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路線專屬體驗僅10席港澳青年北

不管你是攝影師,想要定格畫面

還是文藝小青年,想要豐富風調

亦或是編外人員,只想陶冶情操

別愁沒去處

港澳青年北京匯攜手藝術區

精选六个场馆

七場頂尖展覽

全程陪伴

更有展後交流小環節

邀您同行

感受

「藝韻之美」

厂区簡介

藝術區是原國營廠等電子工業的廠區所在地,年代由蘇聯援建、東德負責設計建造的重點工業頂目,見證了新中國工業化的歷程。廠區的部分建築採用現澆混凝土拱形結構,爲典型的包浩斯風格的建築,在亞洲亦屬罕見。

自年開始,大量藝術家工作室和當代藝術機構開始進駐這裡,成規模地租用和改造閒置廠房,使這一區域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攫升爲國內最大、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區。在對原有的歷史文化遺留進行保護的前提下,原有的工業廠房被重新定義、設計和改造,帶來了對建築和生活方式的全新詮釋。這些閒置廠房經改造後,本身成爲新的建築藝術品,在歷史文脈與發展範式之間、實用與審美之間與廠區的舊有建築展保持了完美的對話。

活動遊覽路線簡介

第一站:曹斐-時代舞台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曹斐:時代舞台」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覽現場

一直以來,曹斐的創作聚焦於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並以一種超現實主義的形式對發生在期間的種種現實展開個體化的觀察與表述。作爲藝術家迄今爲止的首次回顧性展覽,「時代舞台」集中呈現了其二十餘年間創作的重要作品,並以一種沉浸式的現場構建重現歷史的情境。

展覽並未依照作品的時間線索進行簡單的梳理,而是通過「南方遊戲」、「都市樂園」、「車間內外」、「另類實境」四個部分對曹斐藝術創作中所涉及的關鍵主題進行歸納。充滿著年代感的展覽現場呈現著藝術家從學生時代到近期的創作,折射了一個時代中個體經驗與集體記憶的交融。

第二站:沉靜的響雷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沉靜的響雷」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覽現場

如果說在西方當代藝術語境中,佛教思想與藝術的關係已經被限定爲對「禪」的表達,那麼此次展覽則意在以四位藝術家的作品爲案例,試圖探討佛教與當代藝術及視覺文化之間所存在的更爲廣泛的連結及可能性。

展廳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古寺院與園林,其設計者廖斐亦在此次展覽中呈現了兩組以自然物質爲材料的裝置作品,突顯了物質世界自身的規律與法則。陳麗珠以抽象爲表徵的系列繪畫作品「冥想空間」以相近色調的疊加呈現出一種內在的精神狀態。而褚秉超與邵一的創作則分別從造像及造物的角度表達了各自對當代語境中佛教符號的重思。

第三站:SNAPSHOT

麥勒畫廊

「SNAPSHOT」麥勒畫廊展覽現場

麥勒畫廊在其位於北京的空間舉辦了一場名爲「SNAPSHOT」的大型羣展,這也是該空間在中國成立15年來的首次羣展。在此,「快照」的主題命名既可理解爲是一種主觀的直覺顯現,亦可引申爲對藝術家創作的迅速反映。

本次展出作品涵蓋了雕塑、繪畫、影像等在內的多元形式,它們均爲與麥勒畫廊合作的部分中國及歐洲藝術家的全新作品,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該機構致力於作爲東西方之間的橋樑,促進中國與歐洲藝術家之間溝通交流的意願,及其在此時此刻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第四站:查爾斯·桑迪森-阿卡迪亞

HdM畫廊

查爾斯·桑迪森「阿卡迪亞」HdM畫廊展覽現場

查爾斯·桑迪森的大部分工作涉及電腦生成的視頻投影,其往往從自然和周圍環境中汲取靈感,試圖捕捉生活及現實的諸多元素。藝術家通過模擬方式所創作的一系列身臨其境的數據裝置將觀眾置於一個由文字、數字和符號組成的變化宇宙的中心。

正在HdM畫廊舉辦的展覽呈現了桑迪森創作的六件多屏投影和大型視頻作品。這些在螢幕上或被投影到畫廊牆壁上的不斷變換形態的圖像是由藝術家設計的電腦軟體所生成,通過象徵性語言的使用,將人類與複雜的數字世界之間的關係進行一種有趣的視覺轉化。

第五站:李怒-一片和平

SPURSGallery

李怒「一片和平」SPURSGallery展覽現場

作爲李怒年回國後的首次正式畫廊個展,也是其與SPURSGallery的初次合作,「一片和平」展示了藝術家全新創作的十餘件包括雕塑、裝置、行爲及影像在內的作品,既是藝術家對近年創作的梳理,亦包含了其對藝術自身的思考。

這些體量感與形式感極強的作品的創作動機均源自現實對藝術家的觸動。巨型的鐵幕、被懸掛的羔羊……一層的作品以充滿隱喻的方式傳達著藝術家對現實的追問與反思,而二層的作品則更多地意在探討雕塑本體語言的可能性及不同媒介形式之間的流動與延展。

第六站:徐渠-復活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第二空間

徐渠「復活」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第二空間展覽現場

正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第二空間舉辦的徐渠最新個展「復活」呈現了藝術家近期創作的二十餘件繪畫及裝置作品。這些新作影射著歷史與當下的重合、新舊秩序間的更迭,滲透著藝術家對人類文明及社會現實的反思。

以廢棄車殼壓制而成的裝置作品《復活》,其命名及形態顯然源自復活節島上的巨型人像,以金屬替代石料的方式將作品的語境重置於工業文明時代。而展覽中一系列以骷髏形象爲主體的繪畫作品,似是暗示著歷史的幽靈。淹沒與重生被頗具深意地並置一處。

第七站:碰撞交融生長——中國近現代藝術名家作品展

藝術區街A07樓五層

「碰撞交融生長——中國近現代藝術名家作品展」

徐悲鴻《奔馬》紙本

中國近現代美術的生成與發展始終與中國社會的變革緊密相連。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碰撞、時代與革命的要求,以及藝術自身規律之間的矛盾均對這一時期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深刻影響。

正在藝術區A07舉辦的「碰撞交融生長——中國近現代藝術名家作品展」共展出42位藝術家創作的87件畫作,涵蓋了包括海上畫派、嶺南畫派、金陵畫派、京津畫派等在內的諸多代表人物的作品。豐富的創作主題及風格呈現使觀者得以從整體上窺見近現代時期中國美術複雜多元的探索路徑及其內在的時代精神。

展後小活動:咖啡廳暢聊和同游旅友還有工作人員一起聊一聊觀展感受

活動時間:4月18日下午13:50—16:50

報名費用:99元(包含所有展覽門票)

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點擊閱讀原文填寫問卷進行報名

僅限10席,先到先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hd/13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