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港口吞吐量突破6亿排行可能第三

黏12月28日,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年吞吐量突破6亿吨庆祝仪式在青岛前湾港区举行。这是山东港口贯彻落实领导人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重要宣示;亦是贯彻落实省政府战略部署,建设山东海洋强省,推进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扎实行动;更是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15个攻势”,建设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重要成果;也是继12月13日集装箱吞吐量超越万标准箱后,青岛港集团发展史上开创的又一个里程碑,充分展示了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丰厚红利和强劲动能。

“半天超一年”:印证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

49年,新中国成立,当年青岛港只完成了15艘船舶作业,吞吐量仅为72万吨。

78年,改革开放第一年,青岛港吞吐量完成万吨。

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这一年,青岛港吞吐量超越亿吨,跨入综合性国际亿吨大港行列。

早在年,青岛港就制定了《青岛港的规划设想》,提出到年吞吐量达到亿吨的发展梦想。

年青岛港过亿吨,比当初规划整整提前20年。

随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岛港的发展也踏上了快车道。

年,超2亿吨;

年,超3亿吨;

年,超4亿吨;

年,超5亿吨。

特别是总书记提出“经略海洋”“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重要指示后,青岛港勇担重任,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年吞吐量一举突破6亿吨,增幅位居全球港口前列。实属不易!

全年吞吐量超越6亿吨,换算成每天的吞吐量达到万吨,这就意味着如今青岛港集团不到半天的吞吐量,就超越了年一年的吞吐量。

效率提升背后是装卸工艺的深层次转型,是创新驱动的时代样板,更是青岛港人砥砺奋进的流光岁月。

在青岛港解放前的半个多世纪里,码头上几乎看不到机械的影子,手搬肩扛这种原始落后的装卸作业方式长期沿用。解放前,铁锨和二齿钩子是码头工人唯一劳动工具;年,青岛港还没有一部机械;年,集装箱作业工具从最原始的撑棍起步;80年代初,一万多吨的矿石船要干12天。

如今,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青岛港告别了肩抬手扛的汗水经济,率先迈进全自动化的智慧时代。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码头和全球首个“氢+5G”智慧绿色码头相继投产,生产效率屡次打破世界纪录,全面超越人工码头,比国外同类码头效率提升50%以上,缔造了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青岛模式”。同时,青岛港集装箱“振超效率”、矿石效率、纸浆效率也稳居世界之最,并连续打破由青岛港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握指成拳:山东港口集团成立激发更大发展动能

年8月6日,山东港口集团揭牌成立,青岛港发展迎来了更大的平台和崭新的机遇。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青岛港向海向陆,提升国际合作水平,谋求更大突破。

山东港口集团7个港口紧密联手,不断推进“整合、融合、耦合”发展,连续开通了12条航线(威海—青岛、日照-青岛、岚山-青岛、潍坊—青岛、潍坊—威海、锦州-大港、环渤海“海上巴士”、阿联酋中东线、地中海东南亚线、滨州-威海-青岛、滨州-烟台、“营口—威海”),初步形成了“以青岛港为枢纽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围绕各自区域腹地形成海上支线布局”的干支线网络配套发展格局。

坚持“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持续加大与全球大船公司的深度合作,前20大船公司都在青岛港开通了航线,航线数量从年初的条增至条,中远海运、地中海航运等大船公司纷纷升级运力。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联合海关、铁路、船公司等共同拼抢内陆腹地,提高辐射能力。今年以来,青岛港内陆港从10个增至15个,海铁联运班列从40条增至48条,全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箱量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继续领跑全国沿海港口。1-11月份,滨州、德州、菏泽地区从青岛港进出的海铁联运箱量分别同比增长了.4%、75.8%、18.2%,郑州、西安、乌鲁木齐地区分别同比增长了16.5%、17.3%、7.8%,为当地外贸进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

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催生了青岛港集团发展的更大动能。据统计,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越万标准箱,挺进东北亚枢纽港;干散货完成吞吐量1.8亿吨,混矿作业量稳居全国第一;原油吞吐量完成1.17亿吨,进口原油稳居全国第一;件杂货吞吐量突破万吨,纸浆、铜精矿全国领先;邮轮全年完成出入境旅客27万人次,同比增长45%,增长率全国第一;威海港吞吐量完成万吨,同比增长14%,集装箱同比增长10%。

打造“国际化的青岛港”:与全球供应链体系加速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推进,青岛港集团加快融入国际合作,由“青岛港的国际化”向“国际化的青岛港”转型。成为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中仅有的两家港口会员之一,有力提升了在全球港航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力推进海外项目,与中远海运港口合作的阿联酋阿布扎比码头投入运营。与马士基共同管理运营的意大利瓦多利古雷港码头一期工程已进入试运营。与中石油合作的缅甸马德岛原油码头运转顺利。从年与日本清水港签署友好港协议,到与拉脱维亚里加自由港、以色列海法港、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签署友好港协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蓝本,青岛港沿线、沿路友好港数量达到25个,“朋友圈”越来越大。

加快贸易要素集聚,打造发展新优势。和日本伊藤忠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铁矿石国际中转超万吨,加快打造以青岛港为中心、辐射日韩和台湾地区的大宗干散货国际中转网络。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合作的保税现货原油库正式启用,实现外贸进口额1.8亿美元,加快建设全球原油贸易集散、分拨中心。

加快金融要素集聚,拓展港口产业链金融服务。打造“物流+金融+信息”三位一体的市场服务模式,构建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深度融合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金融服务拓展至金属冶炼、油品炼化、粮食加工等12大行业,涵盖15大主流货种,服务客户超家。

同时,加快高质量发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实现了“A+H”双轮驱动,打通了境内外资金通道,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影响力。

面向未来,青岛港将立足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关于做“三个表率”、出“三个更多”的要求,抢抓交通强国建设、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政策叠加机遇,坚持创新引领,推进量效齐增,努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作业最安全、价格最合理”的“四最”港口,为广大船东货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开创共赢发展的新未来。

当前,中央不断给山东赋能,山东港口将秉持“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的发展策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枢纽港、金融贸易港、产城融合港、邮轮文旅港、智慧绿色港,以更加努力的工作状态、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服务融入全球“端到端”供应链体系中,助力山东发展,助力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中国的陆地很大,海岸线也很长,在沿海有众多的城市和港口,是中国沿海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那么,中国的港口规模,货物口吞吐量、辐射范围、交通条件怎么?排名如何呢?下面给你细说

中国六大港口排行榜如下:

排名第六:苏州港(4亿吨)

苏州组合港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咽喉地带,背靠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东南紧邻上海,由原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合一组建成的新兴港口,原三个港口相应成为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

江苏省最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江海河联运,内外贸货物运输、装卸与仓储、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年江苏港口货物吞吐达24.1亿吨。

排名第五:广州港(4.3亿吨)

广州港是华南最大综合性枢纽港。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明清两代,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可以称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

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44亿吨,同比增长4.5%,居华南第一位,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港口第六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0%。

排名第四:天津港

天津港,也称天津新港(Xingang,China),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海河入海口,处于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和对外贸易口岸。天津港是在淤泥质浅滩上挖海建港、吹填造陆建成的世界航道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目前,天津港主航道水深已达21米,可满足30万吨级原油船舶和国际上最先进的集装箱船进出港。年1月1日,中国第一条人工开挖的复试航道在天津港正式通航。年天津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9万吨。

排名第三:青岛港(6亿吨)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始建于年,具有年历史。是我国重点国有企业,中国第二个外贸亿吨吞吐大港。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

青岛港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各港码头均有铁路相连,环胶州湾高等级公路与济青高速公路相接,腹地除吸引山东外,还承担着华北对外运输任务。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达.54万吨。

排名第二:上海港(6.3亿吨)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中国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世界港口行业很著名,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中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中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

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作为世界著名港口,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宁波-舟山港。年前11个月集装箱吞吐量升3.33%至万箱。

排名第一:宁波舟山港(7亿吨)

宁波港是世界五大港口,中国前三大港口,其中宁波港是中国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则列全国第三大港口。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位于浙东,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

舟山,原名定海,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美称,是一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舟山群岛,拥有渔业、港口、旅游三大优势。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年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

除了以上六大港口,还有营口港,秦皇岛港,唐山港,大连港等,同样担负着国家进出口贸易的重任。

-----------------------------------------------------

随着中国的经济持续繁荣,中国的港口欣欣向荣!中国港口集装箱的总吞吐量远超其他港口,占据了全球五十大港口的半壁江山,值得一提的是前十大港口中有七个来自中国。

该数据来源于:维基百科。其中中国的上海港位居第一名,而新加坡的新加坡港和中国的宁波舟山港分别位列二、三名,以下是完整榜单。

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单位:千标准箱)排名港口国家千标准箱1上海港中国42,新加坡港新加坡36,宁波舟山港中国26,深圳港中国25,广州港中国21,釜山港韩国21,香港港口中国19,青岛港中国19,天津港中国15,杰贝阿里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4,鹿特丹港荷兰14,巴生港马来西亚12,安特卫普港比利时11,厦门港中国10,高雄港中国10,大连港中国9,洛杉矶港美国9,丹戎帕拉帕斯港马来西亚8,汉堡港德国8,长滩港美国8,林查班港泰国8,丹戎不碌港印度尼西亚7,纽约和新泽西港美国7,科伦坡港斯里兰卡7,西贡港越南6,营口港中国6,不来梅港德国5,尼赫鲁港印度5,巴伦西亚港西班牙5,马尼拉港菲律宾5,苏州港中国5,比雷埃夫斯港希腊4,阿尔赫西拉斯港西班牙4,连云港港中国4,东京港日本4,蒙德拉港印度4,萨凡纳港美国4,科隆港巴拿马4,桑托斯港巴西4,吉达港沙特阿拉伯4,日照港中国4,费利克斯托港英国3,丹戎佩拉港印度尼西亚3,塔科马港美国3,头顿港越南3,东莞港中国3,丹吉尔港摩洛哥3,巴塞罗那港西班牙3,福州港中国3,温哥华港加拿大3,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hd/11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