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整合是港口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各区域港口整合持续推进,域内港口集中度提高、业务竞争力增强,长期来看将助力港口信用资质改善,存在一定的预期差机会。辽宁港口是招商局集团进行港口整合的典例,伴随着整合落地,辽宁港口的信用基本面亦有较大的变化。虽说“投资不过山海关”,但是“振兴东北看辽宁”,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和公开数据对辽宁港口现状进行分析。
01
—
定量分析港口违约,预警信用风险
历史上真正的港口债违约事件只有丹东港一起,营口港和锦州港都曾发生过信用危机,且都在违约前或多或少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整体上看,港口主体的违约风险涉及到较多因素。但通过关键指标定量分析,可使我们对港口经营恶化的情况有一定的前瞻性认识,从而起到信用风险预警的作用。例如,营口港的有息负债激增、丹东港违约前在建工程和资产负债率持续扩张、锦州港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显著低于同行业,都是判断相关主体信用风险出现实质性变化的突破口。除了跟踪观察企业财务报表的某些重要科目是否表现异常外,从三张表的勾稽关系、会计估计变更等方面也可以发现企业信用资质变化的“蛛丝马迹”,在此不一一列举。图表1:丹东港债务违约前在建工程和资产负债率持续扩张(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公司年报,首创资管整理图表2:营口港债务危机化解前后数据对比(单位:亿元、倍)数据来源:公司募集说明书,首创资管整理(注:短期债务=短期借款+其他流动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图表3:年锦州港固定资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单位:亿元、倍)数据来源:公司年报,首创资管整理02—
定性分析港口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