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通行如同城一体化按快进键长三角成

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审批局的长三角“一网通办”窗口。年,上海到南京以及上海到杭州的高铁就实现了一卡通。长三角一体化“中枢神经”就坐落在这栋小楼里。

从江苏江阴鹅鼻嘴到上海崇明岛外的鸡骨礁,日夜不停奔流的长江就此入海。千万年来,长江在此孕育出一片广袤的平原,滋养着一代代江河文明。而在现代中国经济版图上,这片被称为“长江三角洲”的平原以占全国不到百分之四的土地面积创造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伴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城市群融合发展正翻开新的篇章。就在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7月初,《规划纲要》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这无疑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按下了“快进键”,也为之确定了更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一体化究竟会给长三角带来怎样的变化,区域内各省市又是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共同协作发展的呢?近日,半岛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空铁路网一体化

跨省上班很轻松

交通体系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脉,也是区域产业整合的前提,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

记者在长三角实地探访时,最先感触到的“一体化”也正是交通。

7月15日一早,记者所乘航班落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不用出航站楼,地铁、公交、长途客车、高铁一应俱全,无论是去上海市区,还是长三角周边区域,均可实现零换乘到达。

23分钟,这是上海到苏州的高铁通行时间。家住上海长宁区的王鸿鹏,在苏州高铁新城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他每天搭乘地铁出门,换乘高铁前往苏州,整个过程一小时多一点,“就算在上海上班,通勤时间一个小时也很正常,所以别看跨了省,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王先生说。

7月17日上午,从杭州来的王兴波,走进上海地铁2号线娄山关路站,他打开手机上的杭州地铁APP,顺利通过了地铁闸机。从今年5月起,支付宝的“异地扫码”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长三角主要城市扫码互联互通”项目中,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温州、苏州的居民,打开自己所在城市的地铁APP,在其余6城就能扫码坐车。

7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松江南站高铁站,候车厅的列车时刻表显示,前往上海市区方向的列车多达24趟,前往杭州方向的车次也达到了20次。在车站靠活的出租车司机说,松江与浙江嘉兴市接壤,以往经常遇到搭乘出租车前往嘉兴的乘客,可现在一个月都碰不上几回了,“到嘉兴南的车次不到20分钟就有一趟,你说哪还有人坐出租车?”

目前,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高等级国道省道干线网络已基本成型。地区高铁网络在全国最为密集、完善。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省会城市之间、省会城市和所辖地市之间1~2小时的交通圈已经初步形成。上海浦东机场已基本成为国际航空网络的主枢纽之一,虹桥机场成为国内航空网络的主枢纽,南京和杭州国际机场逐渐成为区域枢纽机场。长三角地区沿海沿江港口也正在加快优化整合,推进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协同发展、现代化的港口群。长三角地区正在形成上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南通、芜湖、金华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层次分明的空间格局。

联动服务一体化

一网通办惠民生

便利的交通网络拉近了长三角的空间距离,互联互通则让省际界限变得模糊了。

7月18日上午,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内,“准妈妈”陈佳对门诊大医院的自助挂号机产生了兴趣,用这台机器,她在嘉医院的专家号。门诊大厅还开设了专门的医保窗口,她可以在这里办理异地医保转诊等手续。

在嘉兴市妇保院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wlhy/15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