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上午,由辽港集团携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智慧港口创新联盟在大连正式成立。该联盟汇集国内智慧创新领域5大高校、22家高新技术企业,以辽港集团“智慧港口2.0”建设为任务,旨在服务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设,为加快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强大智慧引擎。事实上,在中国,智慧港口建设加速推进。中国智慧港口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国港口智能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为推进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项目与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将广州港南沙四期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港口并力争成为国家级5G应用示范项目,年5月8日,广州港集团携手上海振华重工、广州联通、华为公司全面深化合作,组建科研团队,发挥各方优势,成立智慧港口5G应用联创工作室,制定5G智慧港口应用场景、搭建4/5G兼容网络等,推动5G新基建创新点在港口的灵活应用,形成智慧港口的5G应用的广州方案。该方案通过5G技术与港区数字化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将5G真正切入港区各生产环节,实现批量IGV集卡自动驾驶、大型港机设备远程精准控制、AI智能理货、AR智能远程查验及安全监管、无人车无人机远程自动巡检等多项5G智慧港口实际应用,助力广州港南沙港区建成全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湾区示范性港口。年7月10日,厦门港集装箱码头全智能化改造工程开工仪式在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举行。该项目致力探索传统集装箱码头向智能化码头改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将进一步提升厦门港的国际竞争力,预计年底完工。和传统的码头作业方式相比,智能化码头是港口产业提质增效、降本降耗的重要手段。可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作业可靠性;实现系统资源统一优化调配,提高整体作业效率;实现作业人机分离,提高安全性;减少码头定员,降低人工成本。8月26日,我国首个由传统码头升级改造而成的自动化港口——妈湾智慧港在南海之滨的深圳蛇口投入使用,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正式开港启用的第一个5G智慧港口。妈湾智慧港依托自主研发,集成了“招商芯”、招商ePort、人工智能、5G应用、北斗系统、自动化、智慧口岸、区块链、绿色低碳等9大“智慧元素”,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招商局全球港口运营中心。年12月,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在“德翔普南”轮作业中,创出47.6自然箱/小时的桥吊单机作业效率,第六次刷新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他们,是中国智慧港口的“拓荒人”。全自动化码头是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和业务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为了让“中国智造”的旗帜在全球自动化码头的高峰上高高飘扬,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连钢创新团队”,与时间赛跑,向难题叫板,同困难抗争,在自动化码头领域,大胆地走自主攻关、自主创新的路,终于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更为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年12月17日,天津港集团正式获得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批复,建设天津港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成为全球首个获批建设的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据介绍,以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获批建设为标志,天津港集团将进一步统筹各类创新资源,发挥集成创新优势,组建50辆以上规模的自动驾驶车队,建设自动驾驶车队调度管理系统,搭建港口交通云控制平台,构建港口自动驾驶标准体系,制定港口自动驾驶安全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自动驾驶集卡的规模化运行效果,全面提升港口自动化运输水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同时,充分发挥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示范作用,以自动驾驶集卡在港口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成果,为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和国家智能汽车发展提供数据积累,探索解决方案。引领新一轮港口行业技术创新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来,自动化码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不断推动智慧化生产,具有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等特点。“5G、区块链等技术,都可以帮助港口实现智能化升级。”交通运输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殷林殷林说,目前区块链技术在港航领域的推广,主要解决的是简化流程和流程追踪问题。例如,基于区块链技术,可探索简化海关查验流程,简化船舶登记流程,通过“无纸化”实现运输工具和货物的高效流动。同时,基于区块链可以实现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整个海运物流过程中各节点的信息,比如货物来源、位置信息、运输状态、承运人信息等物流链上的全程信息。“除上述探索外,基于区块链的特征,港航物流基于区块链的创新还可以用于跨境资金结算交易、解决供应链金融问题、优化物流方案提升物流效率等。”殷林说。有关专家表示,未来智能化港口发展趋势或将从东部沿海地区全面展开,并向中部沿江港口延伸。唐山港集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理任海涛说,唐山港计划全面整合港口及物流数据,统筹全港生产资源,充分利用数学模型、算法,实现整体港口生产管理智慧化。除自动化码头、货物登记等环节外,智能化技术还应用于港口的方方面面。青岛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静霞说,例如在安全检测方面,青岛港的大型设备远程安全检测、大型港机自动灭火装置等新技术已投入应用。通过建设青岛港气象服务平台、安全综合监管平台、石化罐区雷电预警系统等,使各港区的安全程度明显提高。“如今,变革与创新成为世界各港口的选择,不同的转型探索也在全球港口不断上演。港口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本质上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港口生产作业、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一次深度变革和重构。未来港口应该是一个便捷、安全、智能、开放、共享的智慧港口生态圈。”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英明说。智慧港口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在年12月4日召开的第三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上,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英明认为:“年,港口行业发展承受巨大压力,但浙江海港在港口建设和企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从港口行业的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面对国际国内压力,浙江海港在港口建设和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优势,形成了完善的基础设施,生产经营指标几年来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港口资源整合成为行业典范。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大山指出,我国沿海港口参与了90%以上外贸运输,并不断用新技术赋能智慧港口建设,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智库事业部副主任金雷金雷表示,中国港口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旨在构建一个数据库以及港口绩效应用评价模型,客观评价我国港口绩效现状,诊断港口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国际港口协会(IAPH)主席圣地亚哥·加西亚·米拉表示,国际港口协会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