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浅至深,
一步步缩短了与文物历史文化的距离
严寒酷暑、风霜雨雪,
一天天参与守护我们共同的历史与骄傲
袁兴光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志愿者
荣获浙江省首届
最美浙江文物守望者(最美志愿者)称号
年10月,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初次招募志愿者,袁兴光同志便成了港博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他主要从事义务讲解工作,并在一些大型临时展览中进行志愿服务,累计讲解余场,服务观众上千人,接待国内外参观者10万余人次。同时,他还积极认真的完成博物馆交办的其它任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和馆方的认可。
自加入港博志愿者团队以来,他一直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志愿活动。他热心公益事业,富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无论从事何种志愿工作都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投身到自己的岗位中。他立足岗位,服务社会,无私奉献,为促进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发展不停奋斗和探索。
在服务群众需求,弘扬互助风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服务活动中深入学习,寻求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开发志愿服务的新亮点、新领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他体会到了什么是“志愿付出,快乐奉献”,正如他所说,志愿服务是“送人一支玫瑰花,自己手上也留香!”
笃学不倦开放吸纳
袁兴光同志是一名老知青,退休之后便投身到志愿服务领域,曾先后在多家博物馆做过志愿服务。他一直把思想道德培养和业务能力学习作为强化自身素质提升、树立良好形象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的提升,更好的做好志愿服务。
虽然他在到中国港口博物馆前已经有了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和博物馆相关知识,但是要在中国首家以港口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开展服务,他发现自己对港口相关知识严重缺乏,一度使他难以顺利进行讲解服务,由此他的学习欲望在一次次“磕巴”中被激发。
于是,他通过查阅港相关专业书籍,详细咨询博物馆学术部的工作人员,甚至去宁波港码头实地体会港口的魅力,加深自己对港口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从无到有,从浅至深,一步步缩短了与港博、与文物、与历史文化的距离。他认为博物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传奇的故事,都是一段物化的文化;每一次临时大型展览都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刻苦学习钻研的同时,他还特别注意把所学所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即通过在博物馆做志愿者与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拓宽眼界、开阔视界、提升境界。这促使袁兴光同志深刻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他在博物馆从事志愿工作,这正是把学习和研究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焕发知识的无穷威力。
在多年的博物馆志愿服务中,袁兴光信念坚定,常怀报国之志;弘扬文明新风,常谱和谐之律;追求科学新知,常结创新之果;投身社会实践,常建有为之功,是一位优秀的博物馆志愿者。
平易近人绘声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