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瓯江江水缓缓上涨,一艘驶自福建的吨级货船载着钢锭缓缓停靠青山特钢码头,岸边两台大型吊机立即装卸货物,再经陆运接驳至青山控股在青田各家企业。青山钢铁有限公司物流部码头管理负责人卢举几乎每天都要蹲守码头,“得益于瓯江航运,我们一年省下成本多万元。”
青山控股集团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在青田已经建成青山钢铁、青山钢管、泰朗钢管、瑞普科技和瑞普机械等5家企业,月需消耗钢锭3万多吨,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
其实,青山控股当初也遭遇过成长的烦恼。卢举说,集团每月原材料需求量大,在运输问题上吃过不少苦头,“一天消耗的原材料至少要35辆大货车,厂区内组织卸货、车辆调集难度大,以前厂区到公路边货车车队塞得满满当当,交警部门为此没少上门。”他还表示,原料供应不及时,“等米下锅”的生产环节就会受到影响。
破解原料运输难题,能否另辟蹊径?集团下属的青山钢管公司邻近浩淼瓯江,背靠国道,距离集团工业园区仅有米路程,利用水运破解原料供应难题随之摆上日程。
年,青山控股提出在厂区临江区域自建码头,经市、县港航部门考察,同意批准企业自建专用型码头。年10月,2个吨级码头泊位正式投入使用,设计货物年吞吐量37万吨,可停靠吨级海船。
卢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目前公路运费一吨货物需要元,而水运成本仅需要35元,仅此一项就可以为企业一年降低运输成本多万元,“出港船舶还能把本地的蜡石等产品运出去,又增添一笔收入,一降一增,带来的效益十分明显。”
青山码头自开港以来,货物吞吐量逐年递增,去年全年吞吐量达到58.2万吨,超过建港时年设计吞吐量的57.29%。
随着瓯江航道整治工程的推进,昔日平静的瓯江水运将再现百舸争流的胜景,青山码头带给企业的降本增效效应更为显著。建设港口码头对‘大进大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更有利于今后沿江产业带的布局和招商选择。等瓯江出海大通道打通后,未来会有更多像青山控股一样的企业因航运而获益,走出降本增效的新路子。
丽港宣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