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7月17日电7月16日,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来到青岛港。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码头现场“空无一人”,生产作业却“行云流水”。“这是一种很棒的体验,完全自助式,而且很流畅、很高效。”进入5月份以来,到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集港的徐师傅发现,码头上的“大型机器人”原本在抓取集装箱时会稍作停顿,如今作业实现了“零待时”。
原来,这座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又取得了新突破:新研发的机器视觉集卡防吊起系统,不需工作人员远程安全确认,而是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自动识别和处理。这在全球自动化码头中首次实现了陆侧集卡防吊起全自动作业。
记者了解到,进入年,青岛港这座连接全球的“桥头堡”变得越发忙碌。海向,40万吨级的Valemax大矿船、TEU以上的集装箱大船频繁进出;陆向,班列载着货物穿梭来往,构筑着海铁联运大通道……眼下,一场提速枢纽港、贸易港建设,打造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海洋攻势”正在青岛港有序展开。这场攻势立足港口航运,强化陆海统筹,集聚产业要素,充分发挥青岛港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局,打造面向世界发展的桥头堡。
越来越“聪明”的码头:功能强大效率攀升
作为一座码头,首要的属性是能够高效装卸作业、具有商业运营价值,也就是产生成本优势、效率优势和性能优势——这正是世界上质疑自动化码头的所在。
自年5月11日投产运营以来,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交出了一份震惊业内的成绩单: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由开港运营之初的平均单机装卸效率26.1自然箱/小时,在同年10月提升到30自然箱/小时,全面超过人工码头。
目前,自动化码头的平均单机效率已达到36.1自然箱/小时,并不断刷新由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年12月31日,创出了单机平均效率43.23自然箱/小时的最新世界纪录。
高效优质的服务得到马士基航运、中远海运、以星综合航运、达飞轮船、赫伯罗特等船公司的一致点赞。年12月,作为自动化码头的主要客户,世界知名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以星综合航运给青岛港发来感谢信,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的作业效率、船舶直靠、计划兑现、综合物流服务等四大指标均排名第一,荣获以星航运全球港口最佳效率奖、最佳综合服务奖。
这样的好成绩,不是靠传统的码头工人“出大力”“流大汗”,而是源于这座码头“更加聪明”了。两年里,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团队不断优化升级生产系统,软件系统累计完成升级80次,优化功能项,新增双吊具卸箱、轨道吊重进重出、闸口车队智能管理等功能,不断优化AGV路径智能算法,增加AGV大距离斜行和U型弯路径,持续升级自动化码头的信息系统,完善设备技术性能、提升码头生产效率。
由此带来的综合效益逐步显现。开业以来,已开通航线16条,作业船舶艘次,作业箱量突破万标准箱,船舶准班率保持%。
越来越多的整合航运要素:构筑大物流行业生态圈
记者了解到,青岛港位于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港口群与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中间地带,占有东北亚港口圈的中心位置,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门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方桥头堡”,与世界各地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多个港口保持贸易联系。
海向,增航线、扩中转。年伊始,青岛港持续密集拜访世界各大船公司,发力加密集装箱航线,做大辐射东北亚的中转网络体系。今年,海洋联盟将新增中东航线,中远海运将新增南美东航线;中远海运中东航线运力将升级为TEU船型,中远海运西南非航线运力将升级为TEU船型。而赫伯罗特则表示,要让青岛港在赫伯罗特的航线版图上有更重要的位置。
陆向,建内陆港、开班列。2月21日,青岛港推介会走进临沂,推出“八项商务政策”和“八项服务承诺”,将港口搬到临沂企业家门口。2月26日,青岛港向西挺进中原腹地郑州,推出海铁联运、干散货、件杂货等系列服务政策,担当郑州出海口。今年,青岛港的攻势价格主要聚焦于市场增量和产业发展两大山头,把青岛港的出海口变成内陆城市的家门口。
着力打造快捷高效的港口全产业链服务,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港正打通物流、资金流、数据流、信息流等多种航运要素,构筑更加合理有效、共赢多赢的大物流行业生态圈。当前,青岛港正努力实现从几大货种到几大产业转变,由主业发展驱动向产业发展驱动转变,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的产业生态圈。
越来越有价值的“科技孵化器”:人工智能、5G技术应用
“这是一个披着码头外衣的高科技公司!”很多前来考察的科技行业的专家,都有如此评价。记者了解到,建成运营之初,这座码头就攻克了10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全球首次研制成功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装置、全球首创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等专利。
两年时间,这座有着科技基因、创新基因的码头,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目前已受理和授权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已申请国际PCT专利3项。发表各类论文43篇,编写企业标准22项,申报中国港口协会团体标准2项,初步建立自动化码头标准体系。先后获评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奖项20多项。华为、中德智博院、航天科技、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机构及高校纷纷聚焦,伸来合作的橄榄枝,一批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启动、落地,引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