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港口煤价已降30,下行趋势已然确立

核心观点:五月份动力煤市场短期失衡是由于全国极端高温天气、限产结束后高耗能产业集中开工、今年汛期较晚水电出力不足导致的火电需求旺盛,供给端受到进口煤限制、环保安监导致的供给收缩,叠加5月份处于迎峰度夏采购旺季,煤价预期升高,电厂“恐慌性”抢购进一步推升煤价。此外,产地频频出事,市场中出现大量真真假假的“新闻”、“消息”提高人们心理预期,推高煤价。上述几种极端因素共同推动煤价大幅上涨。

后期来看,5月份宏观经济已现颓势,去年夏季温度已经是历史高值,今年温度超过去年概率不大;水电开始出力;需求大概率回落。环保安监短期影响产量,但难以长期持续;铁路、进口煤政策向电厂倾斜,政策逐渐发力;供给得到保障。港口、电厂库存大幅上涨,电厂供煤能力很强,库存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电厂已经为迎峰度夏完成储煤。

用五月份电量增幅10%来判断8月份市场行情是刻舟求剑的思维。最新市场信息显示,港口价格已下降接近30元/吨,煤价已到拐点,后期煤价下降将由港口传导至坑口,煤价已经走上漫漫“阴跌”路。

极端因素叠加致五月份短期供需失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5月份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9.8%。其中,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10.3%,气温创同期历史新高,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同比增长,火电发电量增速为年8月以来最高。五月份短期供需失衡是以下这几种极端因素的叠加导致的。

一是今年雨季偏晚,全国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民用制冷需求旺盛。中国天气网显示:5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8℃,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平均气温为年以来同期最高,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全国有10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主要出现在江西、山西、云南、四川等省,其中山西忻州市忻府区(43.9℃)和江西靖安(43.2℃)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而去年五月份天气凉爽,空调负荷几乎没有,而今年空调负荷接近夏季温度,大幅拉动电量的同比增幅,导致今年五月份发电量同比增幅较大。

二是春节偏晚,供暖季限产、两会结束后高耗能行业集中开工,贸易战影响下企业超产完成订单。导致工业用电增长强劲,房地产开工和钢产量当月同比创年下来年以来新高,全社会用电量超预期。

三是进口煤限制,直接减少供给。贸易商、部分电厂心态发生改变,认为国家不会让煤价跌破元/吨,导致大量捂货、抢货导致的煤价上涨。

四是5月份正值电厂“迎峰度夏”储煤关键时期,恰好赶上五月份煤炭市场供需短期失衡,在煤价要涨到元/吨的预期下,供应商“捂货惜售,”电厂“恐慌性”抢购,推动煤价暴涨。

后市下行趋势已然确立

五月份的动力煤暴涨主要是由于几种极端因素的叠加导致。随着近期需求回落,铁路运力大幅增加,进口煤政策向电厂倾斜,港口、电厂库存出现大幅上涨。电厂完成迎峰度夏储煤工作。此外,导致五月份动力煤市场短期供需失衡的极端情况很难再次出现,后期受宏观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战影响,需求大概率回落,港口、电厂库存处于近几年历史高位,港口动力煤价格阴跌已经开始。

一、产地环保、安监影响小于心理预期难以持续

近期国家展开环保回头看、煤矿超能力生产检查,短期对煤矿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长期是难以持续的。

环保、安监的确造成了一些减产和停产,产地端频繁出现的“新闻”,对人们的心理预期影响更大。安监环保的影响在一些媒体的渲染、无限放大之后,变成了“东胜煤矿全部停产”、“陕西重新开始工作日”、“进口煤继续限制”这样的炒作新闻,利益相关机构发布虚假信息,媒体靠“假新闻”、“惊悚标题”获得点击量,煤矿、贸易商借此抬价。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hyqs/13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