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渤海新区港城区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内

年1月份,《渤海新区港城生活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渤海新区港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批复,沧州渤海新区新材料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沧州渤海新区轻工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沧州渤海新区装备制造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公示日期:年11月20-年12月20日,目前公示期已过。下面,请大家进入正文内容。01

《渤海新区港城生活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获得批复

规划范围:《渤海新区港城生活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规划范围东至河口疏港一路、南至板堂河北岸与涟洼排干渠北岸、西至沿海高速、北至骋宇铁路,总用地18.73平方公里。

生效时间:《渤海新区港城生活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于年12月30日获得批复,正式生效。《渤海新区港城生活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规划期限与《黄骅市城乡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远期至年。

规划内容02

《渤海新区港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批复

规划范围:《渤海新区港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北至中疏港路、西至海防路、东至东疏港路、南至河口疏港一路,总用地28.25平方公里。

生效时间:《渤海新区港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于年12月30日获得批复,正式生效。《渤海新区港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期限与《黄骅市城乡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远期至年。

规划内容03

沧州渤海新区新材料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沧州渤海新区新材料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1、规划范围本控规的规划四至范围为北至中疏港路,南至南疏港路、西至沿海高速东路、东至旭阳街,园区总规划用地面积17.92平方公里。

2、控制性详细规划:

(1)功能定位以化工新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为主导,以数字化信息化为动力,以沥青、工程塑料、涂料、试剂、医药、农药、颜料为基础,以塑料制品、纺织制品为补充的综合性新材料园区。

(2)人口及规模根据城乡总体规划确定化工产业就业密度为人/平方公里,园区共提供就业岗位约为个。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5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6公顷,水域面积.14公顷。

(3)规划功能结构规划园区内总体功能结构由三片区组成,包含南、北两个仓储物流片区和一个以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生产区。

(4)道路系统规划在现状路网的基础上规划形成“三横四纵”的主干路网结构。

“三横”指中疏港路、振兴路和南疏港路三条东西向道路;

“四纵”指G国道、鑫海街、伦特街和旭阳街四条南北向道路。规划依据现有路网形态,采用“方格网”的路网格局。

主干路、次干路依据总规确定,本次控规结合新的发展需求,梳理完善规划道路网络,因地制宜建立路网。

(5)市政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供水水源为地表水和海水淡化水,规划园区用水由临港产业新城供水管网统一供水。本园区规划供水由规划阿克凌海水淡化厂、规划巴安海水淡化厂、规划化工园区水厂、港城聚源水厂和国华沧东海水淡化厂5座水厂联合供给。

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周边水系发达,规划雨水排放结合自然地形,遵循分散就近排放的原则,沿主次干道布置雨水管道,雨水就近排入受纳水体。规划范围内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后经规划提升泵站提升,最终排入港城污水厂。

供电工程:将现状kV新工变电站扩容,主变容量为3×MVA。并新建两座kV变电站,分别为kV东三变电站及kV东四变电站;kV东三站位于纬三路与西环路交叉口东南,主变容量为3×63MVA,结构型式采用半户外式,主供园区西部;kV东四站位于中疏港路与伦特街交叉口西南,主变容量为3×63MVA。

供热工程:规划区采用大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市政供热为补充的供热结构。

供气工程:规划区内拟新建一座调压站及两座加油加气站。燃气调压站位于中疏港路以南、鑫海街以东;一座加油加气站位于中疏港南辅路与西环路交叉口西南角;另一座加油加气站位于振兴路与鑫海街交叉口东南角。

通讯工程:规划通讯线路接自南部港城区电信支局。

消防工程:规划设置特勤消防站两处,一处位于G国道与纬四路交叉口西南侧;另一处位于经四街与纬二路交叉口西南角。

环卫工程:规划新建4座小型垃圾转运站,7处公共厕所,由企业负责配套建设。

04沧州渤海新区轻工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1、规划范围园区位于渤海新区东部,东至鑫海街,南至中疏港路,西至沿海高速,北至军盐路,总用地面积为7.44平方公里,属于新建地区。

2、功能定位渤海新区轻工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以轻工生产加工、商贸流通为主导的我国北方重要的轻工产业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

3、用地布局根据轻工产业链特点,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规划多个细分产业聚集区域,形成“一主两次”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主”指园区核心的轻工业加工生产区。

“两次”指西部的配套产业区和南部的工业、仓储物流区。

轻工业生产加工企业布置在园区核心位置,远离周边化工区;物流企业布局临近主要交通道路,便于运输,对园区干扰最小;配套产业设置在周边,便于就近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也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南侧规划为工业和仓储物流混合开发区,满足园区长远发展需要。

园区以沿规划边界的景观防护绿地、各级道路防护绿地、以及结合邻里中心设置的公园绿地为骨架,形成规模适当、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系统。园区因地制宜,并结合了“海绵城市”的规划理念,规划环城水系,使环境景观营造与市政防洪排涝功能结合起来,高效利用、节约水资源。

4、道路系统规划规划采用方格网道路布局,形成“五横两纵”路网结构,“五横”分别为军盐路、开放路、创新路、开创路与中疏港路,“两纵”分别为鑫海街、西环路(国道)。

5、市政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由区外现状自来水厂、海水淡化厂和规划海水淡化厂供水。

(2)排水工程:遵从“就近排放”原则,结合规划区地形地势及道路竖向合理布置雨水管道走向,使雨水尽量重力流就近排入水系。规划区可根据用地开发建设情况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规划新建3座雨水泵站,以满足极端天气排水要求。规划1座污水提升泵站。区域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经区域内规划泵站提升,最终排入港城污水处理厂。

(3)供电工程:园区内规划2座kV变电站,容量均为2×50MVA。

(4)供热工程:规划区公建和工业的采暖供热考虑由企业余热、企业生产乏气及地热等清洁能源解决,不考虑管道集中供热。规划区热源由国华沧东电厂供热。

(5)供气工程:规划新建1座高中压天然气调压站。

(6)通讯工程:规划新建1座邮政局,与公共建筑合建。

(7)消防工程:规划新建1座一级普通消防站。

(8)环卫工程:规划新建1座建筑垃圾消纳厂,2处垃圾收集站,1处公共厕所。

05沧州渤海新区装备制造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为东至海防大街(现状),南至中疏港路(现状)、南疏港路(现状)、朔黄铁路(现状),西至鑫海街(规划)、旭阳街(规划)、中兴大街(规划),北至军盐路(现状),总用地面积为22.10平方公里。以中疏港路为界限,中疏港路以北为北部片区,以南为南部片区。

2、控制性详细规划

(1)功能定位依托沧州市与渤海新区现状产业基础,构建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为配套的产业体系,创建京津冀新兴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2)人口及规模就业人口:规划工业用地面积约.28公顷,提供工作岗位约5万个;居住人口:规划居住用地面积约66.99公顷,共可容纳约2.0万人居住;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71公顷,区域交通设施用地面积约20.88公顷,水域面积约.49公顷。

(3)用地布局规划形成“一心两区四廊”的空间结构。一心:生产生活服务中心。两区:北部综合装备制造区,南部重型装备制造区。四廊:海防大街生态廊道,军盐路生态廊道,中疏港路生态廊道,南疏港路生态廊道。

(4)道路系统规划中疏港路以南基本保留既有路网格局;中疏港路以北规划“五横四纵”路网结构,“五横”分别为军盐路、开放路、创新路、兴港路与中疏港路;“四纵”分别为鑫海街、伦特街、旭阳街北延线与海防大街,在此基础上结合用地加密路网。

(5)市政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由区外现状自来水厂、海水淡化厂和规划海水淡化厂供水。

排水工程:遵从“就近排放”原则,结合规划区地形地势及道路竖向合理布置雨水管道走向,使雨水尽量重力流就近排入水系。规划区可根据用地开发建设情况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

规划新建2座污水提升泵站。区域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经区域内规划泵站提升,最终排入港城污水处理厂。

供电工程:保留现状沧东电厂和KV渤海变电站,现状扩容kV中钢变电站、kV渤海路变电站和kV滨镍变电站,规划新建2座kV变电站。

供热工程:热源由国华沧东电厂供热。为保证规划区供热可靠性,在北区和南区分别预留1处供热用地。

供气工程:规划1座高中压天然气调压站。

通讯工程:规划新建1座市话端局,1座邮政局,与公共建筑合建。

消防工程:保留现状消防站,规划新建1座一级普通消防站。

环卫工程:规划新建3座垃圾转运站,3处垃圾收集站,5处公共厕所。

整理不易,请多多支持!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hd/13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