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孙磊张梦月叶怡霖王凯艺何贤君孟琳共享联盟义乌站何欣通讯员斯金叶
10月25日上午,医院中,市民正在有序排队等待核算检测。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吕之遥 摄
连日来,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
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感染者大多有跨地区旅游活动,疫情进一步扩散风险仍在加大。要严守外防输入各个关口,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减少跨区域聚集性活动,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浙江多地利用此前抗疫的经验,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既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赋能疫情防控一线;又与涉疫人员保持联系,给予关怀,提供咨询。毫不松懈,从严从紧打好疫情防控战。
杭州:景区加强督导检查
10月22日,杭州桥西历史街区入口,志愿者引导游客扫码预约入内,防止人群聚集。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董旭明摄
“请大家戴好口罩,亮码测温,除了健康码还要出示行程卡。”眼下正值杭州西湖西溪景区旅游旺季,10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灵隐飞来峰景区,来往游客络绎不绝,现场相关防疫管控措施井然有序。
记者看到,该景区入口处围合了矩形管控区域,并设置两道检查卡口。第一道检查卡口位于“咫尺西天”照壁两侧,游客需亮出行程卡,绿码进入第二道检查卡口,并出示健康码。“双码”均为绿色才能进入景区。“灵隐飞来峰作为西湖景区的大热景点,一直严格施行游客入园先预约、75%上限控制流量的常态防控手段。”杭州西湖西溪景区管委会灵隐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在西溪湿地,防疫管控这根“弦”同样紧绷。记者注意到,观看夜间实景大戏《今夕共西溪》的游客均排队亮码进入湿地景区。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同时和秋冬季传染病高发形势叠加。杭州西湖西溪风景名胜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要结合景区实际,区分不同场所、人员、地域,有针对性地加强督导检查,重点推进落实健康码扫码工作。
“当前,西湖西溪景区正在推进人员聚集场所健康码扫码核验工作,加大对茶楼、酒吧、医院等20类聚集性场所排摸力度,形成清单上传数据,为将来的流调工作做准备,让市民游客游得放心。”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数智赋能,进一步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记者从杭州文广旅游局相关部门了解到,10月正式上线公测的“亚运PASS·杭州一码通”,依托数字化改革文旅系统,打通卫健、交通等多部门数据。“一方面可实现预约、购票、检票‘一码通行’,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防疫信息的精密智控。”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游客预约或购票过程中,“杭州一码通”就可自动识别游客健康码情况、是否去过高风险区等,一旦疫情形势发生变化,后台可以精准监测到红码人员在杭的行程轨迹,及时落实疫情管控措施,降低疫情传播扩散风险。
宁波:港口守牢水上大门
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资料图)。浙江新闻客户端拍友姚峰任洁摄
疫情防控工作趋紧,作为宁波舟山港港口运输生产的第一道和最后一道工序,引航任务再升级。宁波大港引航有限公司的余名引航员,夜以继日守牢“水上国门”。
10月25日下午,大港引航专班成员李延峰接到执行任务后,穿上白色防护服爬上近10米高的舷梯,登船去指挥外轮靠泊,光这一趟行程就要好几个小时。“在引航员总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现在我们增加了执勤频次,时长也加长了,工作密度和强度均全面升级。”大港引航安技委主任马逸银说。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目前,宁波舟山港的引航专班已在岗多天。当前,引航专班在原有封闭管控的基础上,管控模式从“10+4”转为“14+7+7”。与此同时,专班服务范围也由境外疫情重点地区船舶,扩大到所有国际航线船舶。
引航守住防疫一线的同时,防控的数字化平台也持续升级。今年3月海港疫情防控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全港覆盖后,又在原有全流程重点要素监控预警的基础上新增“重点人员检测”“防疫数据分析”“来访人员管理”三大功能,实现对重点区域及人员动态实时掌控。目前,已形成“数据获悉—传输—分析—决策—行动”为一体的疫情防控协同体系,全面提升港口的疫情主动防控能力和精准管控。
“自8月中旬梅山港区发生疫情后,研发团队就加快了海港疫情防控数字化管控平台的人员管控模块开发进度。”宁波舟山港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平台已实现与宁波市数据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不仅可为当地的疫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还可对第三方来访人员进行事前报备、事中监测、事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