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港浦东数字经济新高地雏形初现

每天温柔多一点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xinlitiaojie/7946.html
PUDONG

浦东硬核倍增聚焦“数据港”,将建设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全球数据服务中心。

到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规模达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在产业规模、增加值规模、百亿和十亿企业数量方面实现倍增。

而人工智能将成为“数据港”最强劲的引擎。

01浦东老牌优势产业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浦东软件园(国内第一家软件产业园)建设为标志的浦东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进入启动发展期,拉开国内软件产业发展序幕,并迅速成为浦东支柱产业。

年启动创建首批国家软件名城示范区,推动产业进入繁荣发展期。以IBM、微软、SAP为代表的跨国企业,以宝信软件、银联数据、华讯网络等为代表百强企业,以展讯通信、万得资讯、喜马拉雅等为代表的创新创业企业在浦东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浦东新区经济密度最高、增长幅度最快、创新成果最多的产业。

近五年,浦东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2%,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年,浦东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亿元,增长近11%。行业从业人员达25万人,人均营收超过万元,居全国前列。软件著作权达到3.3万件,年均增长超过30%。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赋能效应也日益显现。

?集成电路领域,紫光展锐、兆芯、翱捷等一批设计企业正引领突破中国芯“卡脖子”技术。

?生物医药领域,药明明码、宝藤生物、森亿医疗等企业助力创新药研发。

?中科新松、宝信软件、树根互联等企业为大飞机等重大装备产业打造智慧工厂。

?万得资讯、太平金科、银联数据等企业为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七牛云、达观数据、小蚁科技等企业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

02人工智能成为新引擎

随着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落地浦东,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浦东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未来发展的最强劲引擎。

围绕智能芯片、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重点产业领域,引进培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和5G标杆企业,打造张江、金桥、临港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在张江园区,以张江人工智能岛和浦东软件园为核心,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算法、芯片、VR/AR等产业领域,积极推动以银行卡产业园为主的金融大数据,以国际医学园区为主的智能医疗,以集成电路设计园为主的智能芯片设计发展。

在金桥园区,重点布局发展5G和智能网联汽车,推动以南汇工业园区为主的智能制造发展。在临港园区重点部署发展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外高桥布局离岸数据服务,在祝桥布局航空装备智能制造,在陆家嘴重点布局发展金融科技。

同时,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数据跨境流通等方面制订一批创新政策,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无人驾驶、金融等领域形成相应行业标准。通过打造人工智能技术测评、产业评估、知识产权交易、行业数据应用等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人工智能创新的周期与成本。建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等多元主体联动。

03除了落地还要找到刚需

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软件不同,对于人工智能而言,重要的是如何真正让技术找到应用场景。这就需要发挥浦东新区应用场景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推出人工智能+研发、制造、生活和交通等应用落地渠道,服务和引领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张江人工智能岛上,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随处可见。

智慧路灯、智慧垃圾桶、智慧烟感、智慧消防栓等,犹如一个个神经元,使原先必须依赖人为巡检才能发现的故障,变成设备自动上报故障信息,结合AI技术对园区设备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和预判。无人巡逻机在岛内24小时待命,需要的时候自动飞往任务点,巡检完成,再自行返航。无人机出勤后采集到的数据,会通过5G传回。对于电力管线等需要高频次巡检,且会产生大量数据的场景来说,这套系统特别管用。

然而,有了应用场景,就一定意味着人工智能产品能够获得大规模应用吗?

“大多是测试,不能应用。我们现在要研究刚需,人工智能要找到刚需的诉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曙光董事长李国杰早在两年前就发出了明确的警告。

在他看来,虽然人工智能很热,但多是在锦上添花。什么是刚需?一是解决了没有办法满足的需求,二是工作效率有实实在在的提升。

AI应用落地的关键在于所赋能产业本身信息化程度以及AI企业对行业本身的理解。浦东在这个点上可以继续深挖,从而为产业倍增提供广阔空间。

文字丨树丫儿

美编丨小小粉刷匠

投稿邮箱丨pdst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ngkouxingye.com/gkhyqs/10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