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珠抗疫攻坚阶段情况,广州港集团党委决定对海珠进行提级管理,集团党委成立了海珠区支援队伍临时党委及下属临时党支部,统筹指挥海珠支援队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各临时党支部在临时党委的统一指挥下,以组织网织密防控网,以组织力提升防控力,全力筑牢海珠战“疫”阵地,让临时党支部成为“疫”线战斗主心骨,让鲜红的党旗在“疫”线飘扬,为疫情防控筑起“红色屏障”。
广州港集团支援海珠区临时党委书记、支部书记与志愿服务队队长、小组长复盘防疫工作
勇当抗疫“尖刀连”
广州港集团志愿者邝朝亮开展上门核酸服务
作为广州港集团第一批支援海珠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在逸景西社区,他们一户一层开展上门核酸服务,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户。根据工作安排,队员邝朝亮在金穗社区、新村社区、逸景西社区承担抗原发放、核酸扫码、秩序维持等工作,他与医护人员配合默契,又快又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队长需要几名队员全天在社区值守时,他连续多日毛遂自荐留在社区备勤。他还热心帮助队友,在新轮换队友的岗前培训中,他耐心教队友如何扫码、如何与居民沟通。邝朝亮表示,虽然工作很累,但居民们的暖心之举一直给他带来动力。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结束核酸采样工作后,他突然听到楼上有敲击的声音,就往声音的方向望去:在B2栋的三楼,有四个小朋友紧贴在玻璃窗旁,其中两个拿着平板电脑,屏幕滚动播放着“辛苦你了,大白”的字样,另外两个小朋友则是用手比了一个爱心。尽管身上的防护服已经让他大汗淋漓,口罩勒得耳朵发麻,双手被汗水浸泡得起皱纹,但是小朋友们的“表白”让邝朝亮重拾活力,带着更大的动力继续开展工作。
上下同欲者胜
海珠2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为抗击疫情汇聚了强大合力。
广州港集团志愿者赵新明在维持核酸检测秩序
为预防交叉感染,社区将现场排队核酸检测调整为上门核酸检测。上门核酸检测对志愿者来讲,增加了体力消耗和感染风险。广州港集团海珠2队志愿服务队的“00后”小年轻林昊、谢兆桐主动报名上楼服务,提高爬楼效率,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核酸检测量。他们穿街走巷、上楼登门,逐家逐户查看居民健康码,再扫核酸码后配合医生进行核酸检测。在这一批队员中有一名“老大哥”赵新明,已经在公司服务39年,今年12月份即将退休。在退休前,他积极响应公司党委的号召,第一时间站出来报名,他说:“我的小孩大了,暂时无家庭牵绊,我可以去前线”。在网格里,赵大哥是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的一把好手,他用宏亮的声音清晰地指引居民有序排队,避免扫码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了核酸秩序有条不紊。麦俊达是第二批志愿队伍中的副组长,每天协助队长、组长做好工作分工和传达等工作。他说:“为避免感染风险,工作时间内我们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面临很多困难险阻,但我们深知当前广州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能参与这场战‘疫’是我们的荣誉。在这特殊时期,能为疫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帮助到他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猛虎下山齐战“疫”
海珠3队在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面对防控一线艰苦的环境,队伍人员无一人退缩,始终保持“猛虎下山”的斗志,在新战场展现港口人的水平和能力。
广州港集团志愿者何杰、王帅圆满完成转运任务
当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