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急大连家水产冷链企业停工停产,

北京痤疮正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关于大连市冷链企业遇到问题的紧急报告年下半年,受两次疫情冲击,大连水产行业及其相关联的上下游行业和冷链企业遭受重创。约50多万吨货物积压港口或长达40天才能入关,因冷库被封,大连余家水产品进口、仓储及加工冷链企业停工停产,4万多名从业员工面临“失业”,大连水产品产业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值得警惕的是大连作为国际国内冷链产业链中的一环已开始被国际、国内大型船运公司“抛弃”。一旦大连被挤出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大连面临的将不仅是水产产业链生与死的问题,更是作为国际港口城市被抛出国际海洋经济大循环体系的问题。同时,多年来大连力争建设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的努力,将毁于一旦!年春节将至,因大量货物在港积压、大小冷库不允许开放、企业复工复产遥遥无期、冷库内被封存的货物何时解封仍是未知数,工厂资金链“断裂”,工人工资发不出来,大连水产品行业面临极为艰难的经营处境。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在调研数十家水产企业的基础上,特此报告。1、基本情况截至目前,大连市拥有冷链加工类企业余家,以水产加工为主,肉类、果蔬和乳制品加工为辅;冷冻类企业余家,公共冷库储存能力约万吨,具有冷链运输资质的车辆达多台。大连直接从事水产冷冻企业的相关人员约有4万余人,与其相关联的印刷包装、机械、物流、仓储、金融、餐饮、零售等上下游企业的人员就更多了。支持这些企业摆脱困境,持续发展,既关系到大连几十万个家庭的生计,也关系到大连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实施大连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构建发展新格局、建设东北亚航运物流中心等有着现实和深远意义。2、目前面临的问题(1)大量货物积压,国际国内大型船运公司已开始“抛弃”大连。大连冷链是水产加工品国际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7.22和12.15两次疫情后,由于需要加大检测力度,导致冷冻原料在港大量积压。调查显示已有近10万吨原料滞留在大窑湾港口集装箱码头,另约有25万吨原料在辽渔码头散装船的“锚地”,分别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运公司,每天产生的高额费用(如滞箱费达几十万元/天)使大连货主每时每刻都在承担着重大损失。大连一从事金枪鱼业务的外贸企业有多条集装箱已在港口滞留近3个月。按照国际通用滞箱费标准,起步价是美元/箱/天,7—14天、14到28天、28天以上采取不同标准分别计价的方式,滞箱费高达数十万元。其次,通关速度之慢,引发大型海上物流商发出“放弃”大连港的“信号”。以往正常通关需要3至5天,现在是20天、40天,甚至50天不等。大连是中国的主要海鲜进口港口之一,被国际航运界称为在中国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关键港口,此环节突然出现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大量滞留,已连带其他国家的冷冻食品运输,并波及全球供应链。年12月23日至年1月5日开始,全球最大集装箱运输公司马士基集团发出通知:“由于需要对进口到大连的冷藏集装箱进行检验和消毒,可能会出现不可预见的延误,除从中转港卸货的第五天起,每个冷藏箱每天收取美元滞箱罚没金外,停止接受所有运往中国大连的冷藏箱预定。随后,另两个世界海上物流巨头ONE、MSC分别宣布,停止接受大连的订单”。部分在大连等待近50天的供货商已转至上海、宁波、青岛等港口。国际海事咨询公司德鲁里的分析师菲利普·格雷说,如今,发往大连、青岛的满载海鲜的一些外国船只正改变航线驶往韩国釜山。来自国家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年12月大连港在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幅竟为负增长-41.7%,上海港、宁波港、天津港、青岛港、厦门港都是增幅同比上升。1月26日。我国最大的中远海运COSCO也发出通知,远洋船卸货暂不选择大连港,如果此事件持续发酵,未来会有更多的国际货运公司不选择大连,闻名世界的不冻港——大连港的是否会“命悬一线”呢?大连这座依海而生的城市,未来将会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遭到“致命打击”,甚至会导致大连水产行业脱离世界水产贸易供应链和产业链。因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始终在不断变化、不断重组、不断“争夺”中,如果大连丢掉在世界海洋渔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位置,再想回去,难上加难。所以我们既要统筹疫情防控,又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gl/14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