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可了解详情▲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半潜船运输市场战略分析
摘要:半潜船因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企业加入市场竞争,导致半潜船运输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采用“波特五力”模型,从半潜船运输行业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新进入者的竞争、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等五种市场力量入手,分析半潜船运输市场的竞争现状和格局,并对半潜船运输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议,供业内参考。
关键词:半潜船;海上运输;波特五力;市场竞争;战略分析
一、半潜船简介
半潜船是一种具有较大的甲板面积且能利用压载水舱潜入水下进行浮托浮卸作业的特殊船型。从年第一艘自航式半潜船SuperServant1号[1]诞生到现在,半潜船从最初的Dock型发展到更适用于承载大件货物的敞口型,而敞口型半潜船也从早期的有艉楼型变革到无艉楼型,更加顺应了市场对超重超大超宽等特殊大件货物的运输需求,主要用于运输钻井平台、油气模块、大型船舶和钢结构物等特殊结构物。其中无艉楼的新型半潜船由于其尾部只有浮箱,除了用于传统的浮托浮卸,还更广泛地被应用于超大型模块的侧向装卸、尾向装卸和海上浮托安装,是目前海运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半潜船型。
二、半潜船运输市场现状
因其独特的构造和良好的性能,半潜船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企业加入市场竞争。表1列出了全球主要半潜船船东及船舶。目前船龄在25年以下的敞口型半潜船总数约为34艘(其中带*的为有艉楼型半潜船),主要集中在Boskalis(7艘)、振华重工(9艘)、中远海特(7艘)、中交航运(7艘)、广州打捞局(4艘)等公司旗下。从表1可以看出,年以后(含年)新造的半潜船多达14艘(均为无艉楼的新型半潜船,不包括改造),半潜船运力出现井喷式增长,打破了原来的市场格局,供大于求的局面日趋明显。
表1船龄25年以内的全球主要半潜船船东和船舶
针对这种市场现象,本文采用“波特五力”分析法,从半潜船运输市场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新进入者的竞争、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等五种市场力量入手,分析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和格局,进而对半潜船运输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提出建议,供相关方参考。
三、“波特五力”分析
(一)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1.市场格局
早期的半潜船运输市场主要由四家公司运营,分别是荷兰的Dockwise(现Boskalis)、中国的中远海特和振华重工,以及挪威的OHT,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状态。其中Dockwise的前身为Wijsmuller,是最早营运半潜船的航运公司[1],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重大件运输公司。中远海特(前身为广州远洋)在20世纪80年代初购入“沙河口”和“红河口”后进入半潜船运输市场[1],是国内最早运营半潜船的航运公司。振华重工进入重大件运输市场则是为了运输自家制造的港口机械等大型钢结构,早期主要以运输自有货物为主。由于OHT的运力规模相对较小,且船舶较为老旧,上述三家企业在半潜船运输市场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各家依然存在明显的船舶吨位和市场定位差异。
2.吨位差异
半潜船的吨位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需求。各船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定位,分别制定了合适的船队吨位布局。Dockwise由于进入市场最早,一直是半潜船运输市场船型革新的引领者。目前船队控制的7艘较新的船布局在油气行业等高端市场。船舶吨位从2万吨到12万吨,全面覆盖市场主要船型,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中远海特运营的7艘半潜船均具有DP系统,船舶吨位从2万吨到10万吨,船队差异化较为显著。振华重工除了自有船队,还参与合营RedBoxEnergyServices和GPO,吨位从5万吨到6.5万吨,船队差异较小。
3.市场定位
Dockwise并入Boskalis后,依托Boskalis在海上施工领域的市场影响力,业务范围从传统重大件运输扩展到水下安装、海事检验、海上风电等领域。Boskalis公司年年报显示[2],考虑到中低端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相对应的运价持续走低,船队退出了相关市场。除了布局高端市场的半潜船,Boskalis还通过改装、新造和租入等多种方式引入其他船型,向海上运输以外的其他海上作业领域拓展。
中远海特半潜船队依托中远海运集团的品牌影响力,也广泛参与到油气行业等高端市场,并逐步实现一定的领先优势。中远海特在其年年报[3]中提出,船队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技术实力,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全方位服务水平和客户黏度。
振华重工自有半潜船船队以自有货和市场现货运输为主,并通过收购外部半潜船公司布局油气市场。其年年报[4]提出,振华重工将借助其钢结构建造优势,充分发挥船队规模与种类优势,提升海工接单能力,加强海工核心配套件的技术研发,打造海洋重工和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二)新进入者的竞争
近年来,由于重大件运输需求不断增长,企业看重半潜船的盈利能力,竞相进入半潜船运输市场。虽然这些新建船舶设备精良,大多配有DP系统,并以油气开发等高端市场为目标,但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油气行业对船队覆盖率、特殊营运能力、安全管理、专业技术等综合能力要求很高[5],而这恰恰是新进入者所不具备的。新进入者无论是采用新造船,还是并购其他新进入船东,抑或与早期半潜船公司展开业务合作,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门槛较高的油气行业等高端市场,多在中低端市场博弈。
(三)替代品的威胁
半潜船虽然在重大件货物运输和海上安装领域是绝对的市场霸主,但当货物重量较轻或价值较低时,甲板船因其成本优势,成为半潜船的首要竞争者和替代品。受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放缓的影响,上游客户预算成本一再压缩,甲板船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目前市场上的甲板船吨位绝大多数都在2万吨以下。相对于半潜船,甲板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建造费用和维护费用较低,船舶租金和滞纳金与半潜船相比都有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在非DP要求的运输作业和海上安装中,例如模块运输、模块安装以及平台拆卸等领域,对半潜船构成一定的冲击,可替代性强。
另外,新型的多功能半潜船也会对现有半潜船产生威胁。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及客户要求,降低海上施工成本,目前欧洲主要半潜船船东如Boskalis、OHT等已经在改造或新建具有海上吊装、铺管或平台拆卸等功能的半潜船纷纷进入拆平台、风电安装等新兴领域。可以预见,未来半潜船将从单一的运输功能向海上安装等多种功能转变。
(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不同于其他货物运输形式,重大件运输是一个全球化经营的运输形式,无固定航线和班期,主体客户根据其对半潜船的要求,通常可划分为中低端客户和高端客户。
1.中低端客户
中低端客户主要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建造和施工企业,货物主要以单件现货和非油气行业货物为主,例如大型船舶、大型钢结构物等。该客户群体对半潜船的要求就是最基本的适货性,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