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月4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京举行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发表了题为《有降有增又有新突破起步开局开启新征程》的讲话,勾勒出了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和未来发展的全景图。BHI对讲话要点图解及报告全文整理如下。附:讲话全文
一行业运行有降有增又有新突破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就全球来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快速扩散,各国纷纷采取封城、封国措施,交通中断、经济停滞、工作停顿,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被打乱,世界经济遭遇了自二战以来最差的一年,甚至是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大萧条以来各大经济体同步大幅下滑的最艰难一年。就中国来看,经济总量虽首次突破万亿元,实现了新的跨越,但同比增速只有2.3%,是自年以来最艰难的一年。1.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年,新冠疫情叠加低油价,石化行业遭遇的挑战和冲击前所未有,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08万亿元、同比下降8.7%,利润总额.5亿元、同比下降13.5%,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同比下降12.8%。这是石化行业有统计记录以来经营数据极为少见的一年。总体看,全年生产经营情况的特点可以用“有降有增”来概括:一是经济数据下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7%,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3.5%,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2.8%,这3个主要指标同步大幅下降是石化行业历史上极少有的。二是产品价格下降。全年布伦特原油均价41.74美元/桶,与上年度的64.26美元/桶相比,同比下降35.05%。这是在上年度同比下降9.9%的基础上再次出现的大幅下降。化工品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6.4%。其中,39种主要无机化工品中年均价格同比下降的有29种,占比达74%;88种主要有机化工品中年均价格同比下降的有70种,占比达79.5%。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是全行业效益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三是主要产品产量增加。
全年原油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1.6%,连续两年同比增长;
天然气产量.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8%,连续4年增量超过亿立方米;
原油加工量6.74亿吨,同比增长3.0%;
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长3.6%。具体看:烧碱产量同比增长5.7%,乙烯增长4.9%,纯苯增长8.6%,精甲醇增长4.7%,合成树脂及共聚物增长7.0%(其中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同比分别增长8.9%、10.8%、3.3%),合成纤维单体增长8.6%,氮肥(折纯)增长2.7%,轮胎增长1.7%。
四是主要产品消费增加。主要石化产品的市场消费虽然一季度大幅受挫,但是自二季度开始逐步回升。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7.36亿吨,同比增长5.6%;天然气表观消费量.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3%;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同比增长约4.6%,其中烧碱同比增长5.8%、乙烯增长1.7%、纯苯增长8.8%、甲醇增长7.5%、合成树脂增长8.4%、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增长7.9%。五是分化更加明显。
从营业收入看,油气板块同比下降17.6%,差于行业平均值;炼油板块同比下降15.5%,差于行业平均值;化工板块同比下降3.6%,好于行业平均值。
从利润看,油气板块同比下降82.3%,大幅差于行业平均值;炼油板块同比下降45.6%,也大幅差于行业平均值;化工板块同比增长25.4%,明显好于行业平均值,并大幅好于油气和炼油两个板块。
从子行业看,基础化工产品全年营业收入、利润双下降(-5.2%、-2.6%),农药(+6.1%、+0.5%)、专用化学品(+1.6%、+13.4%)全年营业收入、利润双增长,合成材料(-6.7%、+5%)、橡胶制品(-0.8%、+39.6%)全年营业收入、利润“一降一升”;煤化工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7%,全年亏损19.4亿元,增亏近11亿元。
2.石化产业创新发展又有新突破
年石化行业的经济运行因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营情况不甚理想。但是,广大石化企业和干部职工在疫情面前不畏惧、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一边防疫抗疫、一边复工复产,一边持续推进转型升级、一边加大力度创新驱动,无论是国有骨干大型企业,还是民营中小企业以及在华跨国公司,都取得了极其不易的成绩和许多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
防疫抗疫发挥了突出作用,全力拼搏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自5月份开始,生产经营逐步改善并回升向好,至9月份全行业营业收入已接近正常年份每月1万亿元的水平,10月份全行业利润总额恢复到较好年份每月亿元以上的水平。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本质安全实现新提升。据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统计,年度全国化工行业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全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9.8%和34.3%。
骨干企业“压舱石”作用更趋明显。他们不仅在防疫战疫过程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展现了担当,而且在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稳增长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愈益明显。
园区规范化又有新进展。石化园区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再上新台阶,继山东、江苏、浙江、宁夏规范开展并完成本省区石化园区认定后,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政府制定了标准并完成了家石化园区认定工作。
二“十三五”简要回顾与“十四五”发展展望
“十三五”这5年,世界头号大国选出了一位“大象级人物”做总统,这头“大象”一就职就像“闯进了瓷器店”,一边退群、一边制裁、一边挥舞关税大棒,把世界搅了个地覆天翻,所以这5年是自二战结束以来全球不确定性因素最多的5年;
“十三五”这5年,英国脱欧双方讨价还价、争吵了5年,到去年底正式宣布达成脱欧协议即告一段落,欧盟这个最稳定的经济体也经历了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经济止步不前的5年;
“十三五”这5年,美国大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尤其是遏制中国崛起的图谋昭然若揭,在中美关系上出尔反尔,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将中美关系带入了尼克松访华以来的最低点,所以中国也经历了一个改革开放以来外部环境最艰难的5年。
但是,中国保持了战略定力,对外冷静判断、沉着应对,对内励精图治、务实创新,经济质量不断改善、总量一年一个台阶,去年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达.6万亿元,按当前汇率计约15.6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比重约17%,再次跃上新的平台。
1.石化“十三五”成就显著
“十三五”期间,石化行业进一步巩固世界第二石化大国和世界第一化工大国的地位,对世界石化市场的贡献一直稳居40%左右。总体概括为“”,即:“一个目标”:强国跨越成为全行业共同的追求。“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是石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长期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一经提出,即高度凝聚了行业共识,成为广大石化企业和石化人的共同行动。广大企业和石化园区对标世界一流:找差距、查短板,借鉴典型、学习经验,改变过去拼资源、拼规模、拼资金的传统模式,把突出主业、做强做优放在了突出位置。“一个主题”:高质量发展成为全行业的根本要求。基于“十三五”以来我国石化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明显进步,“年石化产业发展大会”提出:中国石化产业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从此全行业和各企业无论是研究发展思路,还是部署发展目标,都首先统筹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两大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成为全行业的共同发力点。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确立为石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两大发展战略”,5年来石化行业突破了一批先进勘探开发技术,攻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开发了一批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补短板”和“制高点”技术,创新开发了一批先进过程强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绿色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绿色发展理念更加强化,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深入推进能效领跑者活动,注重绿色技术创新,接连推出绿色新工艺和绿色产品目录,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行业能耗增速由“十二五”的6.9%下降为3%,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下降10%以上,5年来共认定绿色工厂家、绿色产品种、绿色石化工艺30项、绿色园区试点示范12家。“一个共识”:国际合作在中外企业和企业家间深化。伴随着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石化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十三五”期间,我们成为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ICCA)的正式会员,与ICCA等国际组织以及欧美日韩等国家的石化组织都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机制,并就全球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