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港口精美资料免费送

01

含义

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库沿岸,具有水陆联运设备以及条件以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

02

分类

港口分类:

(1)港口按用途分: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避风港等。

(2)按所在位置:海岸港、河口港和内河港,海岸港和河口港统称为海港。

(3)按潮汐的影响分类:开敞港、闭合港、混合港

(4)按地位分类:国际性港、国家性港、地区性港

03

功能

(1)物流服务功能。港口首先应该为船舶、汽车、火车、飞机、货物、集装箱提供中转、装卸和仓储等综合物流服务,尤其是提高多式联运和流通加工的物流服务。

(2)信息服务功能。现代港口不但应该为用户提供市场决策的信息及其咨询,而且还要建成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的增值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订单管理、供应链控制等物流服务。

(3)商业功能。港口的存在既是商品交流和内外贸存在的前提,又促进了它们的发展。现代港口应该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运输、商贸和金融服务,如代理、保险、融资、货代、船代、通关等。

(4)产业功能。建立现代物流需要具有整合生产力要素功能的平台,港口作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点,已经实现从传统货流到人流、货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是货物、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聚集点。

港口的作用:

(1)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2)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

(3)港口成为综合物流的中心;

(4)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

(5)港口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

04

区位条件

港口题的答题规范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结冰与否;泥沙淤积是否严重;港湾是否多,波浪小,潮汐作用强。

2.筑港条件:(基岩海岸)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便于修筑港口;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的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分析荷兰港口鹿特丹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莱茵河口,河海联运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自然区位:港阔水深,不淤不冻(水域);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陆域);

社会经济区位:位于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终点,连接中欧、中亚、东亚等地,经济腹地广阔;

以鹿特丹为依托(城市依托),有雄厚的财力优势。

广州是我国沿海和远洋运输南方航线的中心。请说明该港口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陆域条件: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提供了有利条件;

水域条件:珠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江阔水深的珠江,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分析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区位条件。

上海港(不含洋山港)有以下优越的区位条件:

1.自然因素:

(1)陆域条件: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2)水域条件:长江和黄浦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这是上海港的一大不利条件)。

2.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腹地

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

(2)城市依托

上海港以上海为依托,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又是重要的科技、文化中心,还是最大的工业和港口城市。

(3)交通

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港湾,与其他交通干线系统有方便的联系

04

意义

修建港口的意义:

交通建设的意义应从多方面意义分析:

交通意义(增加便捷交通通道、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完善交通运输网,缓解区域间交通运输压力)。

经济意义: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促进区域间社会的分工,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产业、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社会意义: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等。对社会的安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防等。

05

价值评价

港口外迁的原因分析(建成港口价值分析):

①港口的运输需求大小②基础设施陈旧③货物吞吐量能否满足货物运输需求④政策的引导作用⑤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

未建的港口发展潜力分析:自然条件: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①土地资源(面积大小)②岸线资源(可开发的资源量)社会经济条件:城市依托、经济腹地等。

如港口开发潜力大的原因: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港口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06

思维导图

典型例题:

(年浙江卷)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由磨刀门、虎门等八门入海﹐其中磨刀门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珠江的28%和3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所在区域略图。

材料二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港口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了关联产业的集聚。下表为珠江口部分城市岸线资源、年单位岸线货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表。

(1)说明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易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

(2)简述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

(3)从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角度,简析珠江口西岸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

思考几分钟,再看以下答案:

答案:

(1)港湾多,波浪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

(2)经济发达,单位岸线承载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毗邻香港;陆上交通集散能力强。

(3)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港口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本题以珠江口东岸地区为背景,考查了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货运量大的社会经济条件及港口发展的潜力,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

(1)由所学知识可知,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可以从岸线、河流输沙量、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岸线资源丰富,多港湾,波浪小,口大内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不易淤积;从东岸入海的河流少,珠江的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东岸多深水岸线资源,为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易形成深水港。

(2)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程度、经济腹地、交通通达度等。读图结合所学可知,珠江口东岸有广东、东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大;临近香港,可以承接香港的货运需求;东岸铁路网发达,可以与海运形成陆海联运,交通集散能力强,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

(3)读材料可知,西岸地区的岸线资源较多,但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小,说明西岸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关联产业的集聚,因此港口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岸区域经济发展。

(年河北卷)加强中国与欧洲的经贸联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运是中欧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根据年、年和年中欧港口的节点度(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指标衡量)及联系强度(反映港口间货物流量),确定各年份分级标准,绘制中欧航运网络核心组织结构图(图3)。在中欧海运贸易量总体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港口的相对地位明显提高,枢纽节点从无到有,形成了以南方港口为枢纽的网络组织结构。据此完成5~6题。

5.~年中欧航运网络系统中

A.欧洲枢纽节点货物吞吐量减少

B.欧洲枢纽节点间联系强度减弱

C.中国枢纽节点网络辐射力增强

D.中国枢纽节点的数量持续增长

6.年中国一端的一级—二级枢纽节点的组合是

A.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B.上海港—天津港、宁波港

C.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D.香港港—广州港、厦门港

思考几分钟,再看以下答案:

答案:

5.C6.B

节点度是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指标衡量来确定各年份分级标准。读图,?年,虽然部分欧洲一级枢纽节点变为二级枢纽节点,但只能表明该年(如年或年)该二级枢纽节点的港口吞吐量小于一级枢纽节点,但并不能反映该年(如年或年)的枢纽节点货物吞吐量较年减少,A错;欧洲枢纽节点间多为二级轴线,其联系强度并未减弱,B错;中国支线节点的数量增加,表明枢纽节点网络辐射力增强,C正确;图示只反映了三年的相关数据,无法反映自?这20年间中国枢纽节点的数量“持续”增长,D错。故选C。

读图,年中国一端的一级枢纽节点位于两个二级枢纽节点中间,两个二级枢纽节点分别分布于一级枢纽节点的南北两侧,且一级枢纽节点的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大于二级枢纽节点,结合选项各港口的规模以及空间分布等基础知识可知,上海港的港口吞吐量大,航线数量多,为一节枢纽节点,天津港、宁波港为二级枢纽节点,且分别分布于上海港的北侧和南侧,B正确;宁波港、深圳港均位于上海港的南侧,A错;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彼此空间距离近,难以形成图示等级有序的节点空间联系和分布(如有众多支流节点与二级枢纽节点联系,两个二级枢纽节点间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CD错。故选B。

本题组难度大,需要抓住图中一级枢纽节点、二级枢纽节点以及轴线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年我国两个二级节点与一级节点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调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判断。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在老港外迁后,启动汉堡新城建设项目(图9)。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在突出板块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

(1)推测老港外迁的主要原因。(4分)

思考几分钟,再看以下答案:

答案:

17.(1)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政策的引导作用;老港工业区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

(1)注意材料信息“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其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意味着老港外迁受到政策的引导作用;注意材料信息“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老港工业区呈半荒废状态,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

(年全国2卷)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千米)、远海陆港(一般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4~6题。

4.建设陆港使海港

①扩大承载规模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A.缓解交通拥堵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D.减少环境污染

6.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A.服务外包产业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D.前瞻性产业

思考几分钟,再看以下答案:

答案:

4.A5.C6.C

本题考查港口的发展和影响港口建设的条件

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提升了港口的服务能力,影响范围更大,扩大了承载规模,①正确。不再扩大海港的规模,减少土地使用,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用地成本下降,②正确,③错误。海港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设备水平没有较大影响,④错误,故选择A项。

陆港对交通状况没影响,A错误。报关效率是由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决定的,B错误。陆港可以使港口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腹地范围,C正确。陆港远近与污染无关,D错误。

远海陆港距离海港远,交通不便,资源加工产业对时间要求不严格,可以依托远海陆港发展,C正确。服务外包,高科技、前瞻性产业时效性强,需要更跨快速便捷的交通,ABD错误。

交通运输线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促进区域间社会的分工,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产业、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等。对社会的安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防等。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完善交通运输网,缓解区域间交通运输压力。

一、获取方式

1.获取方式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cx/14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