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港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的港口综合物流企业,其前身是宜昌港务管理局。是国家规划的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及三峡枢纽港的核心企业、渝东鄂西的最大物流企业。
第一篇港口转型升级发展
1引进战略投资合作伙伴,推动管理转型年宜港集团与香港保华集团重组后,在保华集团和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指导下,宜昌港务集团相继出台一系列内控制度、管理流程,持续开展管理改善和提升活动。
2形成水公铁综合运输体系,推动建设转型宜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长江岸线保护与开发推进三峡枢纽港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宜昌港务集团建设成三峡枢纽港核心企业,支持云池、枝城两个核心港区建成“江海联运”、“江铁联运”中心。
——突出“三区三园”,构筑综合运输体系。
枝城港区及港口铁路物流园。枝城港区为长江四大煤炭中转港之一,属省、市规划的重点煤炭物流储配基地,项目总投资4.09亿元,将在现有万吨的基础上,形成煤炭物流量万吨/年的能力。
云池港区及云池综合物流园。云池港区投产后,承接了宜昌市80%以上外贸物资的进出口运输。结合紫云铁路建设,正在规划建设云池综合物流园区,一是建设进港铁路线和铁路货运站,使园区具备“水、公、铁”联运功能。二是在毗邻区域合理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把水运口岸及其周边区域建设成为现代综合物流基地,总投资将达4亿元。
临江坪港区及港务钢铁物流园。港区将整体纳入钢材交易市场建设范围,新建商铺、仓库、交易大厅,搭建钢材物流信息平台,打造具有现代特色的宜昌市钢材物流园。钢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量为万吨,物流园的总投资为4亿元。
3延伸产业链打造全程物流,推动业务转型——紧贴市场,区港联动,量身定做物流方案。
协调、配合物流过程的相关方,对物流全过程进行监管,不仅提高了物流运行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提升服务,水公铁联动,延伸物流产业链条。
一是优化港口工艺方案和作业流程,提高了运行效率。二是扩大港口在煤炭、钢材物流金融服务功能,积极培育物流增值服务。
“十三五”期,宜昌港务集团将实现从传统生产装卸型向综合物流服务型转变,成为长江中游多式联运枢纽港、口岸服务便利港、低碳环保绿色港。
第二篇港口经营工作
1宜昌港务集团港口经营工作现状1、装卸货源基本情况
宜港集团以港口装卸为主业,年度自然吨约为万吨,主导货源包括煤炭、非金属矿石(以磷矿石为主)、矿建材料、化工、化肥等。
2、煤炭货源
港口煤炭中转主要以枝城港区为核心,以铁水联运方式为主,主要为北方地区煤炭经火车运输至港口后下水,辐射长江沿线用煤企业。
3、非金属矿石
非金属矿石货源主要为宜昌本地磷矿石出口,均为含磷量26—32%的高品质矿石,辐射区域主要为长江沿线化肥生产企业。
4、集装箱
年度完成本口箱和中转箱吞吐量分别为9.6万TEU、2.9万TEU。
5、商务客户情况
年港口主营装卸公司已签约商务客户总数为83家,其中湖北籍公司数量为62家,占比75%。
2宜昌港务集团港口经营工作面临的困局随着港口建设管理权限下放,近十年港口建设飞速发展,港口装卸市场竞争已经从装卸能力竞争转变为装卸价格竞争,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非市场化的竞争手段左右着市场竞争格局。
3宜昌港务集团港口经营工作思路宜港集团将通过持续推动进入多元化物流服务领域,实现集团以港口装卸为中心,以专业化的港口功能为依托,以港口综合物流各项服务能力为保障,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标准,打造宜港集团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竞争主导地位。
第三篇港口安全管理工作
1改变传统治理模式转为全员治理模式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方式转变,突出领导的管理责任、部门和安全员的监管责任、分公司、队部、班组成员的具体落实责任。
2注重源头防范强化事前控制安全确认制的深入推行是集团安全管理工作源头防范的一项重要措施,主要对港口交叉作业、外施作业、大型设备吊装等其他特种作业进行事前确认,通过后方可作业。目前港口已从特种作业安全确认延伸至一般作业现场,特种作业保证一事一确认,一般作业确立确认周期,建有安全确认卡,确保作业安全。
3创新安全检查模式突出隐患整改实效采取“四不二直”方式,轻车简从、不打招呼、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赴现场,深入查找隐患。同时,针对查处隐患,严格按照“五定”(定责任、定资金、定措施、定期限、定预案)原则予以落实。
4夯实安全基础管理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一是安全标准化建设,集团已顺利通过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但对基础管理工作没有丝毫放松,并不断地充实完善,尤其是各种检查、整改、会议等记录资料,要求做到事事有记载、件件留痕迹;
二是认真做好“两化”体系信息报送,严格按照规定上传隐患,定期销号,执行效果良好。同时,特别强化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安全技能。
资料来源:宜昌港务集团
平台编辑:湖北智谋交通产业研究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