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前公示丨镇海小港片未来将变成什么样

解读

《宁波市镇海-小港片分区规划》

镇海-小港片是实现甬舟联动发展的门户区,也是未来构筑宁波网络化大都市空间体系的重要节点。为促进镇海片与小港片的融合发展,增加镇海-小港片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特开展镇海-小港片分区规划编制工作。

《宁波市镇海-小港片分区规划》开始公示啦!这个片区功能如何定位?未来又将变成什么样?看下文你就知道啦~

一、规划期限/规划范围

规划期限至年,规划范围:西至通海路、望海北路、绕城高速、东外环,东至戚家山街道、小港街道界,北至东海,规划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二、总体定位

“两区两基地”,即甬舟地区滨海综合服务枢纽区、甬江两岸高品质宜居新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宁波生态文化休闲基地。

三、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至年,镇海-小港片人口规模36万人,其中镇海片16万人、小港片17万人、城市生态带内3万人。建设用地规模92.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87.7平方公里。

四、生态格局保护

(一)生态格局总体框架

构建“蓝绿骨架、多廊成网、一心多点”的生态格局。

生态格局规划图

(二)生态保护红线

镇海-小港片约有88平方公里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五、产业发展规划

(一)农业

完成由城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实现生产集约化、栽培设施化、农业生态化、产品精品化的发展目标。

重点在甬江以南建设小浃江都市田园休闲区,在甬江以北建设多个农业特色园。

(二)工业

以工业集聚区为载体优化镇海-小港片第二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优势产业加快向产业基地集聚,成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支撑平台。重点形成五大工业集聚区。

(三)服务业

坚持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完善公共中心体系和现代服务业空间格局,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融入宁波市港口经济圈建设。重点建设五大服务业集聚区。

六、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一)空间结构

规划总体形成“一轴两带四片”的空间格局。

一轴即沿甬江发展轴;两带即城市生态带、滨海产业带;四片为蛟川-滨江片、招宝山-红联片、青墩片、装备产业园片。

空间结构图

(二)中心体系

形成三级中心体系:片区中心、特色中心和组团中心。

片区中心位于蛟川-滨江片,定位为片区商业商务中心。

特色中心位于镇海老城,定位为镇海口海防文化休闲中心。

组团中心包括小浃江组团中心、红联组团中心、临俞组团中心。组团中心为各组团提供配套服务设施。

(三)用地布局

规划总用地面积.9平方公里,规划至年镇海-小港片建设用地面积约92.9平方公里,约占总用地的46.0%。

七、景观风貌规划

建立海防文化、甬江都会、都市田园等特色风貌区,形成道路林带、甬江两岸、小浃江滨水等景观风貌带。

八、综合交通规划

1.交通发展目标

建立一个以公交优先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完善网络为导向,以客货分离为交通组织原则的交通格局,推进区域融合,构建产城协调发展的组团交通系统。

2.交通发展战略

融合分离发展

3.道路网规划

构筑布局完善、等级结构合理、功能清晰、高效畅达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区内各组团骨架路网总体形成方格网状,内部形成由快速路和主干路组成的城市骨干道路系统。

道路等级结构图

4.公共交通规划

以轨道交通为骨架,优化大运量公交系统,完善快速公交系统,形成多模式公交系统一体化发展格局。

九、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一)保护内容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部分。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区域整体层面、历史城区层面、历史聚落层面、文物古迹层面等4个层面。

非物质遗产方面重点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等。

(二)紫线的划定

括镇海历史城区、镇海口海防史迹保护区、沙河头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历史聚落以外的文保单位、文保点、历史建筑。

来源:宁波规划

北仑人都在







































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zgjzzh.com/gkhd/8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