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红
具有年历史的意大利船级社有望年内落户岛城;青岛首家本土邮轮公司将诞生;力争邮轮无目的地航线政策尽快落地青岛……7月27日上午,东北亚邮轮产业国际合作会议暨第九届中国(青岛)国际邮轮峰会开幕,各路专家巅峰对话,邮轮复航成关键词,国内两大央企邮轮巨头将牵手青岛开设邮轮母港航线,,胶东经济圈邮轮人才培养联盟和上海海事大学亚洲邮轮学院青岛分院揭牌。
加强邮轮招商引资,意大利船级社有望年内落户岛城
本届峰会由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山东港口邮轮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与星旅远洋国际邮轮有限公司、三亚国际邮轮发展有限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国内两大央企邮轮巨头将牵手青岛开设邮轮母港航线;由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西海岸新区管委与意大利船级社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具有年历史的意大利船级社有望年内落户岛城;由青岛市北建设投资集团、舟山普陀交通投资发展集团与上海蓝梦国际邮轮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增资扩股协议,青岛首家本土邮轮公司将诞生。
强化邮轮人才培养,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邮轮人才培养是本届峰会重要版块,借助年底成立的青岛市邮轮人才培训基地资源,为贯彻落实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要求,实现邮轮相关专业教育培训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促进胶东地区邮轮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由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相关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胶东经济圈邮轮人才培养联盟”。
峰会开幕式上由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联合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人社局共同为胶东经济圈邮轮人才培养联盟和上海海事大学亚洲邮轮学院青岛分院揭牌;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与中船舰客教育科技公司在峰会上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青开展邮轮人才培训项目;为加强邮轮公司和院校、相关机构合作,第五届全国邮轮管理高级研修班(青岛站)和邮轮人才一对一供需对接会在峰会上同期举行。
争取邮轮无目的地航线政策和国内沿海航线尽快落地
邮轮无目的地航线和国内沿海航线是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国内邮轮市场重启、实现内循环战略的重要措施,据了解招商局维京邮轮公司的“伊敦”号邮轮计划年8月启动国内沿海航线,9-10月将在海南开展中资方便旗邮轮无目的地航线试点。
借助邮轮峰会平台,邮轮无目的地航线申报已取得山东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目前正积极争取向交通部汇报,力争邮轮无目的地航线政策尽快落地青岛。
加强对外宣传,推动邮轮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本届峰会是后疫情时代今年国内首个线下邮轮专业会议,是国内邮轮行业年度盛会,参会嘉宾阵容庞大、行业大咖齐聚,除邮轮公司外,招银租赁、青银金租、赤道基金、意大利船级社、英国卫狮(V.Group)集团、德国贝仕集团等知名机构高层;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港口协会、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协会组织代表;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天津海运学院、中国远洋海运大学等邮轮人才院校代表也出席峰会,共同探讨疫后新形势下邮轮产业的复苏与创新发展。峰会通过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推介青岛邮轮母港区开发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加快推动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及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建设步伐,推动青岛邮轮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专访:
青岛市市北区政府党组成员、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张锡涛
加快打造与日韩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
记者: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到来,邮轮市场面临市场重启、信心重振等挑战,国内海南省将于8月份,上海将于9月份开启无目的地航线,请问一下,青岛在邮轮市场恢复方面有哪些举措?
张锡涛:疫情期间市北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一直与市、区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为邮轮市场复苏做准备。
积极争取无目的地航线的开通工作。在市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以及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的大力推动下,青岛市邮轮无目的地航线申报已获得山东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目前正积极争取向交通部汇报申请,力争尽快落地。
加大邮轮产业的招引力度,探讨开展与中资邮轮的合作。依托峰会平台,前期与市区有关部门、山港文旅、国有平台公司、行业协会等先后与多家邮轮公司开展对接,洽谈合作事项,争取中资邮轮与青岛开展合作。本次峰会星旅远洋国际邮轮有限公司、三亚国际邮轮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山东港口邮轮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与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国内两大央企旗下邮轮巨头将牵手青岛开设邮轮母港航线;青岛市北建设投资集团、舟山普陀交通投资发展集团与上海蓝梦国际邮轮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增资扩股协议,青岛首家本土邮轮公司即将诞生。
当前青岛正在加快打造与日韩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申请恢复或开辟中日班轮航线、加密中韩航线、给予航次补贴等支持政策。正在对接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积极探讨中资邮轮、内海邮轮航线开通和邮轮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邮轮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正积极对上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国际邮轮母港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增强港区配套服务功能。
正在与中交集团洽谈,利用中交集团产业优势,加速推进中交海投完善港区建设及产业规划,形成《青岛邮轮港城发展中交方案》,提出以邮轮运营为引擎,全面参与青岛邮轮港区的综合开发建设、产业资源导入及后期运营管理,聚焦邮轮母港特色,融合RCEP山东经贸合作先行区核心区发展诉求,按照“港口--产业--宜居”的综合发展模式,实施青岛邮轮港全产业链开发,构建“港、产、城”“商、办、住”“游、购、娱”一体化运营模式。
积极争取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邮轮分会分会常设机构落户市北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当选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这对促进我市邮轮产业发展,提升邮轮港口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高度重视对邮轮人才的培育工作。上海海事大学亚洲邮轮学院青岛分院正式揭牌并开班,来自全国各地近50名邮轮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由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提出倡议,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相关单位积极响应,共同发起成立“胶东经济圈邮轮人才培养联盟”,在本次峰会开幕式上正式揭牌,将实现胶东五市邮轮相关教育培训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动形成胶东五市邮轮人才培养一体化格局。
记者:青岛邮轮港区是青岛港口所在地,也是邮轮客运码头所在地,请问邮轮港区除发展邮轮产业外,还有哪些规划方向或者产业定位?
张锡涛: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是青岛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指示精神,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着眼青岛未来百年发展谋划的历史性工程。邮轮港区位于胶州湾东岸青岛主城区核心位置,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包含6个历史文化街区、处历史保护建筑。其中,核心区.2平方公里,拥有9公里优质海岸线、山东省唯一的邮轮专用码头以及百年港口、百年海关、百年验潮站等丰富的历史遗存,规划为乐海坊、探海坊、尚海坊、通海坊、居海坊五大片区,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
作为胶州湾东岸主城核心区,市北区港、产、城优势明显,全省港口一体化改革后,省港集团总部的落户为市北区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聚焦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特色产业等5大赛场和17条赛道,以国际邮轮港区为龙头,协同大健康、人工智能等6大千亩产业集聚区,构建“1+6+N”载体体系,加快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先后出台船舶管理扶持政策,规划建设船舶管理集聚区、船员培训基地、船舶交易市场,中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青岛校友会、德玛国际物流、德国贝仕船管公司纷纷落户市北区。山东国际航运交易所于6月30日完成注册,计划于7月底正式启动;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青岛仲裁中心计划于8月底揭牌。航运企业及机构“扎堆”,产业生态集聚效应显现。
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后,市北区抢抓机遇,规划了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占地3.2平方公里,规划结构为“一核、两廊、五片区”,“一核”是指邮轮港区核心区,“两廊”是指18公里滨海产业创新走廊、7公里滨河(李村河-张村河)创新发展走廊,“五片区”即市北区历史城区以及人工智能、国际大健康、跨国企业区域总部、高端新材料个千亩集聚区,先期重点策源、建设“五中心一所一平台”等示范项目,即中国(青岛)RCEP国际博览中心、跨境贸易创新中心、国际健康管理中心、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山东国际航交所、大宗贸易数字化科技平台。建设RCEP试验基地,将与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形成环胶州湾“品”字形结构,三区联动打造环胶州湾国际合作新平台,集聚世界级的经济合作核心资源,共创胶州湾大湾区产业新能核,驱动胶东一体化发展,助推山东、青岛在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由“跟跑”转向“领跑”。目前,RCEP试验基地的重点项目取得扎实进展。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山东国际航运交易所、青岛工业互联网创新赋能中心、RCEP商务商事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和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青岛)的核心区,邮轮港区依托山东省港口集团等一批头部企业,重点发展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等产业,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打造中国面向RCEP成员国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面向日韩深度开放的先行示范区,成为青岛面向未来发展的新起点、新燃点、新经典。