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货代行业现状及未来机会的思考互联网公司

?

马上   航运是万亿级别的市场,最近几年来持续低迷,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也随之受到影响,这时候,产业链条上的多个环节,都有寻求改变的意愿和动机。

  在全球范围内,航运产业链上的个体公司和整个行业的信息化程度都相对较低,导致行业运转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成本也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而不断走高。而在国内,数万家的中小货代存在信息化低、服务能力有限等问题,货代与货主之间有着巨大的信息鸿沟,可能也需要一个平台将双方连接起来。

  从现在向未来看,航运服务行业的景气程度有上行趋势,行业也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船公司、大型货代和互联网背景的三类玩家都试图切入市场,市场空间却依然广阔,也还没有一个模式被证明是完全跑得通的。

  1、产业链分析

  

  2、行业现状——市场数据

  2、行业现状——一些思考

  宏观环境恶化短期难解

  国内外经济低迷,与航运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和进出口价格都大幅回落;年上半年进口累计同比下滑15.7%,出口也仅增长0.7%,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滑2.1个百分点,外贸下滑更甚。

  行业运力过剩将成为常态,上半年BDI和集运指数都呈下行趋势,从A股市场航运企业的业绩来看,板块盈利主要是因为油价下跌,另外油运子版块的表现也有正面贡献。

  由于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进口乏力,干散货市场预计会持续低迷;集运上运力过剩和需求萎靡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尽管人民币阶段性贬值能够对冲一部分,但行业仍不乐观;油价大跌刺激全球原油采购需求,但长期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一致,难以过分乐观。

  行业有“互联网+”的意愿

  自年行业进入下行通道之后,货主经营状况不佳,导致整个产业链条可获得的利润总额不断被侵蚀,同期包括人工和土地等要素成本上涨,除了部分接近完全垄断的港口之外,各环节都在寻求降低交易和管理成本。

  行业链条较长,参与方数量极多,仅各级货代的总量就在10-20万家,具备国际货代资质的公司也有上万家,而除货代之外,港口、海关、境内和境外物流等环节也非常繁杂,需要大量的对接工作和人工介入。

  中间环节多和信息不对称都增加了货主的成本。

  在此之前,整个行业在提高信息化程度层面有所进展,但极少公司将信息连接的工作拓展出去,行业上下游的信息标准统一、加快信息流转、降低系统运转成本的工作还迟迟没有进展。

  未来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互联网切入的价值是连接产业链的上下游及周边产业,加快信息流动,撮合交易。

  政策引导航运服务业转型

  去年9月,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法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年初,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要点包括:加快实现船舶管理、船舶代理等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航运金融、航运电商服务等航运服务新业态。

  《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11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其中包括促进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航运交易服务能力,创新航运金融保险服务,提高航运信息服务能力等

  3、行业痛点

  全球航运行业痛点

  大量的流程和订单处理采用人工,致使整个行业的效率很低,据调查,因人工效率低而产生的成本达到百亿美金级别。

  根据KPMG全球制造展望报告显示,全球不到10%的国际物流公司对供应链有全程的可追踪能力,在中国极度缺乏信息化升级的货代公司内部,可追踪能力更加匮乏。

  缺少类似于Expedia的及时信息平台。货代公司需要实时的舱位价格和状态、订单确认、发票和追踪的信息,但是目前货代公司需要通过查询各个公司的系统和通过电话联系来获得。

  在此之外,国内航运行业的痛点还集中在货代一环,相较而言,国外货代层级较少,服务能力专业,而这恰好是国内市场的另一个痛点。

  4、可能的行业机会

  5、集装箱运输可能成为切入点

  B2B平台能在上下游分散(客户集中度低),但产品品类集中(易于标准化)的行业中发挥最大价值。

  客户集中度低、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中间环节多,B2B平台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产业利润率下滑,可以增加行业“互联网+”的动力。

  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与油轮运输均存在多级货代,但集装箱运输上下游相对更零散,产品也更标准化,线上平台能发挥的作用更大。

  货代不可能被完全取消在辅助货主订舱、单据处理、进出关手续等方面仍然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国内的航运电商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海运订舱网年订舱量超过60万TEU,为国内最大公共订舱平台,然而去年全年全国集装箱吞吐量为1.8亿TEU,海运订舱网的市场占比仅为0.32%。

  6、集装箱运输的增量需求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但更大程度上是增加了对集装箱效率、可靠性和规范性的要求。

  货主和货代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选择成本高等问题。

  海关总署公告年第56号(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从政策层面上承认了跨境电子商务,也同时认可了业内通行的保税模式,此举被外界认为明确了对跨境电商的监管框架。

  “6+1”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给予跨境电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即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海外商品只需要缴纳行邮税,免去了一般进口贸易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降低进口产品关税试点、税制改革和恢复增设口岸免税店的相关政策。

  7、货代行业机会

  和国际货代公司相比,国内货代公司规模很小,公司所有者即是经营者,没有能力提供一站式的第三方海运物流服务,经营范围局限在附近的港口。但由于政策原因,国内货代还能免于与国际货代公司竞争。

  货代的盈利模式来源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自身的服务能力。

  在经济快速上行中,国内货代的经营理念和模式还可以持续,但在近几年,随着海运行业整体发展放缓,货代面临整合和升级的挑战,对于可以提供整合型国际物流服务的货代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

  订舱是核心刚需,但舱位资源掌握在一级货代手中,互联网创业企业可做的不多。

  由于中小货代其自身的服务能力所在,中小货代很难被完全消灭,因此创业公司可以为中小货代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由此可以向货主提供更好的一站式服务。这是类似于企业服务和toB业务领域。

  帮助货代找到客户,即连接货主和货代,这也是国内若干创业公司的玩法,借此黏住大批货代,然后再向上游寻求优势资源。

  8、国内代表公司梳理

  9、国内创业公司可能面对的挑战

  海运行业最核心的产品是舱位,而舱位掌握在寡头集运公司和一级大货代公司手中,创业公司能否获得舱位,进而吸引货代公司和货主是创业公司站稳脚跟的关键;

  平台连接的一端是货代公司和增值服务,所以为货代公司高效地提供低价增值服务是平台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因此创业公司面对的第二个挑战是:能否使大量和多样的企业服务接入平台,并利用高议价能力降低价格;

  平台连接的另一端是货主和货代,将二者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的主要动力是获取足够多的货主资源,而创业公司2C推广力度取决于资本和地推能力。

  本文由36氪编辑部和FA团队合作完成,感谢合作者尧异。

发展店长返现99元,你的微店已经开好,点“阅读原文”进入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hd/14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