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肖超陈锋北京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正冲击着全球供应链。
对于疫情的影响,一直保持着集装箱产销量全球行业第一的中集集团(.SZ)证券部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集团现在正陆续安排复工,集装箱业务方面现在从公开的数据来看,一季度或其后的吞吐量会受到影响,但对于公司的订单量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该人士表示,因为订单一般提前1个月到3个月接,这次受疫情影响产品价格可能还会有一定提升,因此并没有造成什么直接影响。他还表示,一季度本来就是淡季,特别是存在春节前后工厂正常放假的时间因素。
此外,中集集团也积极驰援抗疫一线,主要包括协助护航防疫物资、紧急运送疫情防控药品、为海外抗疫物资提供全程物流,加急建设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冷链金融仓储等。
集装箱运输次数减少20%
虽然中集集团的表态较为乐观,但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金海提供给《华夏时报》记者的数据显示,法国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最新公布的数据,疫情的爆发和由此导致的春节假期的延长,将使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在年第一季度减少逾万TEU。承运商还宣布在2月份增加“空白航班”,以应对疫情,从而减少了货运量。
而从中国港口每周收集的数据显示,自1月20日以来,在中国主要港口挂靠的集装箱船艘次数减少了20%以上。
金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实践中,航运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承担了大约90%的国际货物贸易运输量,对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非常重要。
而与航运业的其他细分市场相比,集装箱市场更易受消费需求的直接影响。因为该行业基本由一些非常大的集装箱航线运营人控制,它们拥有并租赁集装箱船舶。一般来说,集装箱船的小型船东会把其船舶租给大型集装箱航线运营人,而不是自己运营吨位。
中集集团为全球集装箱龙头,其前身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是由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与丹麦宝隆洋行、美国海洋集装箱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年改组为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
据中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