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徘徊不前,而航运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仍未得到明显改善。中国方面,受经济依赖投资和工业增长转向依靠消费和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的经济调整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速维持在6.7%,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同比下降1.9%。
在上述经济背景下,加之受年港口费收改革、港口资源整合浪潮的影响,中国港口业负重前行。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8亿吨,同比增长2.3%,较年同期2.8%的增速进一步放缓;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2亿TEU,同比增长3.5%,增速较年同期放缓1.5个百分点。从货种结构来看,煤炭、铁矿石、原油三大货种港口吞吐量均呈上升的态势,同比增速分别为0.3%、6.4%、5.9%,其中铁矿石、原油增长明显。
一、港口企业经营情况
年,中国经济承压下行,港口生产增长乏力,此外,受到年出台的《港口计费办法》的冲击,港口企业利润普遍下滑。据统计,前三季度,A股上市的17家港口企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0.8%;净利润亿元,同比下降10%。
二、集装箱吞吐量
年年初以来,受春节的影响,我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月份出现负增长,之后回升,保持较稳定的增速。从具体港口来看,沿海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均低于7%,前三季度仅有广州港、天津港增速超过5%,这说明我国港口进入低速增速期。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港、连云港港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出现负增长的局面。
三、货物吞吐量
1.部分沿海港口出现负增长,长三角地区内河港口生产不济
从全国主要港口来看,港口整体放缓,主要表现:一是部分沿海大港出现负增长的局面,煤炭大港秦皇岛港也因货源分流到黄骅港,货物吞吐量同比下跌34%;二是多数长三角地区的内河港口发展进入低潮。
2.货物吞吐量低速增长,增速呈“正弦曲线”
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整体以较低的速度增长,增速呈“正弦曲线”,4月份达到最高增速4.2%,6月份回落至负增长,7—8月份因为长江秋季洪水影响,内河港口吞吐量严重下跌,而沿海港口表现较为稳定,下半年逐渐好转;外贸货物吞吐量呈倒“V”字型走势,第二季度表现较好,第三季度逐渐回落,后期随着圣诞、春节的到来,外贸有望企稳回升。
3.各区域港口增速差异较大
环渤海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除秦皇岛港出现大幅下跌之外,其余港口均实现正增长,尤其是黄骅港煤炭吞吐量的激增,使得环渤海地区港口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5%。虽然长三角地区港口是我国水运及港航产业发展的龙头,但是前三季度港口发展却很不景气,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0.5%,其中规模最大的上海港同比下降2.3%。在东南沿海地区港口中,虽然厦门港货物吞吐量同比下跌3.1%,但福州港、泉州港分别以2.1%、4.6%的增速拉动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的发展。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港不断开辟新航线,拓展外贸业务,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此外,由于虎门、南沙、珠海等新兴港口增速明显,分流了深圳港的市场占比,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2.8%。西南沿海港口得益于湛江港的快速增长,同比增速高达9.1%。
四、大宗商品
1.原油方面
年,我国的原油进口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4%,其增长主要动力是地方炼油厂获得原油进口配额。此外,新的石油战略储备库陆续投入使用,同时也拉动了原油的增长。由于进口原油的大增,前三季度港口原油吞吐量万t,比年同期增加万t。
2.铁矿石方面
受国家去产能政策影响,钢铁产量难有大幅增长。与此同时,铁矿石进口量以9.1%的增速大幅增长,进口铁矿石库存依然居高不下,国内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仍未有改观。具体港口来看,日照港、连云港港、湛江港、北部湾港等港口铁矿石吞吐量增长较快,而长三角地区的宁波舟山港、上海港铁矿石吞吐量出现下滑。
3.煤炭方面
年以来,受煤炭需求不足以及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的实施影响,煤炭产量、销量均出现下滑,同比分别下降10.5%、10.7%,但由于国内煤炭的限产政策,刺激进口煤炭大幅增加,港口煤炭吞吐量与年基本持平。具体港口来看,年准池铁路开通后,使得发往黄骅港的煤炭综合运输成本低于发往秦皇岛港的运输成本,黄骅港对内蒙地区煤炭全面敞开,促使黄骅港、天津港吞吐量快速增长,而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三港煤炭发运量同比出现大幅下降。
来源:航运信息网、广州港务局综合编辑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