下午前往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进行实地参观。本文是部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感想。
01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
冯瑞婷
首先感谢梁琦老师和助教精心组织此次参观。这是我大学三年的第一次外出参观学习,新奇之余也觉得很有意义,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南沙港给我的首要印象就是“大”,那里的一切都很巨大。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船,叠了六层高的集装箱,还有很多金额以千万计算的器械和设备。站在港口看着这一切复杂的设备都能靠一个办公室的电脑操作从而井然有序的运作,老实说,内心是感到非常震撼的。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自然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譬如南沙港的李副总给我们介绍一些关于贸易的内容,例如自由贸易港、信用证等,一些由于失误而造成损失惨重的案例,还有由于中美贸易战对港口特别是上海、深圳的港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都是我平时接触不到的信息和内容。还有HR姐姐告诉我们前一段时间“山竹”侵袭的时候,由于没有买保险导致损失了一部分财产等,让我了解到管理和运营这么大的一个港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涉及的决策、管理都有很高的难度。
站在接待室俯瞰整个港口的时候,所有巨大的集装箱、货运船都好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点,老师说了一句话:“这就是我们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是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很快,早在年,我国货物贸易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超过美国居于世界第一位。港口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与世界的贸易联系离不开港口。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成就了我国港口的大发展,因此规划好港口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HR姐姐介绍现在正在发展第四期自动化港口的时候,更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港口的快速发展,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便捷。
再一次感谢老师和助教的组织,增长了不少的见识,不枉此行。
02
户外实践源于课本,又超越课本
李滢
在此次梁老师带我们去南沙港进行户外实践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一方面,实地考察开拓了我的视野和知识面,南沙港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以及与老师、同学的讨论增进了我对南沙港的了解,也让我对当今中国以及国际港口货运状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南沙港位于广州最南端的珠江出海口,南向南海,东望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也是广佛经济圈和珠三角西翼城市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更是链接珠三角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随着南沙口岸开放、保税港区成立以及南沙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南沙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船运公司及客户,逐步打造起华南直通世界的门户大港品牌。
在参观南沙港三期码头时能看到,数艘巨轮停靠在码头,集装箱排列整齐一望无际,大型桥吊有条不紊地执行集装箱装卸等工作,我们了解到南沙港连续三次每月吞吐量突破40万标箱,但在码头上我们却看不到熙熙攘攘的装卸工人往来,这主要依靠南沙港远程控制半自动化技术的推进。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内根据检测数据规划作业流程路径,司机们只需要在中控室内操纵设备,就可以高效率地完成码头的一系列工作。
对比半自动化的南沙港三期,规划中的南沙港四期更是一个全新的“自动化码头”。通过听讲解,我了解到南沙港四期工程将采取全自动化设备,通过计算机和后方监控人员的远程操作,用机械和计算机设备取代操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和重复性强的劳动。建成之后,南沙港四期将会成为华南地区第一个集物联网感知、通信导航、信息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一体的新建自动化码头,而部分技术更能帮助其他传统码头的升级改造,对我国现有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尽管相比较具有更独特优越地理环境优势的上海港、深圳港,南沙港目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有所局限,已有的国际航线也不太均衡,更多地集中在非洲、亚洲,而较少有欧美航线。但在南沙港的李副总对当今南沙港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挑战及机遇的讲解中亦提到,“一带一路”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给南沙港带来了新时代的新平台和新机遇,目前南沙港也在大力发展各种新业态,注重与湾区区域内其他港口的协同合作,以求发挥各自优势、互补短板,突出其以港航为龙头的作用,聚集各个港口的航运资源,增强南沙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塑造南沙港国际品牌形象。
此次户外实践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验,创新性的教学形式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让课本所学知识更好地结合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源于课本,而又超越了课本。
03
“同学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谢承叡
九月二十六号这天,我们国际结算班级由梁琦教授带领来到了广州南沙港参访。在国际结算的课堂之中,我们对国际结算的各种交易方、交易支付方式、交易信道、交易形式有了了解,因此此次来到世界十大港口之一的广州港令我十分兴奋,我本身也是台湾淡水港出身,因此热爱码头氛围,对国际贸易有着向往,在中大也选择了国际商务作为我的专业方向。
经过了一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南沙港,在抵达南沙港之后,游览车进入了港口的大门,我们终于进入了此次的目的地。伴随着车辆的行进,各种集装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我们确实的感受到了港口的贸易氛围。随着更加的深入,各种四百米的巨型货船终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同学们也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人类海上运输的结晶,钢铁所铸造的庞然巨物,着实令我着迷。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集装箱装卸的口岸,在此,每天各个巨大的机械臂奋力地工作着,经过港口公司副总的讲解,我了解到广州港的装运效率非常之高,并且在今年的集装箱装运量方面,已然超越了著名口岸香港的装运量。
在口岸的一角,有着一张港口的分布图,四期南沙港位列其中,并且还有一张广东各个港口的分布图,经过广东省参事梁琦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现在广东省参事对于港口口岸做强做大的思考,我想在之后广州港也将继续作为世界重要港口,为世界贸易做出重要的贡献。
此次参访的最后一站,是南沙港港务大厦。在此地,我们见识了调度室中井然有序的规划着整个港口的运作,并且对整个广州港的发展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现场再度复习了信用证在实务之中的操作,这次的参访也在流连忘返的港口风情中画下尾声。
04
知识需要融合贯通
王泽胤财务管理
这次国际结算的户外课程实践让我收获良多,我们主要是参观了南沙港码头、学习了对外贸易港口的未来发展路径、中美贸易战的具体展现以及一些国际结算方式的应用和实际案例分析。我了解到广东省沿海各地都开设了很多港口,而这些港口各自经营互相压价来获取更大的订单,就非常不利于广东整体的发展,需要想办法把港口整合起来一致对外,避免过度竞争产生亏损。但是这并不容易,因为各个港口会给所在城市带来财政收入,会有地方利益考虑。
关于港口运作方面,船只调度都在信息系统里面执行,他们在电脑上获取最近的船只的航行路径,到达和出发时间以及货物量,然后统一对货物在船只上的摆放进行规划,且均借由人工智能自动调度完成的。
在国际结算方面,我学习到了很多实际过程中发生的例子,比如使用信用证时出现过货物数量跟约定好的不一样,但是船已经开出去了,这就使得信用证的使用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会出现不符点。大多数国际贸易货物是通过海运完成的,因此海港运输是国际结算的重要部分。
这次户外课程实践让我了解到知识的具体使用是无序的,不像考试那样一个点一个点地用,各方面知识都需要融合,这就警醒我要学好专业课程,不仅仅是通过考试就行了。
05
见识了世界大港的真实面目
李志聪
很荣幸梁琦老师和李建成助教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国际结算班级有幸能到历史最悠久的港口、世界第五大港口——广州南沙港进行实地参观。
当我们乘坐的大巴刚驶进港口的时候,外面的集装箱完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眼前的集装箱数量非常巨大,让人惊叹,一眼看不到尽头,据说南沙港码头集装箱的吞吐量已经达到了多万标箱,数额巨大,可见广州南沙港口的发展速度极快,也反映了广州以及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走在前面的地位。当我们看到停靠在码头的货船时,全班人几乎都发出了惊讶的感叹声,俨然有一种“乡下人进城、没见过世面”的感觉,出现在眼前的货船真的是我们见过最大的轮船了,船身长米,船上的面积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而如此巨大的货船近在咫尺,不得不让人惊叹于眼前的盛况。这次参观让我见识到了世界大港的真实面目,增长了自己的阅历,同时也对中国商品进出口方式以及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课堂上对国际结算知识的学习是理论层面上的,那这次的广州南沙港实地参观则给了我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对码头上商品流转的真实体验,南沙港公司副总的详细讲解,让我了解到现实生活中国际贸易是如何进行的,而国际结算在这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货船在国际贸易中占最大比重,我们国家的货船从广州南沙港出发,把出口的商品货物运输到北美、欧洲、非洲的时间需要二十多天,在这些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是主要的结算方式,作为国际结算工具的信用证的流转是贸易成功的必要因素。码头、轮船是进出口货物运输的必要工具,那么以信用证为主的国际结算方式就是货币流转的工具,只有两者都发挥作用,保证钱货的流通,国际贸易才能有效地进行。
这次广州南沙港的实地参观让我对国际贸易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国际结算在国际商品流通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的血液,缺少了国际结算工具,国际贸易很难正常进行。感谢梁琦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次珍贵的机会。
06
开拓眼界,加深理解
符蓉工商管理
在上周国际结算课程结束后,老师和助教师兄宣布了一个令大家振奋的消息,我们要到南沙港参观啦。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十分开心,纷纷做好了准备。
在去参观之前,我在南沙港的主页上了解了南沙港的一些基本信息。“南沙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60公里以内包括广州、佛山、深圳、珠海、澳门、东莞、中山等14个大中城市。公里内囊括整个珠三角的城市网络。”南沙港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公路运输便捷,航运也十分发达,每年的航运吞吐量十分巨大。至此,我已经开始想象面向大海的南沙港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9月26日下午1点我们正式出发了,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后,我们到达了南沙港的大门口。南沙港的一位工作人员小姐姐和一台指引车出来迎接我们,在从大门口到港口的路上,小姐姐为我们细心地讲解了沿途的建筑和设施,如集装箱的摆放,牵引机、升降机等设施的情况,使我们的参观更加顺利。在我们《国际结算》课堂上出现的货物,集装箱等名词变成了实物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感觉十分神奇。
大约10分钟的车程后,我们到达了港口。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台台正在作业的巨大的机器,这些机器负责集装箱的装卸。随着不断前进,岸边停靠着一艘仿佛长度没有尽头的船,工作人员说这艘船大约米长,令人惊叹。走到尽头,是一望无尽的海面。海面上有停靠的船,也有离岸即将出发,或是即将到达的船只。这壮观的景象让人顿时视野开阔,心情愉悦。同时我想到,广州的进出口贸易就是在以这样的港口为起点也是以港口为终点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令人感叹。这片海水见证了中国贸易的不断发展,对外往来的日益密切,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国际结算的发展完善。
参观港口过后,我们来到了办公大楼。南沙港的李副总经理亲自为我们讲解了南沙港的一些基本情况,和一些经商往来的事例。李总讲到一次贸易中信用证与单据不符的情况,我们恰好学到信用证这一章节。当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中的事例联系起来时,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刻,而且应变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不再是限于文字的知识,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灵活运用。李总又给我们讲解了当前海陆空运的一些现状,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与李总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希望能够记住这次收获颇丰的户外活动。最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乘车离开了南沙港。
这次户外活动对我来说意义很大,当亲眼见到南沙港的建造,见识到港口的壮阔,我更能意识到我们中国的世界贸易是多么迅速的发展。在了解到真实的事例后,那些学过的理论知识仿佛有了生命,能够鲜明地浮现在面前。通过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我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这也鼓舞着我用心学好国际结算、学好其他的课程。最后,由衷地感谢梁琦老师筹划此次参访活动带我们开拓眼界,感谢助教对我们的帮助,也很感谢学院能够给我们这次机会,还要谢谢南沙港对我们参访的支持。
07
世界大港服务世界任重道远
钟悦瑜
年9月26号下午,为丰富国际结算课程内容,进一步认识国际结算课程的实际意义,深入了解国际结算实际应用,在梁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同前往广州港南沙港区进行参观调研,进行户外课程实践,收益良多。
广州港是华南最大综合性枢纽港,年2月26日,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广州港开始连续多年港口货物吞量保持以每年万吨的速度增长。
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44亿吨,同比增长4.5%,居华南第一位,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港口第六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0%。广州港现已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这次户外课程实践,我们主要实地参观游览南沙港码头,并进入公司观看视频资料,最后公司高层就港口相关情况进行讲解。广州港港口交通便利,铁路有京广、广九、广湛线与全国主干铁路相连,形成铁路运输网;公路与汕头、湛江、深圳等省内重要市县均有干线连通,公路网络沟通闽、赣、湘、桂等省区。在码头上,我们观察了货物的进出港运输、集装箱装卸等工作,了解到许多相关大型机械设备的作用及作业过程。这些设备价格高昂,一台集装箱的操作机械价格高达万,十分珍贵。不少设备技术含量高,如对集装箱进行检查扫描的大型高科技设备等。同时,我们观察到成千上万的集装箱整整齐齐地堆排在港口上,十分壮观,码头上有许多装载货物的货船,其中一条据介绍长米,宽50多米,上面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在码头上,我们了解到台风等自然灾害对港口造成的各方面的损失。
同时,在公司高层的讲解下,我们对广州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李总首先用实际例子向我们介绍了国际结算的主要过程,即贸易双方通过信用证进行往来结算,这切好印证了我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广州港集装箱班轮航线众多,以非洲、东南亚、南亚为主。从广州港出发到欧洲、北美的班轮,需要40多天才能到达,每周都要有货船班次靠岸,因此运往欧洲、北美的货物产品,在当地开始售卖前两个月货物就要开始运输了。在大型货船上面,可能只有两三个工人。在国际竞争中,中国港口货物装卸的效率可谓是重要的优势来源,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自由港与一般港口的区别。一般而言,自由港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往来,更为便利,相关手续更简洁。
历史上,广州便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广州港成为中国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明清两代,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被称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年来,广州外贸城市地位一直保持至今,而且不断地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广州港发展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就如同广州港的定位,“世界大港,服务世界”,广州港一直不断努力,秉承“海上丝绸之路”的遗风,与世界多个港口进行海运贸易往来,促进贸易国家、港口城市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但是,如今由于中美贸易战,中国的国际贸易遭到了一定的冲击,而充当主要贸易运输方式的航运,贸易摩擦对其影响不可谓不大。同时,人工成本不断上升,长江三角洲等地区港口不断崛起,广州港面临着重重挑战,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发展中,广州港将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强港为目标,以和谐发展为主题,切实抓好深水航道和大型专业泊位建设,加快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建设和升级,继续优化港口结构,扎实推动广州港航事业全面、快速、和谐发展。
08
拓展全球化视野与时俱进
劳齐爱
年9月26日的《国际结算》课程中,在梁琦老师与李建成助教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到广州南沙海港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参观学习,同时也受到了工作人员和公司副总的热情接待和耐心讲解,整个过程感想颇深。
(1)加深了对于信用证知识的理解。
南沙港公司副总给我们详细地讲解了信用证在买卖双方、银行以及码头的具体应用,并运用一些相关事例更生动形象地帮助我们理解信用证实务操作,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银行对于信用证单证相符的取款要求以及风险问题,与老师上课讲授的相关内容一致。
(2)应该拓展全球化视野,运用国际角度看待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越发频繁,仅年,广州港就完成了全年货物吞吐量5.9亿吨,且货物吞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此大的国际贸易量,意味着拥有全球化视野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将有极大帮助,以及增加国际贸易相关知识量的重要性,由此也明白了应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国际结算知识,以备以后接触国际贸易工作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