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港口讯7月12日,广州港务局、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在广州市港口中心签署港口合作发展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致力于携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枢纽港口群,带动广州和珠海临港产业和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双方将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协调解决两地港口发展相关问题,在专业上指导并协调两地主要港口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工作。港口企业整合工作具体由双方港口经营企业协商制定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以下为相关报道:
广州港务局与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签订港口合作发展协议
据广州港务局消息,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广东省港口资源整合利用的决策部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三角及粤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年7月12日,广州港务局、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在广州市港口中心签署港口合作发展协议。 《协议》商定,将在推动打造世界级枢纽港、促进两市港口资源整合利用以及发展业务合作、提升服务功能等方面加强合作,双方要致力于携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枢纽港口群,带动广州和珠海临港产业和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协议主要内容(摘要)推动打造世界级枢纽港。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全省港口资源整合战略部署,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以广州港为龙头,共同推动广州港和珠海港港口资源整合,形成广州、珠海与珠江三角洲及粤西港口城市协同发展、合理分工和资源共同利用的新格局,共同加快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口群。加强两市港口资源整合利用。支持和指导两市港口企业间加强合作,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携手共建华南地区物流新格局,为我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重要的物流引擎。双方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利共赢。双方将积极支持两地港口企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港口资源整合工作部署,创造条件,推进和协调港口资源整合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广州港业务链条长、建设运营经验丰富的优势,发挥珠海港港口资源和集疏运体系优势,形成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港口发展格局,促进两地临港产业发展,持续提升两地产业协同效应,促进广州、珠海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大力发展业务合作、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建立业务合作协调机制,全面加强业务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港口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以西江黄金水道为主,两港为核心的江海联运业务开拓,提供高效、便利、绿色的江海联运服务。优化港口航运资源配置,共同开发西江流域物流资源,降低腹地物流成本,推动我省港口水运事业和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双方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和资本市场优势,推动港口企业产融结合,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有效链接上下游港航及物流企业,提升两地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和集聚辐射能力。
在签约仪式上,广州港务局副局长黄波和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黄建平作为双方代表签订了合作协议。据悉,《广州港务局珠海市交通运输局港口合作协议》的签订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港口资源整合战略部署的一项具体实践,协议确定了双方合作目的、合作内容和合作机制,旨在通过促进广州、珠海两地港口资源深度融合,优化区域港口布局,促进广州、珠海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打造珠三角世界级枢纽港口群,更好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世界经济竞争。 《协议》还提出,双方将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协调解决两地港口发展相关问题,在专业上指导并协调两地主要港口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工作。港口企业整合工作具体由双方港口经营企业协商制定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在全国沿海港口规划布局中,珠海港是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中的重要枢纽港,地理条件优越,规划中的万山海岛具有宝贵的深水岸线资源,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据了解,年珠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36亿吨,增长15.3%;集装箱万TEU,增长37.3%,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年上半年珠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万吨,增长1.7%;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4万TEU,增长9.6%。目前,珠海港业务已覆盖集装箱、干散货、油气化学品仓储物流、船代、理货、水上运输、航道疏浚、管道燃气供应、电力能源投资、物流地产开发等众多领域,已形成集装箱、干散货运输较为完备的港口运营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广州港位于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港区水域跨广州、东莞、深圳、中山、珠海五市,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华南和西南地区广泛连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发展迅速,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9亿吨,居国内沿海港口第三位,全球港口第五位;集装箱完成万标箱,居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港口第七位,是我国华南地区唯一进入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的港口。年上半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08亿吨,同比增长10.1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同比增长8.84%。南沙国际邮轮完成旅客吞吐量24.51万人次,同比增长23.91%,保持国内第三。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增加5条,达到96条,全港集装箱航线达到条;内陆港办事处增加2个,达到35个;与阿塞拜疆巴库港建立友好港关系,国际友好港达到42个;启动年第31届世界港口大会各项筹备工作。 广州港务局局长陈洪先指出,广州港和珠海港同处珠江口水域,拥有共同的经济腹地,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今天,广州港务局、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签署港口合作发展协议,将进一步发挥广州港业务链条长、建设运营经验丰富的优势,发挥珠海港港口资源和集疏运体系优势,形成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港口发展格局,持续提升两地产业协同效应,共同加快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口群,促进广州、珠海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未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港必将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三角及粤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唐成伟指出,当前珠海迎来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珠海港作为国家定位的24个主枢纽港之一,在深化“港产城一体化战略”,奋力推动珠海实现“二次创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广州港港口体量大、业务链条长、建设运营经验丰富,两港的合作应坚持差异化和错位发展的思路,取长补短,合理分工,共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支持带动两港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为共同推动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应有贡献。(唐旭妍)
相关报道:
广东港口整合加速:广州珠海携手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口群
21世纪经济报道/杜弘禹广州报道广东省的港口资源整合步伐正在加快。7月12日,广州港务局与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签署港口合作发展协议。根据协议,未来两市将在携手推动打造世界级枢纽港、促进两市港口资源整合利用以及发展业务合作、提升服务功能等方面加强合作。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此举是对广东省有关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利用的决策部署的落实,并且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三角及粤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协议内容明确,两市将根据广东省有关战略部署,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以广州港为龙头,共同推动广州港和珠海港港口资源整合,形成广州、珠海与珠江三角洲及粤西港口城市协同发展、合理分工和资源共同利用的新格局,共同加快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口群。具体到加强港口资源整合利用方面,协议强调将支持和指导两市港口企业间加强合作,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携手共建华南地区物流新格局,为广东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重要的物流引擎。未来,两市将创造条件,推进和协调港口资源整合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广州港业务链条长、建设运营经验丰富的优势,发挥珠海港港口资源和集疏运体系优势,形成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港口发展格局,促进两地临港产业发展,持续提升两地产业协同效应,促进广州、珠海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双方将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协调解决两地港口发展相关问题,并在专业上指导并协调两地主要港口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工作。港口企业整合工作则具体由双方港口经营企业协商制定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此外,两市强调大力发展业务合作、全面提升服务功能。这包括:建立业务合作协调机制,全面加强业务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港口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以西江黄金水道为主,两港为核心的江海联运业务开拓,提供高效、便利、绿色的江海联运服务。优化港口航运资源配置,共同开发西江流域物流资源,降低腹地物流成本,推动广东港口水运事业和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双方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和资本市场优势,推动港口企业产融结合,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有效链接上下游港航及物流企业,提升两地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和集聚辐射能力等。广州港务局局长陈洪先指出,广州港和珠海港同处珠江口水域,拥有共同的经济腹地,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未来通过合作将形成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港口发展格局。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唐成伟指出,两港合作应坚持差异化和错位发展的思路,取长补短,合理分工,共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支持带动两港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