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14.html
年上半年度,国内钢铁需求较为稳定,钢价波动上涨,一定程度缓解了钢铁企业的经营压力,但钢铁企业普遍仍面临较大的经营和财务压力。随着去产能等政策措施的推进和实施,钢铁行业基本面或将获得短期改善,但长期看,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在工业化后期将持续存在,行业竞争仍将加剧,行业内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大,并购整合或将加速,信用质量持续分化。
总体看,年1~7月,6家钢铁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上调,另有7家钢铁企业的评级展望由负面调为稳定,仅有1家钢铁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下调。年以来主要受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回暖,钢材价格回升,加上供给侧改革和企业降本措施的积极效应逐步体现,整体盈利状况好转,信用质量提升。从市场表现看,当期发债主体等级集中于AAA级,行业整体信用利差继续走扩,同等级企业发行利差分化较为明显。
一、行业信用质量分析
年以来,随着钢价回升,加之供给侧改革和降本增效取得一定成效,钢铁企业盈利状况好转,但钢铁行业基本面尚未完全好转,钢铁企业仍面临较大的经营和财务压力。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和造船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其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年期间,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及大型基建项目投入力度的加大,刺激了国内钢铁需求,钢铁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时期。但产能的迅速扩张使得国内钢铁行业逐步出现产能过剩,产量增速渐趋放缓,增速于年跌至最低点。此后国家出台“四万亿”刺激政策,使得钢铁行业出现一定回暖。但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建筑、汽车、造船等主要钢铁下游行业需求低迷,钢铁行业景气度再次下滑。年,随着提振经济政策的实施,下游需求有所回暖,且钢铁行业去产能措施完成情况良好,钢铁行业经营状况好转,主要钢铁企业已减亏或者扭亏为盈。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延续年经营态势。但在土地购置量较大幅度下滑,基建投入效能总体水平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中短期内难以获得有效解决。
从下游细分行业情况来看,房地产需求占建筑钢材需求的50%以上,对钢材需求影响大。年,得益于多项信贷宽松政策出台等,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0%;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26万亿元,全年累计增速回升至6.90%。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上升,建筑用钢需求增加,对钢铁行业产生有利影响。年1-7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0.0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0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1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90%;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98万亿元,同比增长7.90%。从汽车行业来看,年,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88万辆和.82万辆,同比增长14.46%和13.65%,增速比上年分别显著上升11.21和8.79个百分点。年1-7月,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0万辆和.52万辆,分别同比增长6.00%和4.10%。从造船行业来看,年,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0.21亿载重吨,同比继续大幅减少32.60%;年末手持船舶订单量1.00亿载重吨,同比减少19.04%。年1-6月,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0.12亿载重吨,同比减少29.01%;6月末手持订单量0.83亿元,同比减少30.60%。铁路投资方面,铁道统计公报显示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新线投产3,公里;根据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此期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3.5~3.8万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约3万亿元、建设新线3万公里,对钢铁需求亦起到一定稳定作用。总体来看,年,钢铁下游主要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带动钢铁需求上涨,加之供给侧改革取得一定成效,钢铁价格上扬,钢铁行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年1-7月,钢铁下游需求平稳,钢价波动上涨。总体来说,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仍较为复杂,钢铁销量和售价的上涨主要来自于需求拉动,整体供需结构性失衡的局面尚未得到明显改善。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矛盾仍然突出。2年,全国粗钢产量8.04亿吨,同比下降2.30%,34年以来首次负增长;而粗钢产能进一步增至12亿吨,产能利用率降至66.99%,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年随着“行政去产能”和“市场化去产能”措施的推进,粗钢产能有所下降,产能过剩矛盾暂时有所缓减;当年粗钢产量为8.08亿吨,自年初减少以来重新转变为微增,同比增长1.20%;钢材产量为11.38亿吨,同比增长2.30%。年,钢铁行业去产能万吨,较年初制定的万吨目标超额完成44.4%。不过,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依然不足70%,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在延续。年1-7月,粗钢产量为4.92亿吨,同比增长5.10%;钢材产量为6.45亿吨,同比增长1.10%,呈上升趋势。年上半年粗钢平均日产.9万吨,较年全年平均日产.9万吨增加了11.0万吨。在去产能、地条钢取缔过程中,钢铁行业需求向正规产能转移,且在效益好转的刺激下,钢铁企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年继续执行严格去产能政策,全年去产能目标是化解万吨粗钢产能,在6月30日全面取缔“地条钢”。截至5月底,全国已压减粗钢产能万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4.8%。但随着无效产能的逐渐退出,需淘汰的有效产能占比上升,同时钢材价格上涨给钢企带来增产动力,未来去产能难度将加大。
从行业内企业经营状况来看,在产能过剩、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持续维持低盈利状态。年第四季度开始至年末,钢材价格上涨乏力,钢铁企业的运营资金趋紧,多家企业经营状况下滑,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巨亏;年,得益于铁矿石等上游原燃料价格下滑,钢铁行业企业效益有所好转;2年钢材价格持续下降,同时企业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加上下半年人民币急速贬值,汇兑损失大幅增加,钢铁企业经营效益大幅下滑,亏损严重。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2年会员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减少19.05%;利润总额为亏损.34亿元,亏损面为50.5%,亏损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46.91%。年,钢材价格较2年大幅回升,同时钢铁企业加大成本控制力度,盈利情况好转。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年重点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0万亿元,同比下降1.81%;利润总额为.78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会员钢铁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额均大幅下降。年以来主要受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回暖,钢材价格回升,加上供给侧改革和企业降本措施的积极效应逐步体现,整体盈利状况好转。
从行业竞争来看,年竞争格局未有显著变化,但信用品质出现较大分化,企业停产、停工现象明显增加。企业信用风险分化主要体现在区域环境、成本控制及流动性压力方面。其中,西北钢铁市场供需状况恶化最明显,区域内钢铁企业盈利及现金流恶化明显,债务负担重,偿债风险大;成本控制将成为行业低谷期最主要的分化因素,生产成本高、人员负担重、融资成本高的企业信用风险将明显加大,而前期环保投入不足的中小型企业或将选择退出;此外债务负担重且流动性压力加大的企业或将因周转不畅而面临违约或破产风险。年,行业状况有所改善,但区域市场环境恶化、成本高企、落后产能大及流动性压力凸显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或面临被淘汰出局。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处于高位,易受进口铁矿石价格影响,同时国内钢材需求量也易对国际铁矿石价格产生影响。近年来进口铁矿石价格震荡下行,2年底跌至低点,年以来随着钢材下游需求回暖铁矿石价格大幅反弹,但全球铁矿石供需失衡和产能过剩问题仍存,未来价格仍将持续波动,不利于国内钢铁企业控制成本。
铁矿石为钢材生产所需的最主要的原燃料之一,我国钢铁行业产能扩张使得国内铁矿石需求持续旺盛,而我国铁矿石资源相对较为贫乏且品味较低,全球优质铁矿石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主要由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和FMG四大矿业巨头垄断。我国钢铁行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较高,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铁矿石占全部铁矿石需求的比例超过6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分别为9.33亿吨、9.53亿吨和10.24亿吨,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总体看,我国铁矿石需求的对外依存度短期内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处于高位,易受进口铁矿石价格影响,同时国内钢材需求量也易对国际铁矿石价格产生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低迷,钢铁供给增速下降,铁矿石需求受到冲击,而铁矿石产量仍保持增长,供需不平衡矛盾加大,近年来进口铁矿石价格震荡下行。2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和FMG四大矿业巨头铁矿石产量合计10.01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0%左右,年产量进一步增至10.47亿吨,随着产能的陆续释放,产量近年来保持增长,2年产量同比增长7.43%;而2年全球粗钢产量15.99亿吨,同比下降4.23%,为近五年来首次下降,铁矿石供需失衡矛盾进一步加大。国内,近两年我国经济下行,钢铁行业景气度下降,对铁矿石需求不旺,受供需双重影响,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以66%干基含税遵化铁精粉价格为例,-年国内铁矿石平均价格分别约为1,元/吨、元/吨、.27元/吨和.43元/吨,其中2年铁矿石价格由1月初约元/吨跌至年末元/吨的低点价格。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虽一定程度上利于钢企控制成本,但铁矿石和钢材价格的持续同步下跌对钢企经营产生很大影响。年,随着全球经济有所复苏,房地产行业回暖明显,钢材价格大幅回升,国内铁矿石价格亦波动上浮,年末铁矿石价格增长至元/吨。年1-7月,铁矿石价格于3月中旬达到元/吨的高点后转而下降至4月中旬的元/吨,此后价格在元/吨上下波动,7月末上涨至元/吨。随着钢铁去产能、重组整合等政策的继续实施,钢铁产量预计将不会出现大幅增加,铁矿石需求短期内不会明显增长,铁矿石价格仍将呈现震荡态势。
目前我国对钢铁行业积极实施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鼓励行业重组等措施,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我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压力大,行业发展未来仍持续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钢铁工业在较长的时间内发展较多地依赖于政府及政策,最终导致钢铁企业整体处于粗放式发展状态,目前几乎所有钢材品种均面临产能过剩的市场状况。近年来,为保证我国钢铁行业健康发展,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行业重组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政府颁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关于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政策,并强制关闭一些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小型钢铁企业。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促进钢铁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诸如《钢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等,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等内容提出一些要求,促进了钢铁行业内企业收购兼并。
年2月初,国务院发布钢铁业化解过剩产能意见指出,从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严禁新增产能,并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国际产能合作等途径,退出部分钢铁产能。各省市区政府与央企所发布的公告统计,年钢铁行业已完成装备封存、拆除的炼铁、炼钢产能分别为.93万吨和.55万吨,涉及炼铁高炉96台、炼钢转炉68台、电弧炉座、中频炉台(套)。年是供给侧改革的元年,已经去的产能中有不少是无效产能,短期对供给影响不大。但是随着供给侧改革逐步推进,长远来看将有利于钢铁行业健康发展。
年11月14日,工信部发布《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年~年)》。规划提出到年,粗钢产能净减少1亿-1.5亿吨。力争到年,钢铁工业供给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规划预测,国内粗钢消费量在年达到7.6亿吨峰值基础上,预计年将下降至6.5亿-7.0亿吨,粗钢产量7.5亿-8.0亿吨。规划中产能压缩的主体是处于搬迁计划中的城市钢厂,“地条钢”以及中频炉和工频炉的炼钢产能。预计年全国钢铁去产能任务在万吨以上,同质化严重的、竞争能力弱的企业将是今后去产能的对象。随着大部分无效产能已在年退出,后续去产能的难度也会加大。去产能有利于阶段性改善市场供需关系,但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全行业趋势性衰退格局。
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和年展望》中提到年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将深入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力度将继续加大,严厉打击“地条钢”。
二、行业信用等级分布及级别迁移分析[1]
1.主体信用等级分布年1-7月,钢铁行业公开发行债券主体共计13家,其中AAA级主体9家,AA+级主体3家,AA级主体1家;截至年7月末,钢铁行业仍在存续期内债券的主体共计40家,其中AAA级主体13家,AA+级主体9家,AA级主体12家,AA-级主体2家,A+级主体1家,BBB+主体1家,CC级主体1家,C级主体1家。具体情况详见附录一。
2.主体信用等级迁移年以来钢铁行业景气度回升,钢铁企业经营压力有所减轻,主要钢铁企业实现减亏或扭亏为盈,钢铁行业整体信用质量较上年有所提升。年1~7月,钢铁行业主体等级发生迁移的共7家,其中6家钢铁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上调,分别为首钢股份、酒泉钢铁、西宁特钢股份、西宁特钢集团、南钢股份、三光闽钢,另有八钢公司主体信用评级被下调。此外,主体级别没有调整但展望由负面调为稳定的钢铁企业有7家。
(1)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大公国际年6月23日公告,决定将其主体等级由“AA+”调整至“A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主要基于:一、随着对京唐钢铁的战略置入完成,首钢股份产销研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大幅增强,整体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年首钢股份实现扭亏为盈,收入增长,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大幅增加。
(2)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联合资信年6月9日发布的公告,决定将其主体评级由“AA”上调为“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理由基于以下几点:一、酒泉钢铁钢铁主业经营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时电解铝板块盈利大幅好转,实现扭亏为盈;二、酒泉钢铁积极推进电解铝板块产业链延伸,通过海外收购突破了原材料瓶颈制约;三、酒泉钢铁经营性现金流和EBITDA对存续债券的保障程度提高。
(3)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新世纪评级年4月26日发布的公告,决定将其主体评级由“AA-”上调为“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理由基于以下几点:一、年随着钢价回升,南钢股份经营状况好转,实现盈利;二、南钢股份下属子公司获得37.50亿元增资,资本实力增强,负债经营程度下降;三、公司钢铁转型升级项目基本完成,后续资本性支出压力较轻。
(4)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联合资信年6月9日发布的公告,决定将西宁特钢股份主体评级由“AA-”上调为“AA”,评级展望由“负面”上调为“稳定”,理由基于以下两点:年西宁特钢股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17.31亿元,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较上年末下降6.11个百分点至86.73%,资金压力有所缓解;得益于钢铁板块的毛利率提升和房地产收入的大幅增长,西宁特钢股份收入增长,实现扭亏。
(5)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联合资信年6月23日发布的公告,决定将西宁特钢集团(西宁特钢股份的控股股东)主体评级由“AA-”上调为“AA”,评级展望由“负面”上调为“稳定”,因其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于西宁特钢股份,级别做出相应调整。
(6)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中诚信证评年5月25日发布的公告,决定将三钢闽光主体评级由“AA-”上调为“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得益于钢铁行业回暖和降本增效,三钢闽光销售收入增长,实现扭亏;年三钢闽光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资本实力增强,财务杠杆大幅下降。
(7)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根据中诚信国际年7月28日发布的公告,决定将八钢公司主体评级由“AA-”下调至“A+”,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为“列入观察名单”。调级理由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年疆内钢材需求疲软,八钢公司收入进一步下滑,处于持续亏损状态;所有者权益下降,资产负债率上升至98.73%;八钢公司短期债务规模较大,货币资金与剩余授信额度对短期债务的覆盖能力有限;八钢公司正筹划与子公司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考虑到该事项可能对八钢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信用实力造成影响,中诚信国际将其列入观察名单。
总体看,年1~7月,存续期发债主体级别集中于AA~AAA三个子级分布,且随着存续债券的逐步到期,AA-主体级别的数量明显减少,而新发债券主体级别亦集中于AA+和AAA两个子级,显示出在当前宏观经济景气度不足、钢铁行业基本面尚未完全好转、钢铁企业经营状况稳定性尚不足的的形势下,高信用等级主体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市场对其所发债券偏好提高;较低信用等级主体因经营、财务指标不佳从而抗风险能力有所弱化,市场对其所发债券偏好下降。
近两年来,受钢铁价格波动影响,钢铁企业主体信用等级波动较大,2年钢铁企业经营压力大幅加大,经营亏损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经营、财务指标持续恶化,钢铁行业整体信用质量有所下降,从而致年多家钢铁企业主体信用等级下移,展望亦有多家调整为“负面”。年,随着提振经济政策的实施,下游需求有所回暖,且钢铁行业去产能措施完成情况良好,钢铁行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主要钢铁企业已减亏或者扭亏为盈,仅从盈利情况来看已明显好于2年,部分企业盈利状况甚至为近年来最优;而随着宏观经济逐步企稳,预计年全年钢铁行业将延续当前态势,主要钢铁企业经营将趋于稳定。因此年被下调主体信用等级或展望调为“负面”的企业年绝大多数被上调主体信用等级或(及)将展望重新调整为“稳定”,仅有1家企业因自身经营及财务状况严重恶化被下调主体信用等级。具体来看,AAA级主体信信用等级企业的级别因其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继续保持了很高的稳定性,当期主体级别及展望均未调整;AA+和AA主体信用等级企业各有一家级别上调一个子级;AA-主体信用等级企业级别调整较多,7家主体中有4家上调1个子级,1家下调1个子级。虽然随着钢铁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主体信用等级上移,但前些年因经营状况恶化而带来的债务规模扩大、杠杆水平攀升、经营性现金流不佳、流动性压力加大等财务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明显改善,致市场对高信用等级债券的偏好仍远高于较低信用等级的债券,因此新发债券集中于AA+和AAA两个子级,而较低信用等级债券随其到期也在减少。
三、行业主要债券品种利差分析[3]
年1-7月,钢铁行业公开发行债券支数合计51支,发行主体13家,12家为存续主体,1家为新增主体[4]。其中,超短期融资券22支,一般短期融资券9支,一般中期票据19支,公司债券1支。发行主体等级以AAA和AA+级为主并集中于AAA级,AA级主体发行债券利差很高且债券为有担保债券,无AA级以下主体发债。与年上半年相比,年上半年各权重具体发行利差情况详见附录三。
1.短期融资券[5]年1-7月,钢铁行业发行一般短期融资券9支,发行主体等级集中于AAA级。AAA级发行主体中,鞍山钢铁和河钢集团利差表现相对较好,山钢集团和鞍钢集团相对较差。期间,河钢集团于3月和4月相继发行的四期短券利差分别为.61BP、.50BP和.59BP和.88BP;鞍山钢铁于6月发行的短券利差为.58BP;鞍钢集团于3月发行的短券利差为.57BP;山钢集团于3月和7月发行的两期短券利差分别为.68BP和.36BP。马鞍钢铁主体等级为AA+级,其于4月发行的短券利差为.36BP,较AAA级主体平均发行利差低。
2.中期票据年1-7月,钢铁行业发行中期票据19支,其中13支期限为3年,4支为5年,此外还有1支2年期和1支9年期。发行主体等级集中在AAA级,共发行18期,占比达94.74%。3年期中期票据的AAA企业中,宝钢股份利差表现较好,为85.48BP。其他两家利差较高但亦处较好水平,河钢集团和沙钢集团各发行的5期3年期中票的平均利差分别为.17BP和.36BP。相较,主体级别AA+的马钢集团发行的3年期中期票据利差较高,为.31BP。在发行5年期中票的两家主体中,首钢集团发行的2期中票平均利差.45BP,要稍优于河钢集团发行的2期中票平均利差.82BP。
3.公司债券年1~7月,钢铁行业发行公司债券仅1支,为鑫海科技(主体等级为AA级)发行的5年期“17鑫海01”,利差为.41BP。
四、行业信用展望
年,钢铁价格结束了“十二五”时期长达5年的震荡下跌而出现上涨,钢企经营状况转好。年我国经济虽有回稳态势,但基础并不牢固,主要受益于房地产需求推动而带来的钢材需求增长难以获得长期支撑,钢价预计仍呈震荡态势,钢铁行业基本面较难根本性好转。年钢铁企业信用等级虽上移,但财务风险仍偏高,成本高企及流动性压力凸显的企业面临较大违约风险。
1受益于钢材价格大幅回升,预计年全年钢铁行业盈利状况将继续企稳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我国经济开始企稳,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钢铁行业去产能取得一定成效,钢材价格已回升至年初的阶段性高点,钢铁行业盈利好于预期。但当前钢铁行业景气度较难根本性好转,得益于当前价格支撑及去产能等行业政策的继续有力执行,预计年全年钢铁行业盈利状况将企稳。根据公开市场存续债券的36家主体财务数据统计,36家企业~年净利润分别为-35.43亿元、-.33亿元和77.76亿元,从已公告年半年报数据来看,年上半年净利润或将达到年全年水平,但考虑到下半年钢材需求难以大幅增长,铁矿石价格和焦炭价格波动不利于成本控制,年下半年钢企仍将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对市场风险的抵御度仍较差,而从行业来看,较低的毛利率水平尚未得到明显改善,去产能、调结构举措任重道远。
2受前几年经营亏损所累,钢铁行业杠杆水平偏高,流动性压力短期内无法明显改善,预计年内钢铁行业财务风险仍偏高近年来钢铁行业景气度下行,尤其是2年钢铁企业亏损严重,经营性现金流弱化,对融资依赖度加大,目前行业杠杆水平较高,负债规模大,即便年钢铁行业盈利好于预期,但短期内流动性压力无法明显改善,钢铁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36家企业~年末负债总额分别为25,.99亿元、26,.16亿元和27,.61亿元,刚性债务总额分别为18,.59亿元、19,.71亿元和19,.57亿元,预计年主要钢铁企业将延续资产负债率高企、财务负担沉重局面,财务风险仍偏高,且短期内难以改善。但目前部分企业正通过债转股计划降低杠杆水平,亦有企业正通过转型升级改善财务质量,在盈利支撑条件下,长期来看钢铁行业财务状况可逐步好转。
3在经过两年的级别大起大落后,钢铁行业信用质量目前已趋稳,未来市场仍将偏好高信用等级债券,但具有细分市场优势、财务结构稳健的较低信用等级主体将获得市场空间2年钢铁企业大幅亏损,行业景气度下滑明显,受此影响,年发债钢企主体信用级别出现较大规模下调或被调整展望,同时部分债券出现违约,新发债券利差走扩。年钢铁行业盈利状况好于预期,年主体信用级别被下调的发债企业基本于年获得级别调升,在经过两年的级别大起大落后,钢铁行业信用质量已趋稳。但从新发债券信用等级来看,债券市场仍偏好高信用等级债券,但随着钢铁行业盈利状况逐步稳固,在细分市场具有优势、财务状况稳健的较低信用等级企业将在债券市场获得一定空间。
[1]本部分主体信用等级均仅考虑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即不考虑中债资信的评级结果。
[2]包含超短期融资券发行主体。
[3]本部分所统计债券种类均为公开发行的债券。
[4]“17鑫海01”发行主体山东鑫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12临沂SMECNⅡ”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主体之一,且前次信用等级已于年7月27日到期,因此视为新增主体。
[5]仅统计1年期短期融资券,不含超短期融资券。
作者新世纪评级工商企业部
吴晓丽刘佳
往期推荐◆高速公路行业年上半年度信用质量及市场表现分析报告
◆港口行业年度上半年度信用质量及市场表现分析报告
◆电气设备行业年上半年度信用质量及市场表现分析报告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本评级机构)和/或其被许可人版权所有。本文件包含的所有信息受法律保护,未经本评级机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拷贝、重构、转让、传播、转售或进一步扩散,或为上述目的存储本文件包含的信息。
本文件中包含的信息由本评级机构从其认为可靠、准确的渠道获得,因为可能存在人为或机械错误及其他因素影响,上述信息以提供时现状为准。特别地,本评级机构对于其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针对任何商业目的的可行性及合适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陈述或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评级机构不对任何人或任何实体就a)本评级机构或其董事、经理、雇员、代理人获取、收集、编辑、分析、翻译、交流、发表、提交上述信息过程中可以控制或不能控制的错误、意外事件或其他情形引起的、或与上述错误、意外事件或其他情形有关的部分或全部损失或损害,或b)即使本评级机构事先被通知该等损失的可能性,任何由使用或不能使用上述信息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件所包含信息组成部分中信用级别、财务报告分析观察,如有的话,应该而且只能解释为一种意见,而不能解释为事实陈述或购买、出售、持有任何证券的建议。本评级机构对上述信用级别、意见或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针对任何商业目的的可行性及合适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信息中的评级及其他意见只能作为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时考虑的一个因素。相应地,投资者购买、持有、出售证券时应该对每一只证券、每一个发行人、保证人、信用支持人作出自己的研究和评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