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劳动力密集优势在制造领域大放异彩,并成功带动了东南亚等国制造业崛起。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制造业优势不再,许多外资企业纷纷推出中国,发力越南等廉价劳动力市场,这也逼迫我国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
纵观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在互联网等因素影响下,智能化成为当前制造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中国也有望凭借智能化向制造业强国进军,而机器人产业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部分,自然成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当前受政策与市场影响,我国机器人产业有极大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在全球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工业领域的后来者,完全可以凭借智能制造与国外达到统一水平线,因此政府将会力挺机器人产业发展。工信部最新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养3到5家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机器人龙头企业,工业机器人创新力度明显增强的要求。
另一方面,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而我国工业机器人替代率只有0.23%,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现状,这也意味着我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国产机器人厂商需要抓住上述两大机遇,提高实力与市场规模。
不过,作为新兴产业,我国机器人发展还有一些不足。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500亿元,中国约占1/10的市场。不过在250亿元的产业规模中,中国本土机器人产品只占有20到30亿元市场,其余则被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与安川电机四大外企垄断。如何在巨大的市场下与国外巨头夺食,已成为国产机器人厂商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全球制造业升级的大趋势下,预计未来三年我国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速将达25%,在机器人行业大爆发时期,中国机器人厂商宜抓住机遇,实现飞跃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